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世界的照相机

2016-05-14

摄影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摄影术盖尔照相机

自1839年摄影术发明至今,摄影发展已经经历了177年。从第一台批量生产的木质相机到第一台胶片相机,从第一台数码相机到第一台拍照手机,无不是在探索全新的拍照方式。我们挑选出30台经典相机与9家隐于市的相机博物馆,透过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故事,来了解人们对摄影技术的探索过程。

1839-1888推进摄影术发展的照相机

在摄影术发明的19世纪,人们对这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胶片出现之前,摄影术经历了从银版到湿版到干版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这时期相机的研究,能了解早期人们对拍照方式的探索。

1839年

第一台批量生产的照相机

达盖尔法照相机的英文命名为“The GirouxDaguerreotype”,是世界上第一台由专人设计并投入商业量产的相机。除了相机名字中提到的基卢克斯(Giroux)和达盖尔(Daguerre)这两位重要的人物之外,还不得不提到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尼埃普斯。

尽管达盖尔在1839年公布了摄影术,但实际上在1827年,尼埃普斯已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张照片,但因为尼埃普斯的技术颇受限制,并没有成为一种人人皆可掌握的摄影术。此时的达盖尔也在一直尝试着摄影术的发明,直到他认识并且与尼埃普斯合作后,才在尼埃普斯发明的基础上,在关键的显影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在这时,尼埃普斯在贫困交加中病逝,达盖尔继续把他的摄影术完善,并且向法兰西学院科学院申请专利,得到了科学院终身秘书长阿拉果的支持。1839年8月19日,阿拉果向全世界宣布:摄影术发明了。并且由国家收买下这一专利,然后免费推广到全世界。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并学习摄影术,不必付专利费给发明人。法国政府则付给达盖尔每年6000法郎的终身津贴,付给尼埃普斯的继承人、他的儿子伊西多尔每年4000法郎。这个数目分别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120个月和80个月的工资。但是这个摄影发明专利中没有尼埃普斯的名字,称做:达盖尔法摄影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巴黎著名的光学家谢瓦利耶,他是达盖尔多年的老朋友,达盖尔经常到他的店里买镜片,也是达盖尔和尼埃普斯相识的介绍人。他在摄影术公布的第二天,就和朋友里查克斯试验拍摄出了达盖尔法的照片。有人把尼埃普斯称为是“摄影之父”,而他与达盖尔在光学技术上都得到过谢瓦利耶的指点,因此谢瓦利耶又有“摄影教父”之称。可达盖尔并没有把制作第一批照相机的生意交给谢瓦利耶,这使得他面子上不太好看。于是谢瓦利耶也开始生产制作自己的照相机,名字没有叫做“达盖尔法”相机,而是叫“摄影师牌”相机。

达盖尔与基卢克斯公司合作,必然是考虑到销售问题。基卢克斯公司早在1835年就制作和销售一种纸板制作的观画器,并且已有一些购买观画器的顾客群,这些顾客也是新兴的照相机的潜在使用者;另外,基卢克斯文具店的老板是达盖尔的夫人的亲戚,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世界上第一台成批生产的照相机,连同它们拍摄出的照片,在摄影术公布之日起,就放在巴黎的基卢克斯文具店和巴黎市股票交易所门前的susse兄弟文具店里销售。由于摄影刚刚诞生,世上还没有专门销售摄影器材的商店,而第一代摄影师,大都是从画家转行而学习摄影的,他们是文具店里的常客和熟客。当时的达盖尔法的器材包括:照相机和显影箱、化学药品、磨制金属版的工具等等,一共有50公斤重。售价是400法郎。这两个商店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销售摄影器材的商店。

1841年

“捕鼠器”拍出第一张负片

1841年6月10日,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塔尔伯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发表了“卡罗式摄影法”,是世界上第一张纸质“负片”,可由此洗印出多张照片,他被称为“摄影照相程序”发明家。

卡罗式摄影法是使用以氯化银为感光材料的蜡纸来记录图像的。在之后还可以使用接触印象法以原始的负片来复制出正像照片,他发明这项技术花费了多年时间。然而,塔尔伯特生活在农村,他的研究几乎全部都是在自己庄园里进行的,与外界没有什么来往,也从不透露自己的工作。直到听到了法国人宣布了达盖尔的发明,他才发现自己多么愚蠢,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成绩绝不比任何人逊色!

他第一次实验时的曝光长度是1小时。1841年,他公布了一种曝光更快、成像质量更好的方法。他最早用硝酸银将纸敏化,后改用光敏度更好的氯化银,并在之后对原有的摄影法进行改进,使用有碘化银和显影液,使曝光时间更加缩短,影像也更为牢固。相对卡罗式摄影法来说,达盖尔银版法所能展现的细节更多,不过卡罗式摄影法在复制性这一点上胜过达盖尔法摄影术。这种负相正相转印的技术构成了直到20世纪末期摄影的基础。

为了争取发明上的优势,塔尔伯特立即把照片送往伦敦皇家学院。1839年1月25日,委托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星期五的例会作公开宣布。同年1月31日和2月20日,塔尔伯特本人在科学院宣读论文,申请优先发明权。这篇论文的标题特别长:《关于部用画笔来得到自然画面的艺术家摄影术的若干说明》。终于,在184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批准了他的专利权证书,终于让他如愿以偿。

“捕鼠器”名字的来由

“Mousetrap”中文译为“捕鼠器”,这一台结构较为粗糙的照相机,却从1835年开始一直为塔尔伯特负片摄影的发展提供支持。关于相机的名字来源有一个故事,当然很可能是杜撰的:塔尔伯特让当地的木匠制作了一系列的盒子,然而在现实中,如此粗糙的相机看上去是不会被人喜欢的。经过实验后有一台相机“幸存”了下来,但因为相机本身的形状配上一个夹子在上面,这样的外表让他的夫人给这个相机起名为“捕鼠器”。

1853年

当湿版摄影遇到便携相机

很多早期生产的相机都是像箱子一样,并且很不方便携带。但是在早期,大多数摄影师都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工作室里来拍照的,因此也没有太多对于便携式相机的需求。

在1850年前的一段时间,少部分摄影师开始带着小的相机旅行,随后他们开始研究一种可以将大相机便携的方式。1853年,托马斯·奥特维尔(Thomas0ttewill)在达盖尔法相机的基础上研发出这款双倍折叠的相机(Double-Folding Camera),并且这款相机很适合湿版摄影的使用。

这款相机成为了摄影师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最爱,并且还曾详细地记录下了他自己使用这款相机拍摄湿版摄影的过程。

刘易斯曾是牛津大学的数学教师,同时还有着逻辑学家、童话作家、牧师、摄影师的多重身份。他生性腼腆,患有严重的口吃,但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儿童摄影等颇有造诣。拍摄过桂冠诗人丁尼生、英国王子,但最令他倾心的是7岁左右的少女,他利用一切机会拍摄相遇的少女——只有在少女面前,卡洛尔才会没有任伺心理障碍,通过摄影这种变相的情欲表达方式寄托自己的感情归宿。

他有着超过25年的摄影经历,并成功拍摄出3000多张正像照片。他为现实生活中一个名叫爱丽丝·利德尔的小女孩写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两本书,它们是儿童读物中出色的名著。拍摄主要使用的是“火胶棉工艺”。尽管他最知名的摄影作品多是少年儿童,但那些被人熟知的作品也只是他全部作品的一半左右。

在1856年的日记里,他曾提到了一些有关于这个折叠相机的事情,在日记里也有关于此相机价格的描述,他大概花了15镑购买相机和镜头(当时15镑相当于今天的1200镑左右),但这15镑不包含冲洗所需要的化学药品,因此他又不得不再从伦敦购买了一些拍照所必需的化学药品。

同时期第一款使用皮腔的相机

除了自己的设计,托马斯还制作了由弗莱德里克·斯科特阿彻(Frederick Scott Archer)设计的名为Fowkes的相机。这台相机不再是全木质机身,是第一款在镜头和相机后背之司使用了近摄皮腔的相机。

1858年

为平面视觉增添维度

这台叫做鲍威尔立体相机(Powell s stereoscopiccamera)应该是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拍摄立体图像的照相机,虽然这个相机只有一个镜头。在拍摄时,首先先拍摄一张图像,进行位置微调后再拍下另一张图像,这样就可以得到内容基本相同但有些偏差的图像。再配合专门观片器,就可以像在观看3D图像一样了。

这款相机于1858年问世,在立体摄影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了很强的地位,这个技术也是今天数码3D相机、电影等技术的基础。

在1851年的Great Exhibition上,立体成像的技术被世人熟知并被迅速传播,而后很多的立体摄影相机被产出,量产使得此类相机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并且成像质量大大提高,且价格越来越便宜。到了19世纪60年代,基本上每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里都有着立体相机了。

现在人们见到的很多小型的3D相机也是以此类相机为灵感而发明的。并且3D技术已经在目前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数码科技使得3D技术能够通过一个镜头拍摄出完整的3D视觉效果,这种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在电影拍摄中。人们使用3D眼镜来观看电影,很多画面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场景之中。目前所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如何在以后的3D电影中,不使用额外的设备,如3D眼镜等,使得观众可以像看2D电影一样体验3D的视觉效果。

1859年

全景相机与风光摄影

自从达盖尔法相机被推广,以及摄影术的越来越普及之后,很多摄影师开始在户外拍摄风景照,风光摄影越来越受到摄影师的推崇。但是因为之前相机与镜头的局限性,焦段还是以拍摄人像为主,所以对于喜欢户外拍摄全景照片的摄影师而言,他们只能分段拍摄然后将图像拼接在一起,从而得到一张角度较广的全景照片。

1859年,托马斯·萨顿(Thomas Sutton)开发最早的全景相机与广角镜头。这个镜头的设计构造很是巧妙,且也及其简单,是透镜由玻璃球填充有水,透过水和透镜后,将图像投影在弯曲的板上。因此,使用这台相机拍摄的湿版照片,湿版也多为弧形湿版。此镜头可使得相机能够在120。范围里捕捉图像的。相比去之前40-50°的角度,所包含的内容大大增加。

英国专利局对这项发明的描述是:提高了相机的组织结构,为全景照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卡米耶·西尔维(Camille siivy)曾是一个外交官,1857年他开始拍照,原因很简单,他想通过摄影来弥补他拙劣的绘画机巧。随后,他于1859年移居伦敦,并创下了第一个为上层阶级人员以及皇室成员拍摄名片的工作室。他是第一批购买此全景相机的人,实际上除了商业以及人像,他也对风景拍摄很感兴趣,也尝试过使用自己的相机拍摄过全景图像。1868年因为旧疾不得不退休回到法国。他在1858年拍摄的《河景》为他带来了很多的荣誉。

1888-1975透过胶片相机看百年经典

1888年,世界上第一台胶片相机诞生。直到1975年第一台数码相机诞生,胶片摄影伴随人们走过近百年,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胶片情有独钟,百年间有太多有趣的相机和故事。本文挑选了10台胶片相机来回忆数码诞生之前的经典历史。

提起柯达胶卷,几乎无人不知,然而,“柯达”实则是由美国伊斯曼干版和胶片公司(Eastman Drv Plate&Film Co)制造第一台使用胶卷的相机名称,也是伊斯曼公司制造的第一台相机,是胶片相机的鼻祖。

一百多前,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市,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对当时不够完善的卤化银明胶乳剂技术进行了两年多的实用与研究后,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于1880年注册了伊斯曼干版公司。1888年企业家J·W·海厄特生产出了只有0.254mm厚的透明硝化纤维塑料片材,定名为“赛璐珞”。同年,伊斯曼公司以“赛璐珞”作为片基,试制出了新型胶卷。

伊斯曼公司为了尽快推广和普及新型胶片,故于1888年研制生产了首架只使用胶卷的方箱式相机,乔治·伊斯曼造了简短的英文“The Kodak”为该相机命名。由于当时的胶卷的特殊性,用户自己不能更换,故当用“The Kodak”拍完底片后,须连相机一起再寄回伊斯曼工厂,并花上10美元,由工厂为用户冲洗、印制照片并装帧,再把相机装入新胶卷后连同照片寄给用户。柯达公司当时把这种服务称为“Y0u Dressfhe buttonwe dO therest”,并以此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促进了柯达胶卷的销售。

1900年

连孩子都会用的柯达布朗尼相机柯达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在1888年至1900年期间对“柯达”进行了多次的改良,借普及方箱式相机初步成功的良机,柯达决定把市场拓展到儿童用相机,创造一种既能吸引儿童又能吸引成人的相机。柯达公司首席相机设计师弗兰克·布劳尼尔(Frank Brownel)设计了一台布朗尼(Brownie)相机,于1900年推向市场。这台相机采用当时在美国等地十分流行的、由帕尔默·考克斯(Palmer Cox)所作的插图书中的童话人物“布朗尼”的名字,相机包装盒及广告宣传画上还印着布朗尼手拿“布朗尼”相机拍照的样子,吸引广大儿童购买。

1925年

第一台135mm照相机

1925年,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0skarBarnack)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135mm照相机——Leica l型并正式在德国光学工厂出产。徕卡相机的出现对摄影有着深远意义。据说,巴纳克先生的工作室就临着兰河,他经常会气愤地将不达标的相机直接扔进窗外的兰河。Leica Ⅰ至Ⅲ型自发明开始便受到众多纪实摄影师以及战地摄影师的喜爱。著名摄影师亨利·卡迪埃·布列松便是徕卡的忠实拥护者和最有说服力的代言人。

1932年

卡帕用的不是徕卡,而是康泰时在徕卡规定了135mm的相机的规格后,很多品牌的135mm相机也便纷纷问世。1932年,德国蔡司·依康公司便推出了Contax Ⅰ型相机。并以“The unlversal cameraof todav and tomorrow”作为自己的广告标语。通俗来说就是康泰时的相机不止在现在,而且在将来,都会是主流相机。在当时看来,康泰时的确也红极一时,在著名战地摄影师卡帕的推崇下,康泰时相机也有着不错的销量,他最出名的《诺曼底登陆》便出自他的康泰时相机。

1947年

业界最著名的记者相机Speed Graph ic

第一台SDeedGraphic相机早在1912年就已经面市,后来经不断改款,其后续机型一直更新到1973年停产。其中,1947年产的领军相机——Pacemaker Speed Graphic,其重量减轻了1磅,取消了焦平面快门,在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升。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款相机一直是众多美国记者的标配器材。著名的《国旗插上硫磺岛》便是战地记者乔·罗森塔尔(Joe Rosenthal)用这款相机拍摄。

1954年

受到王室偏爱的徕卡M3

第一台徕卡M系列照相机是徕卡M3,而不是M1或者是M2。从1954年开始生产至1966年的十二年间一共生产了22万多台,这十二年间也经历了数次改动。它在一步步完善,越发趋于完美。最有名的改进当属卷片把柄。使用徕卡相机的名人大咖可谓不胜枚举,除了上文中曾提到的布列松,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是徕卡的忠实拥护者。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泰国国王普密蓬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徕卡迷。

1959年

尼康第一台单反相机——尼康F1959年,尼康公司(当时名为NipponKogaku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单反相机——尼康F,开创了尼康相机系统的先河,奠定了尼康在专业市场的地位。在1959年至1968年期间,尼康F也经过了很次的改进。机身也从不可测光慢慢改进成可以看到光圈数值的大F,至此尼康F的更新停止,但同期以及后期很多的经典机型如FM2等型号,皆借鉴了尼康F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时,在阿波罗后期的登月计划中,尼康也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其中。曾为唐·麦库宁(Don McCULLlN)挡过子弹的故事,也让尼康F更具传奇色彩。

1948年

第一台走进太空的相机哈苏500C

宇航员沃利·希拉在1962年搭乘水星号火箭绕地球飞行时带上了他的哈苏500C相机,这是NASAl-次使用相机,之后水星号和双子星号的宇航员们都用上了啥苏,并且每次航天旅行都会拍摄1000到2000张照片。“这相机相对来说使用比较简单,胶卷预装在底片盒中,当光照环境改变时,可以方便地更换胶卷。”盖瑞·H·柯特马彻撰写的NASA官方历史中记录道。就这样,大量翔实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照片使用哈苏所拍摄。

1958年

古典的优雅禄来3.5F

提到双反相机便不得不说充满古典优雅气息的禄来3.5F。1958年,禄来发布了这台双反,并且有两个版本的镜头,分别是施耐德的Xenotar头以及蔡司的PIanar头。伴随薇薇安-迈尔大量底片被发掘,3.5F又一次被大家广泛提及。自从她的作品2009年从某论坛上发出开始,每次新发表的作品都在她日益增长的粉丝群中造成轰动。薇薇安的街景作品抓住了芝加哥富有生气的值得回味的地方特色和不可思议的瞬间。她镜头中的人物既保持了他们的尊严,也表现出他们的无助、高贵、失败、亲切有时还很有趣。

1972年

明星大腕的最爱宝丽菜SX-70

宝丽莱作为“一次成像”的代名词曾叱咤风云多年,而众多宝丽莱相机中,宝丽莱SX-70则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除了因自身设计与结构上的鲜明特点之外,众多明星及摄影师的推崇也让它成为了至今许多相机所无法超越的传奇。先不说这是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常用创作的相机之一,1972年10月的《LIFE》杂志还使用了宝丽莱相机作为封面以示赞誉,日本的黑泽明导演也是SX-70的用户之一。甚至在今年热映的电影《春娇与志明》以及《后会无期》这两部电影作为道具出场,也使得此款相机时至今日的价格与热度依然不减当年。

1978-2016数码“鼻祖”引领趋势

1975年,第一台数码原型相机诞生,意味着影像产品进入了全新的纪元。在这之后,各类数码相机陆续登场,尽管这些“第一台”的“鼻祖”级数码相机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出现所预示的未来数码影像发展趋势。

1975年

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柯达“手持电子照相机”

世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是由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于1975年发明的,原型机名称为“手持电子照相机”。该相机拍摄的时候需要16节AA电池供应电力,而存储介质则采用了飞利浦数码磁带。在拍摄方面,这台最古老的数码相机曝光时间为50毫秒,记录一张影像需要23秒,每盒磁带可存储30张照片。

1981年

第一台针对市场发布的电子相机

索尼Mavica

它的体积不再庞大,只靠3节AA电池供电,操作方法也较接近于当时的普通胶片相机,甚至可以更换镜头。最关键的是其感光元件的分辨率上远远超越了1975年柯达样机所采用的那块CCD。不过,技术越创新的商业产品,在市场上也最容易遭遇滑铁卢,Mavica依旧未能突破“概念机”的局限。

1989年

第一台使用闪存存储介质的相机

富士DS-1P

这一存储模式沿用至今,也成为了目前相机存储信息的第一方式。富士是最早预见数字时代来临并从事数码相机研发的公司之一。他们预见到在不远的将来,半导体存储卡的价格将大幅下降,而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压缩技术将获得极大发展。因此,不顾各种反对,最终开发出了具突破意义的DS-1P。

1990年

第一台商业化可携带数码相机

DVcam MOdel 1

Dvcam M0del 1是第一台接触美国消费者市场的数码相机,小巧的机身有黑白两色,但600美元的价格过高。分辨率只有376 x 240像素,大约为9万像素,只有零星买家来自地产代理和保险公估。它于1990年11月开始销售,只能拍摄黑白照片。

1991年

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

柯达DCS-100

柯达DCS-100针对的目标客户群是专业摄影师。DCS-100由底部配备了马达卷片器的尼康F3机身和一个带有CCD的相机后背组成。整套设备重量约有7千克,价格是25000美元。不过130万像素的图片尺寸和瞬时快门都大大地领先于同时代的技术。

1991年

数码后背相机的鼻祖

LeafDCB

时至今日,飞思与哈苏的数码后背成为更多摄影师的首选,但可不要忘了,利图才是数码后背的“老祖宗”。利图团队在1992年的Photokna上发布了世界首台兼容各种光源的专业数码后背Leaf DCB,开创了商业摄影师使用数码摄影的新纪元。

1995年

第一台内置LCD屏幕的数码相机

卡西欧QV-10

之所以说卡西欧0V-10可以称得上是现在数码相机模式的鼻祖,是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内置LCD屏幕的数码相机,也是第一台采用LCD屏幕取景的数码相机。光学取景器从此走上了没落之路.电子取景器或者电子取景屏幕的趋势就是它引来的。

2000年

第一台拍照手机

夏普J-PHONE

千禧年推出的夏普J-SH04是世界上第一款搭载摄像头的手机,内置了11万像素CCD摄像头,搭载一块96×130像素液晶屏。也是从夏普这款手机开始,各大手机厂商开始联合相机品牌,将手机的摄影功能不断加强,自此开启了“全民记者”的时代。

2003年

第一台为数码而设计的单反相机

奥林巴斯E-1

这是第一台从一开始就为数码而设计的单反相机,而非基于胶片相机改制而成。同时也是奥林巴斯开始制造相机、镜头以及配件的开端。E-1使用了4居系统以及相应的镜头卡口,以及更小的感光元件尺寸,使得相机整体设计比先前的机型更紧凑轻便。

2004年

第一台数码旁轴相机

爱普生R-D1

R-D1是于2004年由爱普生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联动测距式可换镜头数码旁轴相机,使用徕卡M型卡口,兼容徕卡M镜头,刚推出时的机身售价高达3.5万元人民币。这块CCD是最出彩的地方,发色非常接近胶片,显示出爱普生深厚的色彩功底。

2005年

第一台平民化全画幅数码单反

佳能EOS5D

EOS 5D是第一台不需要双手抓握相机机身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机身单独销售价格为1.8万元,远比佳能的其他全画幅相机要便宜。拥有1280万像素,2 5英寸LCD显示屏,9点TTL自动对焦系统,以及可以扩展的感光度范围S0100-1600。

2008年

第一台可拍视频的数码单反

尼康D90

2008尼康发布了首次搭载视频拍摄功能的数码单反相机D90。这款相机采用了APS-C画幅的1230万像素感光元件,能拍摄720p的高清视频,创造了全新的趋势和潮流。作为当年_生价比极高的中端机型,有着“数码版FM2”的美誉。

2009年

第一台“微单”——奥林巴斯EP-1

在“微单”相机快速更新的近年,可能有很多人早已遗忘了第一台“微单”相机。奥林巴斯EP-1独特的复古外观和全新的操控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对消费级相机的认识。尽管之后同类产品层出不穷,却依然无法取代这台相机的经典意义。

2009年

第一台全画幅旁轴——徕卡M9

徕卡M9可说是罕有的艺术品,加上品牌价值,颇有收藏价值。2009年一经推出,就成为徕卡粉丝以及准徕卡粉丝对器材的终极追求。它延续了徕卡M系列相机的经典造型,机身采用了坚固的铝镁合金的金属支撑,为使用者带来极好的手感与品质感。

2013年

第一台全画幅微单——索尼A7

近几年在微单领域不断突破的就是索尼公司。2013年10月16日,索尼发布了首款全画幅微单A7、A7R,一时激起了人们的关注。将全画幅感光元件置于如此小巧的可换镜头机身内,在业界来讲实属首次。“全微”这一新的微单相机品类也正式出现。

走遍博物馆读懂老相机

如今,老相机所存储的已经不是一段记忆,更多的是历史和积淀。幸运的是,还有相机博物馆这样的地方能够让人了解老相机的故事。去重温国产相机的辉煌,或是发现隐秘的孤品相机,也许最终你会发现,最打动我们的是收藏者心中那一份执着。

上海

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坐落于上海黄浦区重庆南路308号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像是中国光学工业的一个缩影。馆内展示了众多不同年代不同地点制造的国产老相机,为了让人们了解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相机生产技术,这里居然还原了“海鸥”4A一109型传统装配作业线。

国产相机的没落

1956年,中国自制的第一台照相机,“七一”牌120折叠式照相机在天津照相机厂问世。随后,通过引进和借鉴、仿制、创造,中国有了东方、长城、幸福等50来个品牌的相机,照相机在中国经历了一次国产化的辉煌。“可品牌再多,那时国产照相机的技术含量始终不高。”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创办人陈海汶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数码相机的冲击,国产照相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进入数码时代后,国产相机就一直处于没落的地位,整个相机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相机占领。”

2012年6月中旬,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不仅让传统的胶片老相机在这里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也让全机械120双反(胶片)相机“海鸥”4A-109型整套传统装配作业线得以重生。

对于陈海汶来说,他终于为自己的梦想和时代理想找到了抒发情怀的途径。除此之外,带着强烈时代印记的老相机也成了收藏家的偏爱。在数码相机一统天下的速成时代,这些老相机却似乎能在瞬间将人们拉回那个慢工出细活的年代。

建个博物馆留住老相机

陈海汶的第一台相机是海鸥牌的4B型双反照相机,那是他拿出了三年来积攒的60元,又向哥嫂借来60元买来的。至今,他还保留着发票,上面记载着购买日期:1983年5月17日。

“购得第一款相机的同时,国产相机也开始经历一段比较艰难的岁月。”陈海汶说,lg85年,海鸥停产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此后仅靠DF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支撑。好不容易熬过了20世纪,依旧扛不住国产相机没落的大趋势,2004年,海鸥相机全面停产。“海鸥是中国照相机行业乃至整个高精尖工业的灵魂,消失了多可惜!”从2000年起,他搜集海鸥各个时期的明星系列产品,如今已达百台。

这里的相机几乎都是陈海汶先生的个人珍藏。国产老相机珍品120余台、国外老相机珍品80余台,包括各种相机镜头附件等共200多件。其中陈列有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产相机研制开始上海所生产的各种型号、式样的相机以及影响中国相机发展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世界相机。

如此众多的收藏,却引不起更多人的兴趣。这个位于黄浦区重庆南路的博物馆,一上午只有四五人来看,大多数人都走马观花般匆匆来又匆匆去,对年轻人来说,只是看个稀奇,只有真正懂照相机的人才会在这里待上段时间。

海鸥4A的传统作业线得以重生

除了开博物馆,陈海汶还有一个情结,对车间、流水线有着深刻的眷恋。2009年,陈海汶投入数百万元,召集原海鸥照相机公司的几位资深技师,买下国产双反全机械120胶片老相机装配作业线。

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不时从玻璃门窗那头传来,这是老技师顾月英在检测快门。老相机的快门速度从1/500秒到1秒,总共10挡,还有8到12秒的自拍功能,都需要顾师傅一次次按快门检测。“误差要控制在20%以内。”辨别误差全靠耳朵。这里的技师都是老人,只有他们还能熟练掌握这套技术。这条生产线只是一条装配线,他们所用的零件,都是陈海汶搜罗来的。零件用完,这条生产线就没用了,况且一台老照相机有400多个零件,装配相机工序复杂,绝对是技术活儿。这条生产线注定是“唯一的和最后的国产相机生产线”。

经过三年的整合和发展,博物馆在2015年完成了搬迁和藏品升级,增加了更多的尼康徕卡等国外精品藏品。让参观者能更直观完整地感受到中外相机的发展脉络。同时定期推出讲座活动,给众多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红旗20

1969年上海照相机二厂为了向国庆20周年献礼,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10架“红旗20”样机。相机品牌上的红旗二字取自于毛主席为《红旗》杂志书写的字体,20指建国20周年之意,“红旗20”共生产了271台,当时消费对象仅限于新华社等少数单位。作为收藏精品,受到国内外相机收藏家的追捧。

东风相机

上海照相机厂在1969年年底试制成功了东风样机。当时定名6920型(意为国庆20周年)。东风相机后改为东风牌照相机。是以瑞典的哈苏勃莱德500c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蓝本设计制作的。当时生产仅97台,加之研制费、设备费以及制造费等成本极高,在国际相机收藏界具有极高的收藏地位。

海鸥501型

“为人民服务”海鸥501型简易120相机,1968年生产。此机除与其他501机一样在机顶压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外,镜圈上还刻有林彪手迹“毛主席万岁”及“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此版本产量很少,为罕见收藏。

杭州

高氏相机博物馆在杭州城北的一座居民区里,隐藏着中国第一家相机博物馆。这家博物馆创办至今,馆藏相机已经达到了1400多台。拥有很多经典、孤品的相机,博物馆创始人高继生已经在这里守护了它们23年。

小房间里藏着大秘密

1993年5月,高继生父子创办了这家相机博物馆,期间有无数业内外人士来此参观。而每当高老先生介绍起这些产品,都依旧难掩兴奋之情。在这间满是岁月味道的房间里,孤品级的相机让人惊讶。

1810年,嘉庆年间钱塘才女黄履发明的千里眼镜匣,装上暗盒就可以拍照,其年代要早于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1959年,杭州照相机厂西湖照相机样机当时仅有三台,高老先生花了4年时间和800块钱才将它淘得,而在当时3枚金戒指也就才能卖到130多元。1860年的德国高茨镜头拥有F768的最小光圈,属于摄影家定制,而现在大多数相机的最小光圈只能达到F32。1850年的德国罗斯相机,拥有镀金镜头和雕刻的红木镜座,是当年高老先生花了几间门面房的价钱,从天津淘得的。高老先生收藏的相机大多还可以使用,一些经历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大座机,依然可以拍照。

坚持了56年的老相机收藏梦

1960年,高继生18岁就参加了工作。可第一个月发下工资30元5角.立马去买了一台德国蔡司相机。整整花费30元;余下5角钱。和母亲吃了2个月的稀饭。因为家中“成分不好”,他的工作后来没有那么顺利,在铝制品厂做过白铁工,到浙江话剧团做过灯光制作工,到卫生所、防疫站做消毒员,到汽车发动机厂做翻砂工……不过艰苦的环境也并没有让他打消对收藏相机的念头。1966年,他终于有了份正经工作,进入杭钢。尽管这期间也有不少动荡,但他终于可以把节约下来的时间集中起来,研究相机。

能够执着于自己的爱好,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尽管当年在结婚时,高继生拿准备买礼服的80元钱买了三台老相机,以至于结婚照上只能穿着杭钢的工作服,但高太太却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他走到了今天。“有时候为了买相机,就吃豆腐青菜的日子常常有,可我老婆从来没有埋怨过我一句,现在有时候我忙不开了,她还经常帮我接待客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离开杭钢,从此全职研究相机,在南京、苏州、临平、杭州等地办出10家照相馆和器材店。而他心思不在生意上,赚来的钱都被他用于购买相机。终于,1993年5月18日,在朋友的帮肋下,父子俩匆匆忙忙在绍兴路长木村拆迁过渡房里,挂牌“杭州高氏相机博物馆”,电视台报纸都来拍新闻,北京、天津、上海、台湾……人们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这算得上是中国第一家照相机博物馆,也是杭州最早的民办博物馆。高老先生说:“没想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喜欢老相机。”

1400多台相机全部自己淘货

今年已经74岁的高继生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从来不接受捐赠,所有的相机都是自己花钱购买,而且这么多年下来,坚持为大家无偿鉴定老相机,在开办相机博物馆的20多年问,他接受过无数的采访,上过无数的电视节目,但他永远坚守在这居民楼一层不起眼的房子里。为一批批来学习、参观的客人讲述着自己的相机和自己的故事,“偶尔我还会拿数码相机拍拍照,但心中想的还是那些老相机。”看着这位老人熟悉地介绍着自己1000多台老相机,以及满是工具的相机鉴定台,不由得让人感动。相信他的相机博物馆,以及他这种执着的精神,就如他收藏的130余年未开封的镁光灯一样,终将在世人面前发光发亮。

国内外有趣的相机博物馆

除了前文介绍过的两家,在国内外还有许多有趣的相机博物馆。对于热爱相机和摄影的你来说,是值得推荐的旅行目的地。

武汉凡氏老相机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在2013年7月25日正式开馆,现有馆藏实物300多件,展示了相机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人类在照相机制造方面的科技进步。同时,也为摄影爱好者、照相机收藏者提供了学习、教育、交流的基地。

地址: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磨山景区楚市

开放时间:8:30-17:00

哈药照相机展馆

这是由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投资筹办的黑龙江省第一家照相机展馆,展馆共有305台照相机,相机较为全面,既有世界级精品,也有国产经典老相机。

地址:啥尔滨市道外靖宇头道街与靖宇街交口

开放时间:随哈药相机商场营业时间

临沂市海迎相机博物馆

这是沂水县第一家正式获批成立的民办博物馆。1500台相机来自临沂沂水的贾海迎老先生的个人收藏。馆内不乏孤品和精品相机,其中,一台木质长盛相机市他的镇馆之宝。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四门洞村萤火虫洞旅游风景区内

部分资料和图片选自《50台摄影史中的照相机》(A H1story 0f Photography in50 Cameras)。由拥有三十年教学经历的摄影专家迈克尔·普里查德(MlchaelDritchara)撰写出版。书中梳理了从侣39年到近代的经典相机,讲述了相机的发展和使用者的故事。本书正在计划在国内出版,敬请关注!

槟城相机博物馆

一家具有东南亚风情的趣味十足的相机博物馆。博物馆有两层,楼下用来举行画展开放让公众参观,楼上则是展示厅。收藏了数百种照相机,包括最早的立体相机,军事间谍相机等。这家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做得不错,在网上可以查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网址:thecameramuseumpenang com

赫伯顿间谍相机博物馆

位于澳大利亚赫伯顿市,成立于2000年的相机博物馆。这座建筑已经有130年的历史,馆内除了展示全面的相机发展历史外,最大的特点便是各种军事间谍相机,让人大开眼界。

网址:spycameramuseum com au

伦敦相机博物馆

位于伦敦市内的一家免费参观的相机博物馆,能够看到从1800年到数码时代的相机展示,大概有4万台不同的相机,能让人全面地了解相机发展年代。除此之外,还可以全天候在这里的咖啡馆品尝美食和咖啡。

网址:cameramuseum uk

东京JCll相机博物馆

一座隐藏在东京市区某建筑地下一层的相机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馆内有几千台老相机,能够看到世界相机发展史以及日本相机发展史。不定期还会举办摄影讲座活动。

网址:icii-cameramuseum ip

猜你喜欢

摄影术盖尔照相机
《照相机》杂志摄影月赛
母亲的影子
小猫的照相机
摄影术180年 静观传承百年的影像视野
从自拍到自拍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民国时期的文人与摄影
自制照相机
让光自己画画
沉睡在掌心的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