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有效教学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构建
2016-05-14贺爽
贺爽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有效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构建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的现状与笔者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措施,其中包括将教育者与学生设立在同等的价值地位中、形成主体间性以及允许文化冲突的存在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有效教学 大学英语 课堂文化
自从我国正式进入到改革开放阶段以来,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就表现出了十分不俗的成绩。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让社会开始大批量的需求复合型人才,从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与层次上也制定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开始更加偏重于学生应用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提升。事实上,大学阶段的英语课堂绝非只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播知识信息,同时在其中还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意蕴,而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很有可能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教学任务中,课堂文化是由师生所共同构建出来的,并且对教学主体同样还具有着较强的反塑作用,让教学可以变得更加的理想化和高效化,而有效教学理念的最终目标同样也是要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增强。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同课堂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如若应用的当则会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的现状
纵观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如下的几点弊端:首先,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过于落后和传统。大学英语教室中的陈列基本都是固定不变的,均以横竖队列的方式摆放,十分不利于各种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其次,英语教育者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不仅要完全的认同和介绍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同时也并不具备在课堂中自由讨论和发声质疑的机会与时间;最后,大学英语课堂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很多学生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哑巴英语”,他们在需要进行英语输出时表现的非常死板和被动,即使能够与他人建立起交际关系,那么也不知道自己所言为何物。例如,当外教向学生提出了吃饭的邀请:“Would you like have dinner together?”这时,学生会认为是自己的老师要请我吃饭,但实际上呢,外教所表达的却是AA制。由此可见,如果学生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东西方国家所存在的文化差异,那么就会让负迁移现象多次发生,继而对跨文化交际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有效课堂的文化构建
1.将教育者与学生设立在同等的价值地位中。从有效教学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与教师均为教学主体和文化主体,两者拥有着相同的价值地位,理应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获得相同的满足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育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接触中西方文化的过程当中来逐渐的了解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取向等等,尽可能的去减少不同民族语言在交流过程中所出现的隔阂与不适应,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较强的文化移情能力。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也要适当的减少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主观意识,应当学会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对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展开评判。在思维模式中,东方人比较偏向于螺旋式的思考方法,而西方人则表现出了亚里斯多德的线条式思考方法,教育者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质疑和建议给予一定的肯定,让他们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且愉快的氛围中来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从而逐渐的领悟到自己作为学习主体所拥有的价值。
2.形成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包括了如下的两个方面:主体之间的互识与主体间的共识,其中,前者所表现出来的是主体交往过程中的差异性,而后者即为交互当中的统一性。在大学的英语课堂中,主体之间的交流并不意味着要将两个不同的立场与意见融合到一起,将某个主体的个性打压下去,而是要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状态中来共同进步和成长。有效教学理念十分重视的是师生之间的自由交流与平等对话,利用合作活动来提高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化解民族文化或师生文化的冲突与对抗,形成一个更加和谐与高效的课堂文化氛围。由于生活阅历、年龄以及立场的不同,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经常会发生师生之间的意见不合现象,教育者作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角色来说,应当尝试放下师长的“架子”,从沟通者的身份出发,对学生的意见和观念保持认可与接收的态度。在这基础之上,教育者还要允许在课堂中出现新鲜的事物和理念,接收由时代发展所产生的“百家争鸣”,让英语课堂文化能够在平等的氛围中得以构建。
3.允许文化冲突的存在。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文化冲突与整合并非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冲突与整合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如若应用得当,将会对英语教学资源带来较好的整合作用。能够在英语课堂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有着很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师生之间的教学文化冲突、学生之间的理论文化冲突、教育者同课程之间的内容文化冲突等等。为了能够更好的协调这些冲突,教育者就需要针对其中的文化要素展开合理化的整合,让它们能够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找到最佳的吸收点与融合点,从而产生出一种更加符合现代文明的新型文化。除此之外,大学英语课堂中还会出现母语同英语之间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这就需要教育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双文化修养水平,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来构建出应用性较强的英语课程文化系统,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灵活化的渗透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韩宝成.重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89-91.
[2]袁银宗.课堂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之我见[J].教学学刊(中学版),2013(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