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2016-05-14肖模昕于立君田凯

科教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管理方法

肖模昕 于立君 田凯

摘 要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12

Abstract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Graduate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social need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work. However, our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key issues need to be resolv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currently exist in the proces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put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

Key words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training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0 引言

专业学位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①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求,国家不断发展壮大专业学位的规模,以期能够培养出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进程

自200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经过国家、社会、培养单位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科学的培养体系。在2010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增加了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数量,全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了11 万名左右,占全年招生总数的24%。2011年,在新一轮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我国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专业学位授权博士单位达到79所,专业学位授权硕士单位达到516所;专业学位授权博士学位点达到131个,专业学位授权硕士点达到6082个。②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体系基本完整,专业学位种类较为齐全,并呈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仅在硕士学位层面,即已有39种专业学位学科类型,涉及管理、工、法、医、农、教育、文、军事等八大学科门类。③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并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一些教育制度等方面尚不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和发展。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属于较新型的教育模式,随着其不断发展和壮大,也凸显一系列的教育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准入考核制度不完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许多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将专业学位型与学术型混为一谈。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无论是招生形式还是内容,都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别不大,甚至是基本相同,一视同仁,只是在初试和复试通过后才分类型,这就导致了在招生程序上没有突出专业学位的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基本是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经验的照搬,初试过于强调笔试,而不够重视实际能力的考核,更没有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

2.2 教育体制不够健全,培养体系不科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教育体制并未跟上发展要求,在培养过程中针对性并不强,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在教材方面,我国并没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性强的特点而编写具有应用型特点的教材,势必会造成教材内容与专业实践目的偏离,不利于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也就达不到实践教学效果。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也没明显区别,大部分的课程与学术型的一致,只有个别课程是单独开设的。但有些课程也只是分班上课,课程内容并无太大区别,仅仅流于形式,未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在师资队伍方面,并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配备专门的教师,而是基本与学术型硕士的教师是一批,指导教师的培养模式也与学术型的基本雷同,并没有设计出倾向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方法,也很难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2.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实践教学环节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虽然在实践之前已经报了实践计划,却并没有真正地到实践基地与企业导师进行实践学习,有的去了也只是走形式,缺少必要的成果测评和监管机制,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和师资力量的利用不足。

2.4 学位论文质量有待提高,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还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选题不具有针对性,更偏向于学术性而缺乏一定实践性,且创新性不足,不能将理论有效地联系实际等。

3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准入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准入制度是提高生源质量的基础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标准应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区别,不应只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应该更强调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在初试时的理论考核中增加实践类内容,复试考查内容应包括学生本科阶段参加的创新创业情况、科研训练情况等,面试也应以实际应用能力为考核标准,而不只是简单地参考笔试成绩。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是吸引优秀生源的一项有效办法,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适当增加奖助学金力度,以吸引优秀学生进入专业学位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3.2 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培养

培养方案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能够直接体现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因此为培养出具有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就必须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设置中除了包括必要的理论环节外,还应增设实践环节,如企业专家参与授课的新技术应用讲座、综合实验环节、文献综述报告、学术活动、工程实践等。通过工程实践课程的培养,学生在相关企业或研究所实践实习不少于半年的时间,主要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达到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目的,以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特色型研究生。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企业导师作用

师资队伍建设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为更加充分发挥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作用,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包括理论课程学习,论文开题、实践指导、论文写作和毕业答辩等环节。在导师的遴选方面,校内导师应选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研究生指导经验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校外企业导师应通过严格的遴选机制,选择知名企业或研究所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担任。为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学校也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调动企业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聘用的方式,给合格的企业导师颁发聘书等。

3.4 创建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基地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有效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企业、导师和学校共同努力不断建设实践基地,使学生的学位论文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进行实践课程类学习,有利于学生与导师开展学术交流,达到双方互利共赢和资源整合共享的目的。为进一步发挥实践基地的培养作用,国家和省级分别推行示范基地评选活动,学校会对优秀的实践基地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以支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并激励企业或研究所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研究所的实践指导工作中。

3.5 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确保培养质量

学位论文是体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环节,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培养单位应在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学位论文标准,进一步使专业学位论文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现实中的问题或实际应用的课题,且需有相应的职业背景和具体应用价值。专业学位论文应能够反映研究生利用综合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专业学位论文应与学术型学位论文分别评阅,评阅方式采取“双盲评阅”的方式,即学生匿名、评阅人匿名,这不仅能够提高论文评阅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可信度,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过程中,必须有相关行业的、具有高级或相当水平职称的企业专家参与,以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水平。

4 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国家、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从准入制度、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方面加强管理和实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出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具备专业特色的创新型、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

项目支持: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基于实践教学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XM_HLJ_2015017;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BC1213103;哈尔滨工程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注释

① 靳培培.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导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48-52.

② 梁传杰,吴晶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23-27.

③ 胡莹,杨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66-70.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管理方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