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形势下县域农产品销售策略

2016-05-14方凯李晨邢诗怡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销售策略新形势农产品

方凯 李晨 邢诗怡

摘 要:随着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青睐于购买地方特色农产品,然而地方特色农产品却因为种种原因“走不出来”,因此县域农产品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县域农产品电商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新形势下县域农产品销售方面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县域电商;农产品;销售策略;新形势

我国物产丰富,地方特色农产品种类众多,市场开发具有较大潜力。而农业也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根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同时县域经济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形势下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如何加快县域农产品销售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县域农产品销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地方农产品研究的起步比较晚,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当前,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农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三农”问题。但,具体如何在新形势下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县域农产品陷入销售难,出名难的困境。睢宁县邱集镇号召农民种植梨树,经过几年栽培,农民喜收果实,然而如何将果实销售出去,成为当地农民面临的难题。最后,很多果实都没有卖出应有的价格,甚至腐烂地中,年年如此,农民也对种植果树不抱希望,最终伐木还田。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很明显,农民不知道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如何充分抓住机遇,销售地方农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营销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地方农产品销售需求,创新销售方式迫在眉睫。

1.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绿色”问题凸显。在我国过去50多年的农业发展中,农业有机肥使用量逐年递减,化学投人品却急剧增长。农药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同种产品改头换面,随意冠名的现象随处可见,商品名称五花八门,给农民合理选择农药增加了困难,增加了药物的使用量,并且个别农户因缺乏技术引导,仍然在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多个部门同时参与规划和部署,各部门各司其职,统筹管理。然而县级地方市场质检人员不够专业,仪器设备配置缺乏,部门管理紊乱,从而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混乱。有关部门对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到位,部分企业、商户、农民漠视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我国县域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组织化低。虽然很多地方正在推行“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一基地一农户”模式,但三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农户很少能分享到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利润,没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也导致了农户积极性不够,进而导致规模优势难以形成。

2.品牌建设意识淡薄,网络销售人才缺乏。目前我国县域农产品的生产者基本上都是个体农民,他们文化素质偏低,品牌建设意识淡薄,对网络销售方面更是不了解。然而他们却在农产品的种植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市场的变化,农民的经销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只重视产品而忽视产品的品牌建设,更想不到将产品打造成地方食品特色。这就导致很多优质农产品“有名无牌”或者知名度很低,销售价格很低。同时,我国县域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包装落后,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需求,销售条件不尽人意,再加上没有正规的网络营销方式,这就使产品上不了档次,品牌形象极差。并且,随着网络电商的兴起,农民对此更是一筹莫展,完全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近些年,政府倡导大学生入乡创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然“僧多粥少”依然无法解决农村网络营销人才短缺的局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党委书记姚广海在亿邦动力网承办的2015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农村电商专场的致辞中指出,总的来看,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没有完全成熟,物流配送难度大,更没有极好的发展环境,人才缺乏严重。

3.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发展缓慢。农产品物流一直是县域农产品销售的薄弱环节,各县市物流公司数量少、功能较为单一、技术水平低,很少有在区域内设有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农村由于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很多特色农产品无法及时得到运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与外界城镇市场的对接。《经济参考报》记者曾在江苏、湖北、广西等地部分农村调研了解到,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在给农民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困境,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及相关知识培训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不仅严重削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农民减少劳动收入,而且成为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不容忽视。

二、新形势下县域农产品销售发展对策

1.完善监管体系,加大质量安全宣传力度。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同时对农民、农产品商户组织开展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定期举办学习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法律知识的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在使用农药方面协调好堵与疏的关系,避免“一刀切”。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农资企业生产经营放开,产品种类繁多,个别企业或者商户在利益的驱动下,农药违规使用存在“堵不死”的问题。因此,必须在“堵”的同时,注重疏导。有数据显示,在近几年我国北部中部夏收期间,政府没有像以往那样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禁烧限制,反而没有出现秸秆焚烧造成的雾霾现象。不少农业企业主导收购、加工麦秸,农民因此可以额外收获一笔收入,自然也就不会焚烧了。很显然,堵与疏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2.发展农产品区位品牌,与高校建立人才对接机制。区域政府应出台政策引导,促进企业投资主导,推进区位品牌龙头企业的建设。对某些区位拥有特色农产品的,引导和组织当地农户、合作社或企业进行农产品的品牌、标准、标识、价格、宣传统一,以品牌形式进行销售。依靠建立的品牌,带动农产品质与量的同步发展,做大产品规模、打响品牌。同时也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优化品牌运作机制,提高效率,增加产品地域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

解决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短缺的现状,可以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源头着手解决。与高校建立订单班模式培养。提升从业人员薪酬待遇并制定完善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

3.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畅通产品流通环节。鼓励农民散户成立合作社,引导农业企业以订单形式发展统销、直销。发展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有效提升农产品产销衔接能力,较少流通环节,达到让农民获利、民众受惠、企业得益”的目的。

鼓励第三方专业的物流公司利用自身信息化、规范化的优式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管理运输,以此与传统物流体系方式相配合。也要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和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等,以达到提供和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能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道和、李君. 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王煊 . 《新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教程》【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01.

[3]李爱玲. 湖北省大别山山区特色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分析. 农业经济.

[4]张琪、王一贝、戴依露. 湖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新浪湖北农商. 2014.10.17.

猜你喜欢

销售策略新形势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超市和直销区并存条件下的合作社最优销售策略
化工产品在非洲市场的销售策略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