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黄的栽培关键技术

2016-05-14付斌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块根根茎中耕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别名酒壶花、生地、熟地,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强心、利尿、镇痛、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等功效。主产于山西、河南,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野生于山坡、路旁和田边等处。喜温和气候,需要充足阳光,块根在气温25 ~ 28 ℃时迅速增长。对土壤要求不严,肥沃的粘土也可栽种。耐寒,喜干燥,怕积水,忌连作。现将地黄的栽培关键技术归纳如下:

一、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为好。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 cm以上,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 ~ 3000 kg,豆饼100 kg,过磷酸钙25 kg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畦,一般畦宽1.2 ~ 1.5 m。切忌选重茬地。

二、繁殖方法

1.块根繁殖

选种栽:作为繁殖用的块根称“种栽”。选新鲜无病、粗0.8 ~ 1.2 cm的块根,截成5 ~ 6 cm的小段,每段留3 个以上的芽眼。

栽种时期:多春栽,北方于4 月上中旬,晚地黄(麦茬地黄)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南方1 年可种两季,第一季于3 月上旬,第二季于7 月上中旬。

适当密植:开沟栽种,沟距30 cm,株距15 ~ 20 cm,覆土3 ~ 4 cm,浇水。依土壤肥沃或瘠薄,每亩栽7000 ~ 10000 株,适当密植能增产。每亩用种栽40 kg左右。

2.种子繁殖

于3 月下旬4 月上旬,播种前于畦内灌透水,待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随后撒一薄层细土,盖严种子。为保持畦面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草帘,播种后3 ~ 5 d即可出苗。幼苗长到5 ~ 6 片真叶时,移栽到大田。亩用种量约1 kg。

三、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在苗高3 ~ 4 cm时,幼苗长出2 ~ 3片叶子,此时要及时间苗。由于根茎有2 个以上的芽眼,可以长出多个幼苗,如不及时间苗,会因营养不集中而影响根茎后期的发育。间苗是要留优去劣,每穴留1 ~ 2 株幼苗。如发现缺苗时可进行补苗,补苗最好选择阴雨天气进行。移苗时要尽量多带些原土,补苗后要及时浇水,有利于幼苗成活。

2.中耕除草

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宜浅锄,若切断根茎,影响根长粗,易形成“串皮根”。6 月上旬地黄进入生长期,根系发育迅速,加强中耕,是促进根系深扎,控制植株徒长,获取高产的有效措施。中耕要做到:雨后或浇水后必锄,保持土壤疏松,防止土地板结。有草必锄,防止杂草丛生。一般生长期要求中耕4 ~ 5 次,中耕的深度,要逐渐加深。但一定注意不能一次耕得过深,特别是天旱墒情差时,一次中耕过深,会掀起大块、损伤地黄根部过多,透风跑墒,对地黄生长不利。地黄茎叶封垄后,只拔田间杂草,不再进行中耕。

3.追肥

地黄喜肥,肥足块根长得好,产量高。齐苗后到封行前追肥1 ~ 2 次,每次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 000 kg或硫酸铵10 kg,于行间开沟施下,施后要及时浇水,满足地黄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使植株能够充分吸收养分。

4.摘蕾

为了减少开花结果消耗养分,促进根茎生长,当地黄抽蕾时,应结合除草将花蕾摘除,并去除分枝。提倡一株一个苗,将多余的芽尖摘掉,以免消耗养分,保留一定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对沿地表生长的“串皮根”也要去掉,以集中养分,供给块根生长。当底叶变黄时,要及时摘除黄叶,保持田间清洁。

5.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白粉病。夏季侵染叶片。被害叶片初期发生黄绿色斑点,以后在斑点上产生近圆形的白色粉斑,最后扩大,叶片上覆盖上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

防治方法:用75%甲基硫菌灵杀菌剂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 1500 倍液,在植株上喷洒进行防治。每隔7 ~ 10 d喷1 次,连喷2 ~ 3 次。

②斑枯病。发病盛期为7 ~ 8月多雨季节。主要危害地黄植株的叶部。发生严重时,许多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很快枯黄脱落,植株早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在温暖高湿,阳光不足和土壤缺肥时最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采用无病区的种根留种,可减轻下一代地黄的病害;发病初期,连续喷施75%甲基硫菌灵杀菌剂500 ~ 1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 800 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 ~ 10 d喷1 次,连喷2 ~ 3 次。

③枯萎病。又叫根腐病,主要为害植株的根和根茎部,初期在近地面根茎和叶柄处呈水渍状腐烂斑,病株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全株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雨季要注意排水以及种根的药剂处理;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1000 倍液进行喷施,加大喷施量,保证药液渗透到茎的基部,间隔10 ~ 15 d喷1 次,连喷2 ~ 3 次。

(2)虫害

地黄虫害主要有地黄蛱蝶(咬食叶片,幼龄期可喷90%敌百虫800 倍液杀灭)和菜青虫(危害地黄叶片,吸取养分,严重时整株死亡,可用阿维辛800 倍液喷杀)。

四、采收加工

1.采收

10 月份采挖块根,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即为鲜地黄。

2.加工

将鲜地黄置焙床或日晒,需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颜色变黑,柔软,外皮变硬时,即为生地黄。将生地黄浸入盛黄酒的容器内,放入水锅内炖至酒被地黄吸收,然后取出将地黄晒干,即为熟地黄。

作者简介:付斌(1969—),女,四川省简阳人,农艺师,主要从事病虫草鼠综合防治和基层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块根根茎中耕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木薯块根拔起的最大应力数值模拟及试验
药用植物珠子参新鲜块根DNA提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