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整合之我见
2016-05-14刘旭华
刘旭华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的有效整合,在新课导入、情境创设以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化学 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089
信息技术已然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毫无疑问,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日益盛行。信息技术因集图文并茂、动画演示、视频播放、信息量大以及内容丰富等特点于一体,为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成为必然。故而,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切合实际,以信息技术做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挖掘和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寻找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的最佳契合点,力争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愉悦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探究精神。而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和变化的特点,把化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具体的实际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引入电解池的过程中,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德国化学家维勒生平简介,重点突出维勒利用电解的方法发现钾元素的实验,学生在科学趣谈中自然而然地进入电解池的探究教学活动中。再如,动画演示酸碱盐的水解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古代建筑物表面受到腐蚀、水体系统中生物群落的死亡等画面,引出导致这些生态问题的罪魁祸首是素有“空中死神”之称的酸雨;利用多媒体播放广场上人人皆知的喷泉视频,引出氨气的性质。这些情境的设置知情融合、气氛活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感知到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及学习热情,从而积极动手操作、交流思考、释疑解惑,最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抽象的教学难点
要完成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就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基本问题。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它独特的优势。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把理解难度较大的概念及反应机理等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感知更多的信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中,对于烷烃的空间结构,大多数学生很难想象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以及烷烃碳原子连接呈锯齿状等抽象知识,如果应用动画演示则一目了然。再如,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教师也可以借助动画演示来完成这一抽象的反应过程。学生观察以后,之前无法理解的反应机理此时就会清晰地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把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及语言无法表述清楚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变抽象为直观,教学效果明显。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实现了难点的有效突破,同时通过归纳总结,提升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真正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失为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宽视野,发展综合能力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发展,真正把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落到实处。而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运用网络可以收集各个领域的很多素材,包括化学史料、实验装置、概念解释、典题析例、人物图片、文献资料以及实验视频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可以将有用素材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促使学生全方位、立体式更深刻地体察感悟化学学科。这些素材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体验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以及物质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以及人文情怀,同时必然将提升学生处理信息以及综合应用化学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为现代化学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只要教师熟知信息教育的优势,将其合理融入教学中,势必会打造出气氛活跃、充满活力、激情澎湃的高效课堂。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