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汉英翻译中的“失雅”现象

2016-05-14刘建伟

科技资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汉英翻译语言文化

刘建伟

摘 要:译事不易,如严复所言,“求其信,已大难矣”,再加之于“雅”,可谓难上加难。他所提之“雅”,是指优秀的译文要在“信”和“达”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古文的文雅。而现代则更偏向将“雅”解释为译文于原文风格的一致。该文列举了汉英翻译(Chinese-English)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失雅”现象,从语言文化角度探究原因,感受差异,加深对翻译的理解。

关键词:汉英翻译 雅 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16-02

严复于《天演论》的例言上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其详解为,翻译时对原文要忠实,对译文要通顺,还要文雅。其初衷,是要求译文在“信”和“达”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古文的文雅。而现代则更偏将“雅”解释为译文与原文风格的一致。关于风格,其广为接受的含义为: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是可通过艺术品所表现出思想、审美等的内在特性。译事不易,如严复所言,“求其信,已大难矣”,再加之于“雅”,可谓难上加难。“雅”,归其根本,也是一种“信”。以常见文学作品翻译为例,论风格,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如将汉语优雅诗文译为大白话,虽其意可现,但已如白水;如将小说中的市井粗话译得斯文儒雅,实为因求“雅”而失“雅”。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构字和文法方面差异巨大,仅此差异对于两种语言间的跨际交流足可产生巨大障碍,加之语言作为思想和文化的载体,使得两语间的互译更加复杂。

1 失文化之雅

社会学家认为,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上的差别,使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之美,很难幸存。举例说明:

汉语中有一成语“说曹操,曹操到”,出于如下典故: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已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曹操被加封官爵。如将其译为“When you talk about Caocao, Caocao arrives”,实则等于没译,一般英文读者一定会在心里发问“Who is Caocao?”。英文中虽有“Speak of the devil”这一表达,但源语中的文化内涵早已荡然无存。诸如此类,“班门弄斧”虽可译为“To teach fish to swim”,“项庄舞剑”虽可译为“To have an ulterior motive”等,但都已失文化之雅。

2 失韵律之雅

如前所言,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中文为注音文字,而英语为拼音文字,构字和文法方面差异巨大。中国的古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诗中之文化内涵与意境之美,非此文所能容纳。这里,仅浅查文字表面,其韵律之雅,在被译为英文之后往往亦被散失。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傻瓜则勇往直前”的翟理斯(Giles)曾试译李白名篇《秋浦歌》,选摘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My whitening hair would mak a long, long rope,Yet could not fathom all my depth of woe.

译文对原句的传意很是到位,但不可否认,原句的“丈”“长”之韵,却无法在译文中体现,译者纵使在中国游学二十余载,一生潜心汉学,也无法挣脱由语系隔阂而成的“桎梏”。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抒发了一个漂泊者的凄苦愁楚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Withered vines,olden trees,evening crows/Tiny bridge, flowing brook,hamlet homes/Ancient road,wind from west,bony horse/The sun is setting/Broken man,far from home,roams and roams.

译文很好地传递了原词中的意境之美。即便如此,原曲中每行皆以汉语拼音“a”为尾韵,译文虽然优质,但于韵律之雅,则大打折扣。再如,《红楼梦》中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将之翻译准确已实属不易,而“森森”,“细细”之音美,及因音美而出之意美,恐怕就很难体现了。

3 失结构之雅

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差异既体现于句法层面又体现于文字内部。于句法而言,如汉语注重简洁,常有4字之言,“戒骄戒躁,坚定不移,锐意进取,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等,都难以用英语中4个单词与之对译。于文字内部,可拆汉字,其偏旁部首多有会意。而英文虽有词缀(affixation)和复合(compounding)等构词之法,拆解之后常为无意词素,即便成词,语用角度也与汉语词汇无法“对仗”,加之汉字可多音多义,有些翻译是“无解”的。如:

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为婢,女又何妨为奴。

如按字译为“The man who have been a monk cannot become a Buddha/The girl who is a bond maid may be called a slave”,则汉字的妙处完全丧失。

对于回文,更是体现汉语结构的精妙,如: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译为“He who goes to Tian Jan Chu is really a heavenly guest”,便完全失去了回文的巧妙,其结构之“雅”尽失。

4 失诙谐之雅

于诙谐幽默而言,更是具有极强的文化属性,即使同一文化内部,由于区域环境不同,幽默的表现方式也会不同。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中特有的幽默表述,在被翻译为英文后,往往会失去原有的风趣之味。同一笑话,国人听了,会笑得前仰后合,而英语听众可能会毫无反应。汉语中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如译为“Despite three times seven being twenty one”,不但无意义,更无法体现话语间的幽默。

再说说”王婆卖瓜”。王婆,其实是个男人,本名王坡,因为他说话絮絮叨叨的,做起事来婆婆妈妈的,人们就送他个外号——王婆。中原人都不认识他卖的胡瓜,他只得吆喝不停,夸自己的瓜好。出游的神宗尝了之后感慨道:“做买卖还是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何不好?”皇帝的金口一开,不多时,这句话就传遍了黄河南北,直至今天。如将其译为“Lady Wang sells melon”,听者会不知所云,如译为“A pedlar praises his own goods”,则又失去了其诙谐色彩,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雅”对于翻译,是一种很高的标准,绝不可用“雅”的标准,去否定一切翻译。这种“障碍”是语言和文化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先天性”的,英汉翻译过程中,也会有同样的问题。文学翻译家傅雷说:“唯有不同种族的艺术家,在不损害一种特殊艺术的完整条件之下,能灌输一部分新的血液进去,世界的文化才能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完整,愈来愈光辉灿烂。”对于这种“无解”的问题,人们要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研究。

参考文献

[1] 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72.

[2] 张保红.文学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 梁宁.古诗词翻译三美原则[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78.

猜你喜欢

汉英翻译语言文化
中国网络司法外宣翻译初探
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对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从“国学”看汉语言的软实力
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渗透研究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中英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
对症下药,让成语运用熠熠生辉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