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何转变观念适应时代要求
2016-05-14李俊平
李俊平
摘 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特有的一个组织单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及其员工也越来越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难度大、深度广、任务重,绝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顺利解决的。每个关口、每一步骤都需要有序、快速、稳步推进和有效保障。因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在培养创新精神苦练内功上做好文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生存之道,进一步培养广大干部职工的创业能力,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内化为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实现转型升级,迎接新挑战。
关键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转变观念 适应时代要求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039-02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特有的一个组织单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及其员工也越来越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生存之道,需要我们每一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转变观念,适应时代要求,认真研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广大干部职工的创业能力,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内化为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实现转型升级,迎接挑战。笔者在本文中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一、何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定义应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社会公共服务活动,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国家机构或者是其他社会组织。在国外,这种机构一般称为“非政府机构”抑或是“非营利机构”。我国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一般分为三类,其一,承担行政职能类似行政部门行使行政权力的单位;其二,从事公益服务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其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盈利行为的单位。以上三种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可以将其职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个类别。
自收自支单位的性质编制和人员的人数编制是两个概念。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经过县级以上编制委员会以正式文件公布的,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经费收支为自收自支。人员性质和人数,为县级以上编委批准人数、县级以上人事部门备案到具体人员,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其工资待遇按照政策规定执行,一般工资与职称挂钩,工资的审批需要经过人事部门批准执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聘用其他工作人员,但这部分人为编外人员,不受人事部门管理,其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聘用合同确定。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今后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会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逐步将其推向市场转为企业;“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留下提供公益服务单位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提供者。”例如,国内数千家出版社由于其完全属于经营性质,在最近几年中,已基本上步入划归市场转为企业的轨道。实践证明,只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勇于担当,摒弃过去那种“靠吃皇粮生存”的旧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敢于拼搏,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正确道路。
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要紧扣时代脉搏自强不息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成长过程中,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既无法与承担行政职能类似行政部门行使行政权力的事业单位相比,也不能与从事公益服务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相提并论,无论是经费划拨、工资待遇抑或是“五险一金”、社保、医保等方面,都难以“望其项背”,不能一视同仁。在很长的发展时期内,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虽然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一些干部职工工作没有底气,学习没有动力,后顾之忧一大堆,出门低人一等。一位在自收自支单位工作了几十年的干部感概地说:“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人坐在一起开会,总感觉要比人家矮一头。”事业单位改革如同政治体制改革一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关联的。但是,不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肯定是要向前推进的。因此,“磨刀不误砍柴工”。笔者认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1.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改革之难,难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无法一键清空;改革之难,难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体制弊端与陈规陋习无法一日破除。对于自收自支单位来说,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弘扬正能量,调整工作思路,深入调查研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针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所在部门的工作性质、业务范围、服务理念、具体情况进行重新定位,找到深化改革的切入点。以中部地区S省为例,从2010年以来,在该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的牵头下,组织省新闻出版局、省人社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等29家单位深入调研,先后将270多家具有经营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形成了全新的文化市场主体,10000多名干部职工由过去的“事业人”转变成为“企业人”,组建了五大文化企业集团,较好地解决了困扰这些“自收自支事业人”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2.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关系,在任何一个单位中,劳动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融洽,关系着干部职工与单位之间是否能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也关系着这个单位能否步入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有些自收自支单位,十几年都不给职工发一张电影票,过年过节的福利也很少,企业文化几乎为零,这样的单位哪里能够凝聚人心。因此,作为单位领导,要想方设法地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未雨绸缪,做细、做小、做实。首先,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其次,要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在“五险一金”、“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等方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别对待各种类型的员工,帮助他们落实政策解决问题。只有如此,才能赢得民心,凝心聚力,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自收自支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都将“浸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接受“洗礼”。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必然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拥有一大批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有创造力、有实战经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因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在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上先行一步,一方面,要加大员工的学习、培训力度,让大家明白在新形势下,“学习者强,学习者胜”,只有不断地“充电”,才能立足于新时代,才能厚积而薄发;另一方面,要强化重点员工的职业培训,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关键职工和核心队伍。因此,要根据改革的需要,重点开展技能培训,打造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这部分职工的整体素质,让他们“形神兼备”,具有全方位、高层次、多学科的工作技能与知识,从而能够从容面对转企后所面临的挑战。
4.开辟绿色通道,下活人力资源管理“这盘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说到底,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把许多人才都固化了,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有的甚至干到退休。就是再有创新、创业意识,有创业能力、创业精神,也会被磨灭。因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下活人力资源管理“这盘棋”,为广大职工开辟绿色通道。不管是干部岗位还是工勤岗位,只要员工有积极性,愿意到更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岗位上,就一定要给予支持,一定要大胆地去尝试与采用。“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见”,正说明了蕴藏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中的技能、创造力、创新思维等等,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去发现、去培育,为他们开辟更大的“草场”和平台,让“千里马”去纵横驰骋。
笔者认为,在当前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上具备独创性、超前性与开放性,以创新的思维使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才能当好领导的助手,真正树立起服务观念、求是观念、效益观念。
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在培养创新精神苦练内功上做好文章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难度大、深度广、任务重,绝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顺利解决的。每个关口、每一步骤都需要有序、快速、稳步推进和有效保障。因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在培养创新精神苦练内功上做好文章。
1.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上下功夫,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根据我们所面临的日益复杂多变的形势,经常深入地开展“三观”、“三义”教育。针对一些人“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思想,深入实际,摸准脉搏,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让其能够与单位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坚决反对“四风”,抵制各种诱惑,永葆创业青春。
2.要大力开展形势教育和法治教育,让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能够认识到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必将继续推进,这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要不断加强党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领导,坚持从严治企,让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明白自己绝不能拖改革的后腿,当绊脚石,而是要升华人生境界,正确对待荣辱,正确对待“编制内与编制外”、“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用法治的意识强化信用、契约观念,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单位氛围,培育“信用至上”的职业道德,抓好任务分解,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3.要深化单位内部改革,建立健全员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市场化用人制度,实现干部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与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的单位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内控制度、工资奖金制度,激励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能够通过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艰苦努力,诚实劳动和创新创业,实现单位和个人的“双赢”。
4.要建立面向市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运行机制,一切为了方便群众,一切为了服务群众。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能因为转制而影响了工作,要按照中央“五个着力”深查细照,精确对焦,责任到人。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边学边改,即知即改,增加共识,增强合力,精心打造面向市场、具有实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运行机制。
5.要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坚强有力的员工队伍。新形势下,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职工队伍,以全方位、高层次、多学科的工作技能与知识,把握形势,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凝心聚力,从容面对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静丽(导师:王谨).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1.6
[2] 杨琳.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开闸.协商论坛,2011(4)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河南濮阳 457000)(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