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对话,让小学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2016-05-14莫庆云

新课程·小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平等引导小学语文

莫庆云

摘 要:现如今,改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我国社会在进行着各个方面的改革发展,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改变原有的相对落后的教学方式,是与时俱进,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表现,也是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良好素质的体现。

关键词:心灵对话;小学语文;平等;引导

原有“填鸭式”教学方式的诟病之一,就是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主体地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将一系列知识灌输到学生身上,老师缺乏与学生在言语上的交流,就更不必说在心灵上的沟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尝试着与学生加强交流,特别是心灵的交流,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一、心灵对话的含义

所谓的“心灵对话”是指老师与学生在教授与被教授的关系中,彼此拥有充分的信任、足够的尊重以及宽容理解,能够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关系上,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交流彼此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及意义和价值的分享。比如,S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中《难忘的八个字》,老师在与学生一起处理完生字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后,应该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由地把握课文的核心思想,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毕竟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善恶的辨别还很困难,可以问“假如你是主人公,你会希望大家怎样对你?”“我愿你是我的女儿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主人公的同学,你会怎么对待她?”等等,这些问题既能让老师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又能让彼此打开自己的心扉,交流各自的意见,在交流中相互影响。既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又能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达到学习《难忘的八个字》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

二、师生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要求

根据“心灵对话”的内涵可以看出,“心灵对话”并不是指简单的对话模式,或者轻易就能完成的老师与学生心灵上的交流,对于一个真正的“心灵对话”来说,它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

1.师生之间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进行对话

所谓“平等”是指老师与学生在一堂课中没有谁主导谁的情况,而“心灵对话”要求老师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共同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自己所理解的课文内涵。比如,在讲到《柳笛和榆钱》这篇课文时,老师应当主动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故乡以及自己童年的一些趣事,不论是好事还是糗事,与学生一起分享,并且可以现场准备一些道具,与学生一起制作柳笛。师生关系应该以朋友的关系重新解释,老师以对朋友、家人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也必将以朋友、家人的态度回应老师,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地向老师、同学敞开。

2.鼓励学生积极与文本进行交流

“心灵对话”不是让学生肆意的放纵,而要做到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对课文都必须有所了解。老师虽然对课文早已了如指掌,但每个人对一篇课文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比如,对于课文《飞吧,海鸥》的理解,不同性格,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性格自由奔放的人可能看到的是海鸥飞向蓝天,搏击天空,追求自由的勇气;性格内敛的人可能就会站在“他”的角度默默地给海鸥支持与力量等等。老师在看完这篇课文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对于经典文学作品来讲,每个角度理解都是合理的,因此,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课文文本,并且做出自己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自由阅读课文所带来的乐趣,在不断地阅读思考中,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来讲远比让学生学会一种解题方式或者生存技能要重要。

3.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心灵对话”并不是群龙无首的混乱不堪,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需要做出适当的引导,而引导的方向应该是课文本身所包含的内涵,而不是老师出于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做的引导。让学生更加细致充分地体会作者或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内容,而老师的理解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老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与思考的自由,只需要对课文的内容稍加引导,能让学生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奔跑就可以,比如,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也不能下意识地强制要求学生与自己的思想符合,毕竟在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所有成人世界中的尔虞我诈在他们的世界里都是不通用的。所以,“心灵对话”需要师生之间建立在相互尊重对方的基础上,进而才能对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交流。

总之,师生之间建立“心灵对话”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活跃整个语文教学课堂,而且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获得独立思考、自由想象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未来有着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楼燕花.学会与学生“心灵对话”[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

[2]王丽香.教学,因生成而精彩:与心灵对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

[3]刘彩云.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

猜你喜欢

平等引导小学语文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