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游模式和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实践研究

2016-05-14郑艳林

文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文实践

内容摘要:从游教学理念的贯彻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来进行,这需要教师在常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兴趣、学习习惯、师生关系等要素,参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教学的过程式管理。

关键词:从游 人文 实践

从游模式是中国传统人文学科教学模式的系统总结,这种由孔子开创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跟从教师游学,在平等的氛围中通过相互濡染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高。这种传统的精英教学模式的方法和精神与当代的启发式、体验式教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能够借助现代的教学媒介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现代性转型。事实证明,从游模式能够密切师生关系,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这对于改变传统人文学科教学中的积弊有着积极意义。

一.研究假设

首先,就人文学科教学理念的内涵而言,人文学科重“体知”,“体知”是体味、体会、体验、体悟的融合,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感悟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其次,就人文学科教学模式的特色来说,人文学科重“解释”,人文学科是人学,内在机制是内省、想象、体验,需要教师的全程指导。最后,思考从游模式和当代人文学科教改实践的切入点。第一,打造合理的教师队伍,强调身教重于言教。第二,提倡自由教育,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第三,转变传统观念,教师从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第四,发挥“中鱼”(高年级以及本年级优秀学生)的作用,鼓励学生内部的相互交流。

根据调查分析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积极性和师生关系融洽度是影响传统人文学科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可塑性较大的因素。所以应当分析学习动机、专业兴趣、学习习惯、校园文化、师生关系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探究提高学生学习人文学科主动性的有效方案。特别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经过阶段性的观察,就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从游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对传统人文学科认知度和教师满意度的作用。

二.从游教学实践的技术路线

从游教学强调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示范作用,也重视辅导员、班主任和高年级学生的辅助作用。专业指导教师对学习的引导主要在课堂教学、课后自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继续教育等方面。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引导主要在学习经验、大学生创新项目、考研心得、校园生活等方面。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主要在大学生活、专业兴趣等方面,强调个别引导。辅导员对学生的引导主要在心理健康、德育等方面,强调总体指导。

从游教学模式和传统人文学科教学实践结合的目的是实现以指导教师为纽带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协同合作模式,实现教学和学工信息的共享,建立基于从游理论的地方院校人文学科教学模式,并向教学运行部门提供信息反馈。探索任课教师、班主任“双师融合”的方案,实现跨年级、班级的学生交流,构建全面、全程、全员育人的新型培养模式。

三.从游教学实践的思路

第一,做好对教师指导工作的考核。从游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因为班级容量过大的原因,此类指导更加倚重课后而非课堂。近年来教改的趋势是通过压缩理论课时,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时间,这为教师的课后指导提供了时间可能。并且根据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学生在课后或沉迷社交软件,或忙于社团,或无目的流连图书馆,未能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学校压缩的课时被轻易浪费,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违背了教改初衷。这又从侧面证明了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后指导的必要性。调查显示,不少学生对粗放型的教学模式不满,对教师感觉陌生,对学校缺乏认同。相对于辅导员,他们迫切需要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真心引导。教师缺席的原因有二,表面原因是教师因工作压力过大,无暇关注学生的需要。深层原因是校方对此类工作相当漠视,对教师的课后工作缺少重视,缺少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造成了教师对学生的课后指导,多流于表面,未能落实。为改变这种问题,校方应当真正关心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课后的需求,综合多种指标,合理评价教师的课后工作,在制度层面形成良好机制,让教师的工作获得校方的认可。

第二,发挥“中鱼”居中传导的作用。除了教师的引导之外,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组织多围绕着兴趣爱好、社会实践、文娱体育、志愿者服务和思想教育展开,缺少对学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关注。导致相当多的大一新生由于“大一综合征”而忙于参加社团和学生会活动,但最终收获甚微。新生盲目选择社团的造成了精力和金钱的分散,不仅不能提高自身能力,反而浪费了大学中最珍贵的一、二年级的时间。“大一综合征”的表面原因是新生不适应自主学习的高校生活,深层则反映了当前教学模式对学生引导的欠缺。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有必要发挥高年级以及本年级优秀学生的作用来实现对普通学生的引导,通过分享学习心得,弥补教师帮助的空白,帮助新生度过迷惘期,顺利实现中学和大学的过渡。此即王一川意义上的“中鱼传导”。

第三,解决教学环节和学工环节的对接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才培养体制的原因,教学管理部门和学工管理部门互不隶属,虽各司其职,但实际彼此脱节。任课教师无暇关注学生的课后生活和思想,没有借助学工部门和学生零距离的工作优势实现对学生的指导。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没有结合专业特性,多从思想教育入手,无法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不能实现课内课外培养的协同性,这也证明了单靠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无力促进良好学风的营造。从游模式要求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在坚持任课教师对教学掌控的同时,强调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同,既要求辅导员以教学为核心,充当任课教师和学生间的桥梁,督促学生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求辅导员创新学工模式,将隐性课程融汇于学工之中,探索教学和学工融合的新模式。

四.从游教学实践的实施研究

从游理念的实施需要科学有效的实践环节。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知识,教学方式多为讲授,其方式非常传统,造成了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理论,但缺少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当下功利浮躁的社会催生了教育的功利化,人文学科的培养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急切期望,不能和偏实用为主的工科模式同台竞技。这也是近十年来人文学科教改倾向应用的根本原因。人文学科的学科属性无法改变,只能在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应用型改革,实现学生应用型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高校开设创意写作专业,培养策划人、撰稿人的出发点。

具体而言,从游教学实践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展开。第一,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调查显示,现有的入学教育务虚多于务实,缺少对专业学习的覆盖,没有真正帮助学生规划好大学生活。因此,理想的入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明确中学和大学的差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知晓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明确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通晓课程的差异,帮助新生顺利度过迷惘期。第二,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时间长短区分,指导分为阶段性指导和全程性指导。阶段性指导主要是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指导,全程性指导则覆盖了大学的整个阶段,弥补了阶段性指导的空白,类似国外的导师制度。以性质分,指导分为特殊指导和常规指导。特殊指导是结合学生实际的针对性指导。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结合研究进度对学生的定期指导,又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研究。常规指导是指针对全体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等问题的指导,覆盖面更广,内容更多样。第三,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了改变传统模式轻实践重理论的弊端,提倡分组讨论式、研讨课式、任务研究式的教学模式,结合慕课的互动式教学法,推行翻转课堂的全新模式。在培养教师对课堂掌控力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避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教学管理难题,实现自由灵活的教学模式。第四,完善学生的内部交流。分组讨论式、研讨课式、任务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的使用有赖于合理的分组方式。分组应当考虑同一层次、同一兴趣、同一寝室等因素科学进行分组,调动学生的协同能力,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价值。

总之,新的培养模式秉承从游理念,其新在于增加了中鱼的角色,突出了对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挖掘。其传统在于继承了中国的书院传统,强调师生交流的温情性、及时性。其全面在于融合了教学和学工,实现对学生校园生活的全覆盖。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院校传统人文学科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编号2015GA034。湖北文理学院教研项目“基于从游理论的传统人文学科教改理念与实践研究”,编号JY2015021。

(作者介绍:郑艳林,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人文实践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红衣少女》中的人文关怀
以品牌文化促进执法 用人文执法服务大众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