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根溯源 消除病灶

2016-05-14林红香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6期
关键词:读题审题错误

林红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人富有哲理的话总是能够时时警醒着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错误,透过这些错误,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不良的审题习惯及审题能力的薄弱.正确审题是迈好小学数学解题的第一步.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做到准确、敏锐、深入地审题,也就成为我们教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探索、生成的过程时,也应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解题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追根溯源,直面错误

1.认知经验储备不足

应用题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缺失,导致认知经验储备不足,在解题过程中出现词意理解障碍,影响了他们的解答.比如:一箱桔子每千克的批发价是4.95元,零售价是9元,如果从批发市场进200千克,一共能获得多少元的利润.

学生错解:4.95+9=13.95,200×13.95=2790(元).

可见,学生在读题时很显然地没有理解批发价、零售价、利润这几个专业名词的概念,读题时获取的已知条件产生错误,自然在解题时也离正常答案十万八千里.

2.问题信息感知错误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的解题错误80%以上都是由于审题不到位而发生的.学生由于粗心大意、草率读题,在感知问题信息时不够精细就匆忙做答,造成解题错误.如:因表演需要,儿童话剧团需要做30条丝巾,每条丝巾底长50 cm,高40 cm,请问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丝巾呢?

学生错解:50×40÷2=1000 cm2

1000×30=3000 cm2.

很显然,学生对问题信息观察不够仔细,忽略了问题中的单位名称,在问题信息感知不全面的情况下,导致解题错误.

3.已有知识经验干扰

日常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多加练习,以求做到熟能生巧,使学生能够看到相同类型的题目就能立刻想到解此类习题的方法.然而部分学生却也因此受到已有知识经验干扰,产生思维障碍,盲目套用原有解题模式出现解题错误.如:水果店运来12箱香梨和15箱苹果,共重375千克.若平均每箱苹果重15千克,那么每箱香梨比每箱苹果轻多少千克?

学生错解:设平均每箱香梨重x千克,则

12x+15×15=375,12x=375-225,x=12.5.

从学生的错解中可以看出,当学生读到情境相似的题目,就凭着之前学过的用方程解题经验而盲目代替准确读题,误以为只要求出每箱香梨的重量即可,在情境相似却问题不同的题目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

二、有效改进,消除病灶

1.渗透审题意识,理清数量关系

正确审题是有效解答的第一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能够做到摒除题中的干扰信息.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以复述题意的方式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关系、数量关系,也可以借助图形分析数量关系,把握问题主干.

例如:红星小学四(2)班共有42人,为教学需要,教师要求每一位同学在课后自制一面红色或绿色的小旗带来,据统计,红色小旗共有24面,绿色小旗有28面,请问二种小旗都做的学生有几人?

初读题,学生根据题目自行画图,如图1所示.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再次细读题目,并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与图进行比较,学生随即发现矛盾之处:图中的52人与题中的42人相矛盾,立即否定图1的画法,小组讨论后再作修改,如图2所示.

2.加强比较辨析,突破思维定式

从学生的错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受已有知识经验干扰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式,在相似结构、相似情境的问题中产生读题错误、盲目解题.因此,教师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相似概念、法则、算法等的比较辨析,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避免解题错误.例如:

一根木条长6米,如果截去12米,还剩下多少米?

一根木条长6米,如果截去12,还剩下多少米?

两道题目,一字之差,解题方法和答案却相差十万八千里.有比较才有鉴别,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异同,才能排除相似情境对学生思维的负面效应,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掌握必要技巧,提高读题能力

为了避免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对问题信息的感知错误,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必要的读题技巧,养成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为了快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在读题时走马观花,没看清楚题意就盲目下手.为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读题时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这样才能做到不漏字、不多字、不断句,把题目读通、读懂、读明白.其次,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认真读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圈画的形式把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突显出来,在解题时可以提醒自己,久而久之,学生在读题时就能抓住重点,避免解题错误.

总之,读懂题意、理清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是学生正确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错因,掌握读题技巧,在追根溯源中消除病灶,从而为学生能够正确解答而打下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和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读题审题错误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在错误中成长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的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怒”与“努”
“浮”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