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微
2016-05-14王仕刚
王仕刚
[摘 要] 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创造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拓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 新课标思想 初中数学 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00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其中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公开课和示范课的观摩,对于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总结了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现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设计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讲练结合,即:让学生听、看,在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识,而后在大量的练习中巩固知识.在新课改理念和思想的指引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显得十分重要.在观摩市、县部分教师的新课改示范课中,发现教师们在逐步地改变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活动作为课堂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出示一堂课的具体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想、去议、去评.即: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明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都应该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总结,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二、创造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于初中数学,无论是知识的生成过程,还是解题的策略和方法,往往具有诸多途径.基础扎实、智力条件较好的学生通常具备发现诸多方法的能力,而学困生有时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获得一两种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占主导地位,极力使学生的思维向教师预设好的方向发展,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拓宽,从而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相反,教师如果创造机会,或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不同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有不同的发展和思考,就能使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如:在进行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的教学中,笔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分组讨论作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方法,并让他们实践探索.大部分的学生不仅归纳出作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尺规法、度量法、折叠法,而且把三角形角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的不同之处清晰地区分开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的收获.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无论是问题情境,还是例题、习题中都应该尽量设计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如八年级数学中勾股定理的应用:
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为了少走了几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你能算出他们少走了几步吗?这样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使数学回归生活.
四、注重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拓展学生思维
如果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上粗疏,在处理学生问题上随意,那么必然导致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既不能灵活多样,也无法对学生的见解做高屋建瓴的引导,更无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拓展学生思维.如:在进行三角形中线性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准备好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画出或折出它的三条中线,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索它的性质.学生不仅发现了三条中线共点的性质,而且个别学生还提出了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以及这两个三角形周长之间的关系问题.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阐述理由,并对他们的发现和解释做了积极的鼓励.新教材在给教师自主处理和开发教学资源上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所以,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只有周全、细致地预设好每一个问题,并在实际教学中带着一颗积极、鼓励的心态去激发和引导学生,把学生个性的张扬、思维的拓展放在首位,才能使课堂的预设和生成达到和谐统一.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几点感受和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