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裂项相消”是数列求和的方法之源

2016-05-14廉万朝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比消法常数

廉万朝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无论是教材还是各种资料,给出的数列求和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公式法”(即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分组求和法”(即通项公式形如(其中a,b,c,q均为常数)的数列求和),“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一系列的方法.笔者经过探讨an=(an+b)+c·qn发现,其实这些问题均可以通过“裂项相消法”予以解决. 本文对此加以解释说明,仅供参考!

一、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

教材中对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采用的是“倒序相加法”,其实也可以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来推导.

问题1若数列{an}是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解析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d+dn,只需对正整数n进行 “裂项”即可,而其余项均为常数项.

由于n=(n+1)2-n22-12,

所以an=(a1-d)+d[(n+1)2-n22-12]

=(a1-32d)+d2[(n+1)2-n2].

于是

Sn=(a1-32d)n+d2[(22-1)+(32-22)+(42-32)

+…+(n+1)2-n2]

=(a1-32d)n+d2[(n+1)2-1]

=na1+n(n-1)d2.

从而得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

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

教材中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采用的是 “错位相加法”,也可以采用“裂项相消法”推导.

问题2数列{an}是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求其前n项和Sn.

解析当q=1时,Sn=na1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只探讨公比q≠1的情况,只需要对qn进行“裂项”,

由于qn=1q-1(qn+1-qn),

所以,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a1qn-1=a1q-1(qn-qn-1).

于是

Sn=a1q-1[(q1-q0)+(q2-q1)+(q3-q2)+…

+(qn-qn-1)]

=a1q-1(qn-1).

从而得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三、通项公式形如an=(an+b)qn (其中a,b,q为常数,且q≠1)的数列求和

各种资料对这种形式的数列求和,都采用“错位相减法”,本文采用“裂项相消”予以解决,并加以推广.

问题3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3n,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Sn.

解析利用待定系数法对通项公式进行“裂项”.

设an=(2n+1)·3n

=[a(n+1)+b]·3n+1-(an+b)·3n,

解得a=1,b=-1,

于是an=(2n+1)·3n

=[(n+1)-1]·3n+1-(n-1)·3n,

所以Sn=(32-0)+(2×33-32)+(3×34-2×33)

+…+{[(n+1)-1]·3n+1-(n-1)·3n}

=[(n+1)-1]·3n+1=n·3n+1.

对于一般情况,当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n+b)qn (其中a,b,q为常数,且q≠1)时,也同样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对通项公式进行“裂项”,即an=(an+b)qn=[s(n+1)+t]qn+1-(sn+t)qn,待定出系数s,t,最终使其前n项的和能够相消,达到求前n项和的目的.

上述问题还可推广为: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n2+bn+c)qn (其中a,b,c,q为常数,且q≠1),也同样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裂项”,即an=(an2+bn+c)qn=[s(n+1)2+t(n+1)+r]qn+1-(sn2+tn+r)qn,待定出系数s,t,r,使其前n项和能够相消.甚至通项公式为an=f(n)qn (其中f(n)是关于n的多项式函数),均可以利用“裂项相消”进行数列求和,其思路方法同上,不再赘述.

四、其它几类数列的求和

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则数列{banan+1}(其中b为常数)的前n项和Sn的求法,以及通项公式an=1n+1+n及其相类似的问题,本身就采用“裂项相消”进行数列求和,不再赘述.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数列求和的常见问题,都可以采用“裂项相消”进行数列求和,因而“裂项相消”成为数列求和的方法之源,也使得数列求和的方法得以统一.

猜你喜欢

公比消法常数
换个“方式”对多类数列求和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对裂项相消法求和命题形式的归纳
万有引力常数的测量
形如an+1=Can+D·λn+An+B(A,B,C,D,λ为常数且C≠0,1,λ≠0,1)的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数列测试卷(A卷)
递推数列类型分析
商家“紧箍咒”消费者“保护伞”
例谈数列复习中的七点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