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探讨

2016-05-14周华容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现状对策

周华容

摘 要:蔬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物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基于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农作物贸易市场中时有出现的蔬菜产品质量问题也反映出各部位管理职能的缺失和弱化。本文围绕蔬菜产品生产销售,就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概括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资参考借鉴。

关键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对策

现阶段,随着社会人口数量的提升及扩展,社会对蔬菜产品提出了极大需求,伴随蔬菜产品需求的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及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我国入世后,农作物副食品销售贸易半径趋于增大的背景下,如何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使蔬菜产品种植及产出质量保持匹配,就值得探究思考。

一、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从宏观上看,蔬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一方面使我国蔬菜种植迎来了规模上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在蔬菜产品生产中出现的农药成分超标现象又对大众的食用安全造成了极大侵害。纵观我国蔬菜产品市场发展状况,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及隐患:

1.蔬菜产品消费比重处于高速上升的通道。根据相关统计调查数据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蔬菜产品在社会大众饮食结构中的比重趋于上升,进入新世纪后,在2012年度、2013年度及2014年度,我国城镇居民在蔬菜产品的消费量上,依次为人均176.5kg、282.4kg、328kg。由此可见,蔬菜产品消费比重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趋势,这就对蔬菜产品质量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2.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蔬菜产品在属性上具备了出产地的广泛性、食用的即时性、交易的分散性等特征,这一特征导致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无法实现由生产端向销售端的全面覆盖,这就会给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造成阻碍。而从蔬菜产品的交易终端环节上看,一方面蔬菜产品销售方无法出具相应的质量检测及农药抽检合格证明,另一方面蔬菜产品消费者也更多地关注蔬菜的新鲜度,也疏于对蔬菜产品质量控制状况进行追溯,仅凭蔬菜产品销售者的道德素养及蔬菜产品消费者的简单辨别作保障,难免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存有漏洞。从近些年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上看,其中引发蔬菜产品质量问题最多的安全因素是出于不当经济利润追求而出现的蔬菜产品农药添加数量超标、蔬菜产品生产基地水质,水源污染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蔬菜产品质量管理及处罚力度仍有所欠缺。

3.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度不高。首先,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牵扯面较为广泛,涉及到众多蔬菜产品生产及销售企业,城镇居民在选购蔬菜产品时,虽然具备一定的安全检查及防范意识,能够对蔬菜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日期、安全生产标识加以重点核实,但蔬菜产品消费者无法对某一地区的蔬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的质量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相应的可供人们信赖的蔬菜产品品牌也没有得以建立。其次,基于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机制完善度不高。在蔬菜产品等农作物产品的安全质量控制上,我国通过颁布实施相关法律文件,如农药管理条例等,致力于提高蔬菜产品安全管控力度。但涉及到蔬菜产品质量管理执行落实环节,受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分阶段性特点影响,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及质量回溯机制不够完善,客观上增大了蔬菜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几率。

二、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探究

1.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实施蔬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要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构建科学有效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及完善上,应针对性地实施蔬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最大化地保障蔬菜产品生产及后续流通的质量状况。相关要点如下:(1)实施蔬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市场上流通的蔬菜产品进行定期及不定期质量抽检,淘汰及处罚农药超标,质量低劣的蔬菜产品,对质量检验合格的蔬菜产品生产地进行信息录入及登记,建立蔬菜产品生产地标签及蔬菜产品质量合格标签认证制度。(2)建立完善蔬菜产品生产及销售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测管理制度,针对一些蔬菜产品生产量较大的区域,农业管理部门及农产品质检部门的要设置专门的检测人员,对蔬菜生产基地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及销售环节的农药使用情况、蔬菜产品基地地质土壤,水源污染程度等进行实时跟踪检测,使蔬菜产品生产流通各道关口都能得到安全控制。

2.围绕蔬菜产品的安全质量认证,扩大绿色蔬菜产品生产规模。针对各地区蔬菜产品生产重点区及蔬菜产品集中贸易市场,相关政府部门及质量监督部门要在遵循国家及地方制定的相关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蔬菜产品的安全质量认证工作,在省级、市级、县级农业管理部门的逐层规划及落实保障下,形成本区域蔬菜产品安全质量认证的多层次化和立体化,为蔬菜产品安全质量增添多道保障。作为县级及基层蔬菜产品生产地而言,其应向上级农作物管理及认证部门申请无公害及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验收及认证工作,一方面通过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可以有效节省蔬菜生产资金人力,另一方面通过成立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最大化地扩展绿色安全蔬菜产品的规模,满足人们对绿色蔬菜的食用需求。

3.打造标准化及安全化蔬菜产品生产示范园,推广无公害蔬菜产品生产技术。在取得蔬菜产品的质量检验及质量认证后,国家及地方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注重打造标准化及安全化蔬菜产品生产示范园区,并着力推广无公害蔬菜产品生产技术,构建绿色蔬菜产品生产供应及市场销售模式。在标准化及安全化蔬菜产品生产示范园的建设条件及指标上,应借鉴农产品安全生产控制成效较为显著的国家的相关经验,对蔬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标准、蔬菜产品加工的环节的安全质量标准及蔬菜产品存储、运输、销售环节的安全质量标准加以明确,并建立各个源头的质量回溯机制。而在无公害蔬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上,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蔬菜植保技术,提倡采用污染程度较小的生物农药,另一方面要做好菜农的技术培训工作,使菜农能够对蔬菜农药使用标准及禁用农药类型加以熟悉,扩大绿色蔬菜产品安全种植生产的范围。

三、结语

蔬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材,在农业现代化程度趋于加深,农产品贸易市场逐步扩大的背景下,加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更显重要。针对现阶段蔬菜产品安全质量管控中存在的不足,农业管理部门、蔬菜产品生产方、销售方要注重做好蔬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蔬菜产品安全质量的认证、蔬菜产品安全示范园区的建设,以此提高我国蔬菜产品的安全系数及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侯睿林.浅议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危害关键控制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6):76.

[2]李占柱.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J].现代农业,2012,(11):51.

[3]刘剑,李小平,江兰等.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4,(3):38-39+61.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