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事业单位会计效率的提升策略

2016-05-14巩方超郑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会计提升策略事业单位

巩方超 郑涛

[摘 要] 本文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职能作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事业单位会计效率的重要因素,从建立和完善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的职权、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会计效率的提升策略,以期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效率;提升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5. 004

[中图分类号] F23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5- 0011- 02

0 引 言

随着会计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发展,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事业单位为实现经济活动效率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对事业单位完成自身事业任务、对外进行投资、事业经营管理、事业服务等所有内容都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实现会计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既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基础支撑,也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现实目标。

1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职能

1.1 会计监督与核算职能

现代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逐步由单一的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向社会资本竞争投入、市场主体投资、职工集资入股、大众筹资等多元化资金来源方向发展,市场投资主体和权益要求日益平等分散化。财务会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核心管理部门,对各类资金分类精细核算和监督,在保障各类资金保值增值的前提条件下,促进资金运用价值最大化,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特点主要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具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有效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构建有序和谐的事业单位会计职能体系,最终达到会计管理和财务核算走向法制化、层次化、规范化、合理化,保证事业单位的资产得以有效的管理和支配。

1.2 成本控制与参与单位经济决策职能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其日益开始混业发展,很多事业单位有了自己的市场经营活动内容,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参与经济管理决策职能日益显得重要起来。内部成本大小,决定着单位内部的经济命脉,与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率,发展前景密切相关。财务会计管理职能之一就是要加强成本控制,预测成本效益,对事业单位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财务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到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不仅可以为单位的管理者提供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还可以促进单位经济向着制度化、全面化、和谐化方向发展,也是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效率的渠道之一。

2 影响事业单位会计效率的重要因素

2.1 单位内部管理缺乏规章制度的强力约束

虽然我国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内部管理体系的漏洞和管理者责任意识的落后,使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存在管理不善、财务管理体系目标不明确、没有遵循相关的财务规章制度、会计人员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等一系列现象。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国家和单位管理人员在相关规章制度方面共同努力做好弥补工作。以前的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方面主要是靠人工管理和会计信息的手工录入,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分都存在一些误差。

但是,随着会计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发展,事业单位如何实现经济活动效率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功,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为提升单位的会计效率提供制度保证。除此之外,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效率是当前国家对事业单位的主要要求,因此,国家不仅要根据不同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财务管理特点建立和完善更加详细明确的财务规章制度,还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分清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各个部分的职权和责任,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2 单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作为事业单位主要部门的会计部门,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部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熟悉各种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单位内部核算制度,保障业务得以正常有效地运行。作为信息化社会主要标志之一的计算机,在单位财务操作和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因此,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还需要学会运用电算化进行操作的相关技能。这不仅是对单位员工的要求,也是单位会计工作发展进步的需要。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的会计操作人员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一是对会计基础知识不够熟悉,导致业务工作不能够独立完成。二是财务管理人员和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导致会计信息和税务处理出现信息掺假情况。三是单位的老员工太多,思想较为保守,不会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操作,工作效率较低。四是老员工和新员工在工作中缺乏沟通,从而导致部分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明确,责任心不够强。虽然国家颁布了关于单位加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要求单位会计人员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为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有些单位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忽视了对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甚至有些中小型事业单位存在“关系户”“以私庇私”情况及单位的会计和出纳由一个人兼任等情况。

2.3 单位财务会计人员职权不明确

目前,我国中小型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财务人员的会计职权分工不明确,没有制定详细的职能分配制度。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资金和成本管理部分混淆,把成本控制的预算和其他流入单位的资金比例作为对比,不仅不能够使单位的资金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还让单位的内部成本控制体系中的费用主要花费到企业的薪酬管理、社会保险等部门。薪酬管理是属于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而社会保险费用的核算是单位专门负责社保核算部门的工作。由此可见,将薪酬管理和保险费用的核算纳入财务部门,加大了财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单位的财务人员无法专心地工作,不仅会流失大量的财务数据,影响单位整体财务质量,还会使财务工作人员无法分清工作主次,降低财务从业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事业单位会计效率的提升策略

3.1 建立和完善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提升会计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1)需要事业单位管理者构建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一套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单位在资金投入方面的资金链专项管理、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现金流管理、单位财务报表制作流程、会计信息收集和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单位人员财务核算和保障的准确性、财务会计核算人员报账程序的合法性等。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根据自身的财务体系特征建立健全适合单位自身发展的监测制度和奖惩制度,一旦发现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记账、报账、核算等部分中出现问题,应当及时有效地处理,实行不同层次的处罚方法,追究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2)国家要加大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司法机关要对事业单位存在的偷税、漏税、逃税、会计信息和财务报表的虚假性进行批判和惩罚。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进行相关的刑事处罚,对单位的相关责任人根据法律法规进行罚款处理。

(3)单位工作人员要明确职权,不同部门之间要加强考核力度,部门管理人员要定期举行考核和奖惩活动,以期为单位提供一些合理合法的建议,为事业单位提升自身的会计效率提供群众基础。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违法乱纪的会计工作人员予以开除或者辞退,对在实际工作中表现较好的会计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 挑选有素质的财务从业人员

事业单位要想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不仅需要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作为保障,还需要提升单位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因此,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面试应聘者时应当挑选有专业素养和素质的人员,杜绝使用“关系户”和“拿钱不做事的人”。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特征使得单位员工的应聘竞争方式更加灵活和多元化。

比如,事业单位在举行内部员工竞聘时可以采取“多人回答,一个面试官提问”或者“多个面试官提问,一人回答”的方式挑选有能力、自身素质高的人来担当单位重要部门的管理者,从而提高单位业务的整体素质和财务管理的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逐步改变,我国的财务会计考核制度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是考试内容在难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二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面要求有明显拓展,由单一的笔试变为笔试加计算机操作相结合的答题模式。财务考核制度的变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要求更高,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会计知识的高度,还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素质的宽度。

3.3 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的职权

财务会计人员的职权分工明确是影响事业单位会计效率的重要因素。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的职权可以降低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提升单位的财务工作效率,将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是事业单位实现会计效率提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单位管理者要根据单位自身的财务机构设置专业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不仅要熟悉会计知识和财经法规,还需要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为下属员工起到一个指导作用。

(2)单位要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配备专人进行业务指导,根据各个岗位在单位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对会计人员明确职权,避免出现“权权相卫”现象。最好在每个主要部门设置下属部门,做到员工职权分明,管理者权力下放,让下属员工积极参与到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生产管理中去,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员工的成本控制与参与单位经济决策职能的作用。

(3)国家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事前资金流入管理、事中成本控制、事后财务监督管理,使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合理化。

3.4 单位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养

会计是现代社会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之一,在单位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员工的专业知识能力要求会更加明确。因此,事业单位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仅要加大对员工学习专业知识资金的投入力度,还要定期举行有关提升员工业务素质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保障。现阶段的单位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专业水平呈现阶梯状,老员工的专业知识能力普遍较强,但是财务软件操作能力欠缺,而新员工的会计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较低,财务软件操作能力较强。由此可见,单位的老员工和新员工之间要加强沟通,采取“老员工带新员工”和“传帮带”等措施,提升单位团队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效率。

4 结 语

会计效率的提升是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在信息化和竞争的时代中取得优势,不仅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还要提高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淑艳.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7):165.

[2]汤志娟.事业单位财务信息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 企业导报,2015(4):102.

[3]刘清惠.论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5(8):55.

[4]李玲.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策略[J].财经界,2015(17):234.

[5]黎霞.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4(5):63-65.

猜你喜欢

会计提升策略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