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2016-05-14赵尔永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知识数学

赵尔永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尤其是理科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但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由于在他们看来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难度大,因而他们不能很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使得许多原本初中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也出现了数学成绩下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那些经过自己一段时间努力数学成绩任然得不到提高的同学,他们会逐渐丧失了学习的数学自信心,进而形成了所谓的学困生.这时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及时查找出原因和寻找出合适的对策对这些学困生进行积极转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喜欢数学学习,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目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出现了大量的学困生,数学成为公认的难学科目.在笔者看来,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的因素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有些家长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急于赚钱,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在他们看来文化知识学好学坏一个样;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尤其是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的家庭,往往会对孩子疏于管理,更谈不上对学习的重视,慢慢地学生就成为了学困生;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正确的疏导,容易造成孩子压力过大及逆反心理,也会造成学困生.

2.学生自身因素

(1)数学学科基础薄弱.高中数学是对初中数学的延伸和加深,不少学困生由于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对基本数学原理或定理认识不清,运算功底差,思维习惯不好,这些都会影响到高中数学的学习.

(2)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足、学习意志不强.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否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对高中生来说,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笔者抽样调查我校高二级学生,发现50%左右的学生对高中数学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学生认为高中数学抽象、枯燥、难度大,学好高中数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他们中多数人在初、高中衔接过程中对高中数学的学习适应性差,而意志又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因而导致了数学学习成绩的下降,进而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成为学困生.

(3)学习动机缺失.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会因成功而提升,反之会因失败而降低.目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过于强调竞争,可是课堂胜出者仅是少数,多数学生为失败者,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失败者,这些同学会因学习屡屡遭受失败打击,学习上产生消极思想,自我意识变得薄弱,直接导致学习动机缺失,最终成为数学学困生.

(4)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数学的方法不当也是造成数学学困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初、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本质上有很大区别,初中数学学习偏向于从感性上认识、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及相关解释,虽也涉及一此推理,但这些推理往往比较简单,学生只需要记住相关的推理方法便可解决数学问题,或者套用简单的几个数学公式就可以解决好些数学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错误的学习数学的印象,即只需“记公式”、“会套用”就能“得高分”.学生带着这种数学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进入高中后,就会出现学习呆板、死记硬背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情况、再加上一此学生懒于动脑,不善思考,并缺乏对所学零散知识组织综合的能力,同时理解、迁移水平低,对所学知识无法做到触类旁通、概括归纳,无法生成知识结构,这也是导致学困生的重要原因.

(5)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在高考的压力之下,许多教师希望把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进行知识的讲解,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削弱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他们在数学课堂没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认为课堂教学和自己无关,在教师授课时心不在焉,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一直以来,学困生都得不到教师的注意,教师往往把精力放在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希望他们有进一步提高,对于学困生不闻不问,甚至冷嘲热讽.教师的态度对学困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每个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之后都有所发展是当今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平等对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对于学困生教师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如在课堂上,教师要多注意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教师要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提问时让学困生也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并且能够从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学困生投去鼓励和赞许的目光,让他们知道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希望,让学困生找回自尊和失去的自信.

2.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让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欲望,才能够真正帮助他们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不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一开始就进行数学概念、定理的讲解,就会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枯燥.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数学当中抽象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他们就不能跟随教师进行数学学习,一堂课下来,他们毫无收获.为了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或将数学小故事引入所要学习的知识.学困生虽然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但是,他们也会被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或将数学小故事所吸引,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课堂引入,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调动,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进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

3.通过新旧知识迁移,降低数学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知识台阶

针对学困生认识能力差和思维能力弱的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降低教学起点,加强新旧知识的同化和更新,从而以旧带新,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以给学困生搭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的思维逐渐提升.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过难、坡度过大的内容要进行分步讲解,以降低起点、难点,以便于他们慢慢消化难点.

总之,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数学教师必须在对学困生充满信心和爱心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困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数学知识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