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分析
2016-05-14李志坚
李志坚
【摘 要】导学案是近几年普及的教学策略,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上,对教学质量起到了辅助作用,能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师生共同完成目标。基于导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实现主动学习,并且学生学习也有了指导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文章简单介绍了数学导学案及在导学案基础上的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一、数学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一种导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或者探究发现的方案,是发挥教师团队的智慧和合作力量,将个人的自主备课与集体研讨结合起来方案。
设计数学导学案就要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抓住导学设计与课本相结合,也要遵守课标理念。新授课导学案重点指导数学命题和概念的形成过程,而非单纯的呈现出学习结果。注重问题的梯度设计和难度设计,方便学生总结学习规律。每份导学案中都有包含的多个环节,如学习目标、变式练习、知识梳理、达标训练及问题探究、课后作业等多个环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和数学思维方法。同样,导学案中还有包括教学实践、课题课型、审核者和制作者等信息。导学案和教案有不同之处,导学案的重点是对学生的指导,教案的重点是关注教师的教法。
二、导学案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特点
(一)导学案下教师教学方式特点
教师教学方式要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才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体,教师选择教学方式和设计教学方式也要围绕着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参照学习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有助于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教学方式中要渗透人文教育。数学教学要体现出数学的本质,能够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总结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导学案中可以设计到数学的历史或者文化等,丰富数学内容,减轻学习数学的压力,健全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通过数学探究、实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理解和解题能力。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能力形成的过程。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有适当的深度和难度,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该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案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
导学案下比较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导学案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合作性、自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学习数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改变以往单一学习方式。依据学习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或者动手实践,也可以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导学案下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综合、试验判断、验证交流等环节,深刻认识数学命题及数学概念,还可以了解数学发展历史等多样化的内容。以往的习题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老师讲解一道数学题,学生对同类型的数学题进行模仿练习。在导学案下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和同学进行讨论,最后才是教师抓重点讲解。与同学之间合作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的学习。教师设计好合作学习任务,在导学案上呈现出来,并且给出了合作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分析
(一)课堂或者课下预习
导学案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其提示自学课本,主动做预习题,教师通过抽查或者全查的方式了解预习情况。整个预习过程的进行时间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进行灵活处理,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部分内容可以放在课上进行,适当减轻学生的压力。
(二)课堂目标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根本不理解课堂目标是什么,只是单纯的跟着教师脚步走,不会总结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或者通过课堂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在导学案下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出示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说出这个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堂的具体任务。以提问或者演示的方式公布预习答案,给学生机会改正错误,期间也可以进行讨论,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自己初步了解本课堂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
依次发放课堂探究案,给出了探究问题。探究问题中有变化探究题、同步探究题、课本探究题或者自编探究题等,要学生独立思考,在其思考过程中会遇到数学难题,教师应该给出问题的解决方向,让学生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迁移思考。
(四)合作学习
学生经过思考后,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也会产生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分析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让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的解法可以让小组成员讲解给班上同学听,其解法正确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即使方法错误,经过教师的纠正之后,其效果也更好。
(五)教师抓重点讲解
以往教学方式中,教师从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导学案下,学生已经经过了预习、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过程,对知识已经有进一步的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可以被学生消化,教师可以重点讲解重难点。由于前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对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在学生心里的印象也较为深刻。教师此时趁热打铁,可以对课本中的例题和导学案中的探究性问题进行适度讲解,学生在前期暴露出来的问题要重点讲解。
(六)变式练习
教师给出的变式练习是测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让学生进行巩固的过程。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有更深度的领悟,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进行第二次练习。这次的练习可以稍微加大难度,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设计一定的梯度,方便学生进行前后知识的联系,在讲解、对比和联系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自己构建起新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的框架,也可以隐性指导他们总结类型题目的规律,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结束语
导学案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凸显出教学策略的优势,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将学科特征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领悟到其中学习思路,减轻数学学习难度与压力。在导学案中也体现出“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导学案下的教学方式与以往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东刚,导师:刘衍胜.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任陈莲,导师:韩继伟.“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普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张琛,导师:叶雪梅.有效数学课堂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华文杰.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索[J].学周刊,2015.33:83
[5]靳菲.浅谈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36:120
[6]郭艳华.学案导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4.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