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

2016-05-14王为龙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配合

王为龙

摘要:目的 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的方式,记录相关治疗信息和数据,观察治疗结果并与传统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发现本法治疗方式的优越性。方法 本次研究在本院本科收集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资料,针对以上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根据实际患者的治疗信息进行记录。结果 治疗维持一个周期后发现,通过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后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总有效治愈几率为97.83%。结论 针对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进行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干预,能够明显的减轻病患疼痛感觉,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节省治疗成本。因此,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孢疹后移神经痛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速,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体质下降,随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特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其中一种病症,由于人们抵抗力的下降,导致潜伏在人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开始作用于人体体表,伴随感冒、发烧,或者是精神压力增加等情况,导致患者的症状出现。由于病毒潜伏在身体的神经和脊髓当中,因此生长和繁殖的能力非常强,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大面积延伸现象[1]。发病症状的迅猛超出人们想象,不断在人体皮肤和神经中蔓延开来。剧烈的疼痛感觉不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还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如果患者的带状疱疹病症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和干预控制,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随机出现后移神经痛现象,导致治疗受到延误。为了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医疗工作者在不断努力提出新的治疗干预方式,本文就针对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研究需要,本次研究在本院本科收集了46例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24岁~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96±0.84)岁。患者患病时间从15d~1年,一般患病位置在面部、四肢、腰颈位置等。本次研究收集的患者资料中,患者发病位置在面部的有1例,四肢出现病变的为6例,腰部出现病症的患者为11例,颈部和肩膀出现病症的患者10例,胸部和腰部患病的病症为18例,以上患者均自愿提供相关病症资料信息。收集的患者资料均属于治疗疗效不显著的情况,也就是在针对以上46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干预后,只是在患者患处涂抹药物,不同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皮肤的不良状况,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疼痛感觉。

1.2方法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的方式,记录相关治疗信息和数据,观察治疗结果并与传统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发现本文釆取治疗方式的优越性。

首先,采取围刺的方式进行神经穴位病症干预。使用电针进行穴位干预治疗,围刺部位是在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皮肤位置的阿是穴,以及与阿是穴位相对应的神经穴位夹脊穴采取电针治疗干预。针对患者面部出现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采取C1~C3部位的夹脊穴的围刺治疗干预;针对患者上肢体出现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及颈部和肩部出现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取C1~C6夹脊穴配合围刺干预治疗;如果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症的部位是胸部,或者是背部,可以采取T3~12夹脊穴配合围刺干预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腰部和腹部病症,采取相应2个夹脊穴配合围刺干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症出现在下体,可以采取L2~L6夹脊穴配合围刺干预治疗[3]。

其次,针对患者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症采取配穴的治疗干预。配穴的位置就是指患者发生病症的上肢穴位,即外关、配曲池,以及合谷穴位;如果患者的病症发生在下体,那么配穴的位置即为血海和足三里穴位;患者的病症出现在胸部位置,需要配合的穴位治疗是配置内关和阳陵泉;患者病变位置在头部,即刺激太冲和合谷穴位[4]。

最后,针对以上部位采取针灸干预,每次操作需要患者侧卧接受治疗,要求操作仪器消毒无误,接通电源进行适度的刺激操作干预,1次/d,坚持一个疗程,即1w左右时间。再通过放血拔罐的方式进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症的干预,吸取一定量的血液后消毒拔罐位置,患者患处接受治疗后不能随意接触水源,以上操作要在2d以上进行一次循环,每超过2d即为一个疗程[5]。

1.3评价体系 根据国家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症的治愈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发现,治愈的表现是患者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完全消失,而且神经和皮肤的正常功能能够正确运行。有好转的疗效表现为,患者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症基本呈现好转的趋势,并且逐渐的消失了疼痛的感觉。治疗无效的表现为,患者疼痛情况没有改善,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1.4治疗结果 治疗维持一个周期后,发现有3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呈现治愈效果,占据总人数的69.57%;另外,明显出现好转的患者有13例,占据总人数的28.26%;没有产生治疗效果的患者有1例,占据总人数的2.1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3%。

2结果

通过干预治疗维持一个周期后,发现有3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呈现治愈效果,占据总人数的69.57%;另外,明显出现好转的患者有13例,占据总人数的28.26%;没有产生治疗效果的患者有1例,占据总人数的2.17%。根据计算统计可以发现,通过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后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总有效治愈几率为97.83%。

3讨论

观察研究记录,以及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信息可以发现,针对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进行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干预,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疼痛感觉,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患者节省治疗成本。因此,围刺手段配合放血拔罐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定军,杜念念.围刺配合叩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01:36-37.

[2]田浩,王莹莹,杨金生.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03:144-147.

[3]孟琳,裴景春.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05:174-176.

[4]朱慧婷,张达坤,曾婧纯,等.围刺为主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1,08:1986-1989.

[5]郭润,程斌,周杏.以针灸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12:1341-1343.

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配合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抢篮板球的技术、配合及训练
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探索高校党组织间关系开创党建工作创新之路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
法语专四听写中的配合问题
试论演奏员与指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