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多维解析
2016-05-14张玉亮张昊苏
张玉亮 张昊苏
摘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是一种“政民协同”、彼此制衡协作的舆情导控模式。建立该种导控模式旨在平衡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分配、促进官民关系的和谐有序、改善传统舆情导控效果。该模式主要由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要素构成;其实施平台细分为官方实施平台和非官方实施平台;模式的关键控制点则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周期不同,关键控制点也有所不同,以求实现导控措施的有效和到位。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导控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5-0054-0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社会热点事件皆可依托互联网快速传播。同时,网民也可就传播中的社会热点事件展开激烈讨论,由此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网络舆情风潮,这为政府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试图探讨建立一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以期能为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维护虚拟社会健康舆论秩序、营造互联网和谐氛围尽绵薄之力。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
界定及其目标定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究竟如何实施?机制如何构建?模式如何设计?就这些问题,目前学界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而言,主要观点有三方面。一是网络舆情导控的机制研究。如曾润喜从法制、文化、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研究构建网络舆情管控机制[1]。二是网络舆情导控的技术研究。如黄晓斌以生命周期和文本挖掘等为基础,构建了网络舆情信息的深度挖掘模式[2]。三是网络舆情导控的策略研究。如金太军等认为政府舆情处置错误包含:拖延处置,放弃舆论主导权;失语、语义不详,掩盖事件真相等[3]。不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研究者尽管在舆情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政民合作、政民协同视角对网络舆情导控问题进行的研究还较少,相关成果不多,这也正是本文的着力之处。
借鉴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试图构建一种以“政民协同”应对为核心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换言之,保证政府导控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网络互动引导网民参与,实现导控主体平衡;通过网民参与,达到导控过程中政府网民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目的,推动权利公开透明,实现导控过程平衡;事件平息后,两者就优缺点探讨反馈,达成共识,以求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平衡。该模式主要目标有三。一是平衡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分配。马克思说,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利益密切相关。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中,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平衡机制,避免某方得益过度或毫无得益的情况,实现涉事主体间得益的基本均衡,为舆情持续导控创造条件[4]。 二是促进官民关系的和谐有序。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基础是高效的官民互动。这要求政府加强自身的信息公开建设,与各类媒体协同合作,搭建政府与网民间的信息沟通平台,提升网民参与处置的积极性,也为优化导控网络舆情提供新的途径。三是改善传统舆情导控效果。要推动舆情导控关口前移,通过信息收集,研判舆情潜伏期与蔓延期的走势,评估舆情恶性演化的风险,及时实施关键导控措施,改善传统舆情导控效果。
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
构成要素探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首要任务是明确其构成要素,这也是科学理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核心问题。经研究,我们认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主要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环境要素构成(参见图1)。
(一)主体要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主体要素是指导控过程中掌握大量资源,或有能力干预引导其他要素的主体。具体来说,主体要素包括以下两方面。图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运行1.政府。政府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的核心力量。不少舆情事件涉及面广,处置不当易损害个人和公共利益。而政府的公共职能与之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使得政府必须承担网络舆情的导控责任。同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单纯依靠普通民众或社会组织往往无力实施有效导控。而政府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可以快速组织社会资源和力量,及时高效地导控舆情。这也决定了政府在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中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政府具体职能有三方面。一是舆情的日常监测。与商业舆情监测企业或权威媒体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实施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对敏感事件、敏感人群、敏感领域等进行重点监控,实现舆情危机的早发现早处置,降低其演化为网络舆情危机的风险性。二是舆情的危机应对。即在舆情形成后,第一时间针对事件源,通报信息并解答民众疑惑,确保舆论方向正确。同时,建立良好的政媒协同关系,积极发挥官媒“传声筒”的作用,多说话、说真话、说明白话,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宣传,达到获取民众理解、化解舆情危机的目的。三是舆情的善后协调。即舆情处置完毕后,政府一方面应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持续追踪、观察、监测事态发展,杜绝衍生危机;另一方面要落实善后的人力与资源,监督舆情导控政策和措施的具体实施。
2.网民。网民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多是指与舆情事件无直接利害关系,但由于其他因素影响,产生特定态度与行为的社会公众群体。近年来,依托即时通讯软件,网民通过讨论或争辩,就某些观点达成共识,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所以,吸引网民参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使之成为必要的导控主体很有意义。不过,由于利益关联性不强,且网民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城乡与价值观等方面差异显著,导致其意见和态度不确定性强,易产生分歧[5]。所以,需要通过与政府高效互动,增强网民对舆情事件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满足其心理和利益方面的诉求,提升其对待舆情的客观理性意识;反过来,通过网民舆情导控的主体化,也可以使网民更了解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帮助政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
(二)客体要素
客体要素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作用的对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平息舆情事件,所以作为导控对象的舆情事件就是客体要素。舆情事件虽然是舆情危机演化爆发的根源,本身并不具有主动性,而是政府、媒体、网民等各要素交织碰撞,并受网络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不断演化。由于利益表达机制迟钝,造成舆情当事人现实利益诉求无门,只得通过网络平台寻求社会舆论的帮助,形成对政府强大的舆论压力,产生舆情事件;舆情事件的内容争议性与表达独特性,对网络媒体产生刺激,经过不断挖掘、评论,其他媒体转载形成“羊群效应”,使得舆情事件快速传播成为网络热点;网民通过自媒体与新闻评论功能对舆情事件进行激烈讨论,通过广泛的表达、交流、冲突达致群体极化,个人观点集聚形成群体意识[6];同时,权威传统媒体开始关注事件,舆情由虚拟社会蔓延到现实社会,迫使政府采取非常规手段,快速解决舆情当事人的各项诉求,达到平息舆情、恢复社会秩序的目的[7]。
(三)环境要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环境要素包含内环境和外环境。
1.内环境。内环境指互联网内,政府、网民及其他群体的各种言论和背后隐藏的态度、意见、情绪相互摩擦、融合形成的舆论氛围。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内环境可用“多”、“乱”、“燥”三个字来形容。“多”指网络舆情的多元化。由于网民的国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使其对舆情事件的态度、观点、意见易产生摩擦碰撞,造成网络思想不断分散与多元化。“乱”指互联网思想复杂多样。网络言论的自由性致使网络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各种文化背景、思想意识、道德价值观等相互交织,表现为各种类型的信息。“燥”指网民心理情绪的波动强。我国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与国家政策改革的影响,刺激了网民在网络表达中充满宣泄言论、错误观点,主要表现为肆无忌惮地谩骂诋毁、造谣惑众、网民间的人身攻击等。而这些错误行为和背后更深层次的网民烦躁情绪,通过自媒体平台由点成面,在网民中形成普遍影响与共鸣,加剧舆情恶化,并向更大、更深层次的领域蔓延。
2.外环境。区别于内环境,外环境即我国现实社会环境。我国网络舆情的外环境始终处于紧张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社会阶层分化及不信任感弥漫。现代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部分社会中下层民众,面对诸多社会不确定因素如房价、医疗等,容易产生否定看法。而精英阶层如官员、高职人员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网络监督问责、职业快速轮换、严苛的业绩考核,使得现实社会具有普遍的焦虑感和不信任感[8]。二是社会不良思想的错误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显现期”,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也在剧烈调整。部分民众受金钱、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对政府心生不满,觉得遭受社会不公待遇。若长期受此影响,他们极易在受到舆情媒介刺激时,被不满、怨恨等负面情绪支配,对个人或群体产生危害行为。而这些现实矛盾与冲突映射到网络中,促使不同社会阶层因为相同利益诉求迅速集结,形成集群效应,其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甚至造谣传谣来表达利益诉求,刺激舆情的全方位扩展。三是社会贫富阶层的对立日益突出。一方面,通过网络的放大功能,弱势群体往往对贫富差距、强弱对立现象的思维及表现更加敏感,致使其被剥夺感也更加强烈,导致网络舆情的演化伴随着浓厚的地区性、地域性、行业性[9];另一方面,网民通过快速交换信息,在主观上对归属群体的认同感和对立群体的误解感加强,有意或无意地形成了强大的网络动员,形成“群体极化”效应,导致消极和不满情绪增强。
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
实施平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实施平台是舆情导控的主要载体。实施平台主要分为官方平台与非官方平台,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官方平台应起主导作用,保证信息传播的大方向,而非官方平台则要辅助官方平台,实现与网民深度互动,答疑解惑。只有实现两者优势的整合,才能实现网络舆情实施平台作用的最大化。
(一)官方平台
官方平台,指由政府及相关部门为首建立的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运行平台。主要包含政府官网、政府官博、其他平台三类。
1.政府官网。主要通过信息公开和民众在线服务的功能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一是选择恰当的信息公开时间。政府选择恰当的公布时机,有利于控制事态的发展,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二是选择科学的信息传播方式。政府网站应包含政务动态、网上信箱、网上举报、在线交流等舆情引导栏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掌握民众关注动向的第一手信息[10]。三是需要特别注意信息公布程度的高低,这是控制舆情走势的关键。应尽可能地将纠纷事件所有的有效信息向公众公布,降低舆论引发争议的可能性,做到早控制早解决。
2.政府官博。政府官博是指以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为主体的微博用户,其代表政府在自媒体平台发布权威性信息,关注网民网络生活的热点走向。当前,政府官博逐步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最新工具,其信息发布具有即时性、随意性及多角度的特点,为政府推行阳光政务、政务公开提供新场域,也是公众参政议政、投诉举报、请求帮助的新渠道。政府官博不仅有助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也能快速舒缓公众心理压力。特别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微博平台将民间舆论场与主流媒体舆论场进行协同传播,第一时间发布真实信息、回应网络质疑[11]。这能够对谣言进行及时揭露,增强微博的“自净化”功能,进而引导舆情向好的方面转化,避免衍生舆情的发生。
3.其他平台。其他平台是指除官网、官博外,基于互联网且以政府为主体能够进行快速、交互的其他信息发布平台,主要包括微信公众号、网络社群等。据调查,如今,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1.5万个[12]。政府要顺势而为,抢夺微信公众号这块舆论“新大陆”,形成“官博”发、“官微”传的舆论引导方式。而诸如官方交流群、网络社交网站等网络社群,由于其多由千百计数的网民形成聚集,易发生网络极化效应,破坏性极强,需要管理部门与多个职业意见领袖合作,在网络社群中发挥“指南针”的作用,引导网络议程设置。同时,应对不实信息进行还击,保证群体内环境和谐,形成网络社群间的“自组织”。
(二)非官方平台
非官方平台是指除政府外的其他主体,如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设立的舆情信息传播导控平台,主要包含门户网站、网络论坛以及即时通讯软件。
1.门户网站平台。指以经营新闻业务为主,并在网民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权威综合性网站,其对舆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方新闻频道与新闻跟帖功能上。一是地方新闻频道。我国大型综合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等皆设置了地方频道,他们充分利用各地方政府的信息资源,以新闻本土化与可信度高的优势,提高了地方频道的可信度。在舆情产生后,这些地方频道能够快速吸引舆情发生地的网民参与,答疑解惑,降低舆情危机向外扩散的机率,为舆情导控争取宝贵时间。二是新闻跟帖。新闻跟帖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时,对热点新闻做出的评论、回应,是网民态度的集中体现。新闻跟帖的数量较直观地反映了网民对议题的关心程度,其中不同意见相互摩擦碰撞,集聚成不同的意见群体,导控主体应根据不同意见及网站提供的数据,分析舆情走势,同时参与网民讨论,设立专业团队对网民意见进行影响,披露虚假信息。必要时,与网站合作对谣言或有害信息进行屏蔽,防止舆情恶化。
2.网络论坛平台。指信息时代基于网络 BBS 功能建立的网络讨论系统和多元言论空间,如国内较权威的天涯、强国、新华论坛等。网络权威论坛强大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特征,使舆论在这里迅速形成,话题讨论经过多轮的理性推理,是高质量网络舆情的温床,常常会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13]。因此,政府在对网络舆情导控的过程中,需要对网络权威论坛的权威言论、长篇分析进行重点监测,设置专业的舆情导控团队,一方面做好信息收集研判工作,做到对重点民情民意的早应对早处置;另一方面,当舆情事件产生后,主动加入论坛话题讨论,以客观的态度对舆情事实进行阐述,并发表具有引导性的观点引导讨论趋势,保持舆情平稳。
3.即时通讯平台。指以通过即时通讯技术来实现在线聊天、交流的软件等。现阶段主要以微信、QQ、微视等为主。即时通讯软件具有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去中心化的特性,网民能通过文字、音频、图片等迅速交换对热点事件或问题的认知和态度,并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利于网络谣言的传播和网络舆情的产生。因此,构建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也要加强对即时通讯软件的言论监控,与软件开发商合作,通过技术手段对危害性言论监测、预警,必要时进行屏蔽;还应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为主导培养意见源或意见领袖,即积极倡导专家学者、政府公务员、企业高管、资深媒体人等社会精英,形成即时通讯平台的领袖群体,针对网络舆情事件做出客观评价。一来抨击谣言及虚假信息,净化网络环境,防止谣言恶化成舆情。二来以专业知识和权威观点,获取舆论支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
关键控制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关键控制点(CCP),指在网络舆情平衡导控中,对于舆情产生、发展、爆发、衰退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导控措施。对于关键控制点的选取,根据导控措施的可行性、必要性、可调整性三项标准分为两种情况,按如下步骤进行筛选。步骤一,确定是否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导控措施,若否定,则判断“调整导控措施是否会对风险因素起到作用”。若否定,则该因素不是关键控制点;若肯定,则调整导控措施进入步骤二。步骤二,包括四个判别阶段:阶段1,判断“是否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导控措施”,若肯定,则允许进入阶段2;阶段2,判断“导控措施效果是否显著”,若肯定,则该导控措施为关键控制点,若否定进入阶段3;阶段3,判断“导控措施是否导致风险因素超出安全临界”,若否定则该措施不是关键控制点,判断终止,若肯定,则进入阶段4;阶段4,判断“持续实施导控措施对风险因素是否具有限制作用”,若肯定则该措施不是关键控制点,判断终止,若否定则该措施是关键控制点,判断亦可终止(参见图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周期性变化特点,其演化阶段不同导控措施也不同。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同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划分为预警、响应、评估、恢复四个阶段。继而根据人民网发布的《地方党政机构舆情应对能力报告》分析典型案例,我们筛选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关键控制点备选项42项。在此基础上,应用决策树法,最终遴选出关键控制点21个(参见表1)。
图2筛选关键控制点的决策树法(一)预警阶段关键控制点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预警阶段,指对网络舆情潜在危机点的识别、汇集、研判、预警的过程,其关键控制点共有4项。(1)识别舆情关注度。若网民舆情关注度识别不力,必定造成导控主体信息滞后,待舆情扩散后仓促反应,因信息不对称而采取不当措施。(2)统计新媒体、自媒体传播量。若忽视舆情在新媒体与自媒体上的传播数量,会造成导控主体对舆情影响判断失准,产生选取导控策略等系列错误。(3)研判主题发布量、评论量。主题发布与评论量的研判缺失,造成政府无从得知舆情走势好坏,无法启动舆情报警。(4)明确舆情报警的等级与对象。如果报警等级与对象不明确,会造成舆情导控的“踢皮球”和多头管理现象产生,失去舆情导控的先机,引发民众猜疑。
阶段危机点识别①识别网民舆情关注点②识别舆情权威度〖6〗①危机点汇集①统计新媒体传播量②统计自媒体传播量③统计传统媒体传播量〖6〗①②研判潜在危机①研判主题发布数量②研判主题点击量③研判主题转发量④研判主题评论量及内容①④潜在风险报警①报警对象②报警内容③报警等级〖6〗①②响应
阶段启动舆情导控①黄金4小时②24小时③2~4天〖6〗①选取舆情导控策略①选取积极策略②选取适中策略③选取消极策略〖6〗①③明确舆情响应层级①基层人员②中级领导③最高领导〖6〗①③信息公开 ①政府自主公开内容②法律规定公开内容③涉密内容〖6〗①媒体协同管理①官媒体②官媒体、商业媒体③官媒体、商业媒体、自媒体〖6〗③评估
阶段政民虚拟互动①评估对政府信任度②评估对政府参与满意程度③评估对事件结果认可程度〖6〗②③当事者利益分配①满足当事者利益诉求②满足当事者心理诉求〖6〗①相关人员追责①具体执行者责任②统管领导责任〖6〗②恢复
阶段秩序全面恢复 ①现实社会秩序恢复②社会信任恢复③虚拟社会秩序恢复〖6〗③完善保障制度①资源保障②技术保障③沟通保障④反馈及评估保障②③
(二)响应阶段关键控制点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模式的响应阶段,指舆情发生后,导控主体快速响应、启动舆情导控并选取导控策略、与媒体协同进行信息公开的过程,其关键控制点共5项。(1)黄金4小时。如果政府无法在黄金4小时内厘清事实真相,完成部门协调和信息公布,则极有可能失去舆论高地与公众理解。(2)积极导控策略与消极导控策略。要根据舆情事件所处阶段及内容敏感性选取导控策略。错误的导控策略会刺激网络舆论发酵,引发社会疑惑,加剧社会不信任感。(3)基层人员与高层领导。基层人员直面舆情,其态度、技巧、行为的好坏决定网民是否认同舆情导控。高层领导总体把握舆情导控工作,同时基层人员导控失误时,高层领导的二次引导是重要的舆情补救措施。(4)政府自主公开内容。若可公开内容含糊不清会导致网民在情感上对政府的摒弃,对政府口诛笔伐,导致谣言与危害信息传播。(5)官媒体、商业媒体、自媒体的协同。若各类媒体发声不一致,特别是自媒体的不一致,会导致网民认为政府掩盖事实、存在黑幕,进一步加剧舆情走势不确定性。
(三)评估阶段关键控制点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的评估阶段,指舆情处置完毕,对政民互动、利益分配评估,相关人员追责的过程,其关键控制点共4项。(1)评估网民对政府参与满意程度。若网民对政府舆情导控的参与满意度差,易加重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相关危害言论传播,造成隐藏的社会矛盾借机爆发。(2)评论网民对事件结果的认同程度。如果网民认同事件处置结果,能够帮助快速恢复网民信任,网民开始理性回顾舆情,加速舆情衰退。(3)满足当事人的利益需求。利益诉求是舆情事件的核心问题,若利益分配不均,特别是舆情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时,极易造成舆论对政府产生愤怒情绪,恶化舆情形成二次爆发。(4)统管领导责任。若对统管领导责任追责不力,一方面会造成“官官相护”的社会舆论风传,损害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使得舆情导控人员产生工作懈怠,极易发生导控错误。
(四)恢复阶段关键控制点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衡导控的恢复阶段,指通过全面恢复社会秩序、建立资源保障体系,减小舆情事件的社会影响,其关键控制点共3项。(1)虚拟社会秩序恢复。网络舆情直接作用于虚拟社会,引发虚拟社会秩序混乱,进而影响现实社会秩序,降低社会信任感。因此,必须先在虚拟社会中进行澄清宣传,恢复网民理性。继而通过网民向现实社会扩散,逐步恢复全社会秩序。(2)技术保障。如果没有技术保证,政府在常规舆情导控措施失效,虚假信息、危害社会安全信息大肆传播时,必然无计可施,只能寄希望于舆情自身衰退。(3)沟通保障。若沟通渠道不畅、导控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态度及娴熟的沟通技巧,必定会造成政府部门、政府网民间的信息不对称与误解,舆情恶化。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
[2]黄晓斌,赵超.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9,(1).
[3]金太军,苑丰.积极引导网络舆情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J].党政干部参考,2012,(1).
[4]张玉亮,张昊苏.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静态博弈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J].情报杂志,2014,(8).
[5]杨威,张秋波,兰月新,师喆.网民规模和结构对网络舆情的驱动影响[J].现代情报,2015,(4).
[6]司林波,孟卫东.基于网络环境的地方政府问责公信力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4,(1).
[7]相丽玲,王晴.信息公开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演化特征及治理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4,(4).
[8]井世洁,杨宜音.转型期社会信任感的阶层与区域特征[J].社会科学,2013,(6).
[9]梁春阳.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特点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
[10]于施洋,杨道玲,等.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政府门户:从理念到实践[J].电子政务,2013,(5).
[11]姜胜洪.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2,(3).
[12]张树庭,李未柠,等.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2014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
[13]曹学艳,段飞飞,等.网络论坛视角下突发事件舆情的关键节点识别及分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