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疗要点

2016-05-14惠沁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要点

惠沁

摘 要:牛出血性败血症分为败血型、水肿型、肺炎型,不同的类型在诊断表现与治疗上需要区别性对待,需要充分的关注疾病症状的差异,从而提针诊治准确性,降低疾病的传播与发生率,提升养殖户的经济保障能力。

关键词:牛出血性败血症;诊断;治疗;要点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急性与热性的传染性牛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病牛会表现为眼结膜充血、肌肉震颤、血样稀便与濒死前起卧等症状。该疾病具有较强的疾病传播效率与高病死率,会对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要做好充分的诊断与预防控制处理工作。

一、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特点

该疾病可以分为败血型、水肿型、肺炎型三种,在症状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要针对病牛具体情况差异做对应的治疗干预。

1.败血型

病牛疾病初期会出现体温上升,可以高达42℃,呼吸与脉搏显著提速,眼角膜充血潮红,精神不振、食欲减弱,体质整体衰退,被毛表现粗乱状,鼻部有带血泡沫外流,同时有流泪与不同程度的腹泻,甚至有带血稀便与恶臭。肌肉震颤且有俯卧伏卧不能站立的状态,头颈还可能伴有水肿。一般病牛会在病发后的24h内因为整体虚脱而病死。在剖检中会发现,脏器有显著充血,多组织有出血点,胸腔中有明显渗液,淋巴结水肿显著。

2.水肿型

病牛会在头颈、咽喉与胸部产生炎性水肿,情况严重下会导致水肿累及到下腹,在水肿处进行按压会有灼热、发硬、疼痛反应,水肿还会累及到阴部与肛门等处。病牛同时会有流泪、眼结膜发炎与眼部红肿;可视粘膜组织表现为蓝紫色。此外有流涎不断且表现为细丝样,舌部及周围组织有一定肿胀,病牛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头颈部在伸直与转动时会存在一定障碍,会合并有血样排便,病程约为1至3d,疾病最终会因为病牛窒息而死亡。在剖检中发现,颌下与颈部结缔组织有浸润深化色液体,咽部附近以及软骨韧带有黄色胶样性浸润。颈前与咽部淋巴结有重度肿胀,上呼吸道黏膜存在卡他性炎症。

3.肺炎型

疾病起初症状主要集中在气喘、疼痛性干咳与张口伸舌状态,呼吸有严重障碍,鼻部有泡沫或者浆液型、脓液性的分泌物排出,部分情况下会有带血样。可视粘膜表现为蓝紫色;在肺部听诊会有啰音,叩诊时会有浊音范围,同时有显著疼痛感。排便有带血样稀便,同时有恶臭。对于2岁以内的病牛一般有带血性的剧烈腹泻。病牛最终会因为各组织功能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在3d左右。剖检中发现,胸腔中存在纤维素性浆液性渗液,同时肺部有肝变期改变,切开可以发现大理石样的病变表现,也会有部分情况出现腹膜炎与纤维素性心包炎情况。支气管与纵膈的淋巴结有显著肿胀,同时出血点较多,表现为紫色状。胃肠系统有出血性或者急性卡他性的相关炎症问题。

二、实验室检验表现

可以通过涂片镜检与分离培养处理。其中涂片镜检运用病死牛的脏器组织进行涂片处理,通过革兰氏染色后在镜检中可以发现红色短杆菌、数量较多,表现为两极浓染,同时两端表现为钝圆状,在瑞氏染色处理后可以发现蓝色短杆菌、数量较多,表现为两极浓染,同时两端表现为钝圆状。运用分离培养主要是将病料分为鲜血琼脂与麦康凯琼脂的培养基上操作,进行长达18至24h的37℃培养箱中。急性病死牛会培养出光滑圆整的菌落,大小适中,表现为半透明状,通过折射光做菌落分析了解,表现出荧光。慢性病牛则为大菌落,不透明且菌落表面粗糙。运用分离纯化培养,进行超过24h的37℃培养箱中培养,而后可以发现在血琼脂培养基情况中有轻度混浊状,会呈现出微小不溶血露珠状的菌落,表现为灰白颜色,粘稠性强。

三、分型治疗

1.败血型

可以进行磺胺嘧啶钠静注治疗,剂量标准为0.1g/kg,与10%的1000ml葡萄糖配伍后做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天,效果较为显著。运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剂量标准为0.1g/kg,同时辅助0.025g/kg地塞米松用药,与10%的1000ml葡萄糖配伍后做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天用药,效果较为显著。运用甲硝唑治疗,剂量标准为0.02g/kg,与10%的1000ml葡萄糖配伍后做静脉滴注,每天2次用药,连续3天用药,效果较为显著。

2.水肿型

运用金头孢治疗,剂量标准为0.05g/kg,成年牛需要将总剂量控制在15g之内,与10%的1000ml葡萄糖配伍后做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天用药,效果较为显著。运用氧氟沙星,剂量标准为0.005g/kg,与10%的1000ml葡萄糖配伍后做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天用药,效果较为显著。如果皮肤有局部水肿,可以运用针刺来帮助炎性物质渗出,同时外用碘酊来避免破损处感染。

3.肺炎型

运用头孢曲松钠,剂量标准为0.1g/kg,与10%的1000ml葡萄糖配伍后做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天用药,效果较为显著。运用氧氟沙星,剂量标准为0.005g/kg,与10%的1000ml葡萄糖配伍后做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天用药,效果较为显著。

四、预防控制

该疾病除了发病后积极的干预治疗,同时也要做好必要的预防控制。要做好饲养管理,提升牛的免疫力,做好日常通风换气处理,避免寒暑温度对牛的伤害性,做好温度控制。养殖避免过于紧凑,保持适当的养殖密度,定期的对牛舍与活动场的消毒处理,将环境中的病原体做尽快的消除。同时引进新牛要做好隔离观察,时长在1个月以上,避免病牛导致疾病的传染。同时对于疫情区,每年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同时要做好相关疫苗接种的规范性,做好养殖户的养殖知识教育。

五、结语

牛出血性败血症在诊治上需要充分的关注到不同病型之间的差异,提升诊断的精准性,加速疾病的诊断速度,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较好的控制死亡率,保证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同时避免疾病的大规范扩散而导致的疫情严重化。

参考文献:

[1] 钟杨军,董仲生,罗廷云等.高海拔地区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流行及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5,(4):42-43,44.

[2] 范玉娟,徐敏,陈发喜等.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与综合防控[J].新疆畜牧业,2015,(6):58-60.

[3] 高辉,达来.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5):109-110.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