设计化学探究活动中的切入点
2016-05-14袁烽
袁烽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深度开展,更多的化学老师认识到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化学探究活动也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途径,得到师生们的广泛重视.但是只有重视还不够,必须能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实践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寻找正确的活动切入点.初中化学活动探究的切入点的选择,首先要确定怎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或者他们需要怎样的知识切入角度.另外要考虑化学活动的特点,怎样能直截了当表达中心内容.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和生活情景的联系,注意和提高知识的理解力,注意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一、了解学生需求,以他们的兴趣点为切入点
初中化学探究活动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指向为指导,将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融合到探究活动当中,这样才能够发挥其实践指导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动手水平.教师在课堂中要观察学生对化学的喜好,经过实践发现,学生喜欢化学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它比较有意思,不同的条件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甚至在过程中稍稍改变条件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人教版初中化学当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实验,完全可以设计成探究活动的切入点.例如“酸碱反应”当中,探究学习酸碱的性质和表现时,可以在课堂前,先给学生几杯透明的溶液,里面有水、白醋、氢氧化钠水溶液、盐酸水溶液、氯化钠水溶液等,然后让学生判断其酸碱性.之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得出几个分组,再进一步确定.后来老师可以向氢氧化钠水溶液里面加几滴石蕊试液,颜色变蓝,再将盐酸倒入其中,颜色变为粉红色.此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颜色的变化会给学生很强烈的视觉感受,也足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从实验现象出发进行探究,是正确的探究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思考,符合研究进展的顺序,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一个解决问题的顺序.
二、契合知识特点,以特性为根本设计切入点
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喜好,更要结合知识的特点.老师在设计化学探究活动时,一定要参考化学知识的不同特点.有的化学实验需要精细的仪器,或者做起来比较困难,此时便可以选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一些简单的生活化的小实验,则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还有一些在生活中就可以获得的化学知识,其探究活动可以是口头的或者是以课下作业的形式进行.
契合知识的特点,比如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时,可以以举例子的方式进行.让每个孩子说一个盐的名称,后面的同学接上,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和生活的观察力.而《生活中常见的化肥》则要联系生物知识,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这些化肥又有哪些种类等等.需要学生进行生活的调查,甚至可以到买化肥的商店了解详情,也体会一下不一样的职业.
三、联系新旧知识,以举一反三的形式设计切入点
“举一反三”是一种重要而高效的学习能力,“学无止境”,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毕竟有限或者是远远不够,而应该培养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知识,从新知识中扩散到更多的新知识.这样在设计化学探究活动的时候,可以以此为考量,每次的活动不要仅限于一个知识点,完全可以是新旧交替,多个知识点相互交叉融合.这样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时,就能够联系到另外的知识点,甚至又可以扩散到其他.如果老师知识点的设计是有限的,那么可以在探究结果后面,加一项探究反思.学生能够从此项探究活动中学习到什么,思考到什么,反思到什么等等.这些记录都将会成为学生很宝贵的学习财富,而且不是老师的灌输,是自己的思考所得,对探究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四、生活化教学,从身边化学为切入点
化学就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是我们对生活现象的解释和更好地生活的保障.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习得感受”,便是将学生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看的更加重要.作为一名化学老师,首先要有这样的慧眼,能够从生活中识别化学,并且将其达到课堂中来.从而揭示化学现象的原因,也将学生带到一个更加丰富而熟悉的化学世界中来.也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能够对化学知识理解更加透彻,利于理解的同时,也加深了其印象.
例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就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燃烧现象,怎样灭火,我们可以自己制作氧气吗等等.呼吸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事情,学生可能不去思考也会有所体会,这样的贴近生活的切入点,大大降低了化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了化学学习的意义.再比如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老师可以先提问女生,你们喜欢钻石吗.大部分的女生一定都会说喜欢,男生则可能说妈妈有之类的话.然后让他们形容一下钻石的样子,接着可以让同学们观察自己平时使用的铅笔,然后告诉他们其实这两个东西组成的原子是相同的,在微观世界里其实就是一个东西.同学们必然会感到惊讶,这样具有生活体验的教学带给他们更大的感受和吸引力.他们回到家中可能也会对父母说,这样也是一个记忆和使用的过程.
总之,化学探究活动是一个富有实践意义、教育意义和指导意义的设计环节,充满了惊喜.但是要想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还是要利用科学设计的办法,寻找好的切入点,让学生感觉更加熟悉、更加容易、更有动力地进行探究,并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发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