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016-03-25於秋静
於秋静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求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本文将对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高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 学习自主性 教学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将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高中数学课堂的效果更显著。而要想提高高中生的自主性,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发地想要学习和研究数学问题,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喜欢数学,更好地学习数学。
在以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来不考虑学生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地进行教学,将所有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知识点。由于教师没有比较灵活的教学手法,导致学生对知识不能很好地掌握和理解,在解答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到每个学生自身的情感,考虑学生的思想动态,让他们可以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这一点对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利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提出很好的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渴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比较完整的脉络,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1.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和新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新知识和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脉络。
例如,教师在教学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可以问学生一些基础函数的知识,让学生复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和解题的思路,再通过对这一环节的提问和复习,引入二次函数的教学。这样的引入方式,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次复习,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有趣的问题导入新知识
当教师要教学的内容和已经学过的知识没有很大关联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导入新知识,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心,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要对新知识进行探讨,可以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当教师在教学苏教版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问题时,对于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这一部分的讲解,教师可以事先引入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教师可以给出几个成语,让学生区分哪个是必然事件:水中捞月、守株待兔、水涨船高、画饼充饥。当教师给出这一问题时,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语文知识和常识进行思考,通过了解每一个成语的含义,最后得出只有水涨船高才是确定性的必然事件。
3.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练习和巩固
学习过新知识后,要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而有能够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知识。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了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及确定事件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区分,就可以让学生多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下面这样一道题目: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着10个大小和外形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黑球,把它们搅匀以后,请问:下列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1)从口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它刚好是黑球。
(2)从口袋中一次取出3个球,它们恰好全是蓝球。
(3)从口袋中一次取出9个球,恰好红,蓝,黑三种颜色全齐。
(4)从口袋中一次取出6个球,它们恰好是1个红球,2个蓝球,3个黑球。
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成为确定事件,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确定事件。根据这一知识点学生就可以了解到(1)是不确定事件,(2)是不确定事件,(3)是必然事件,(4)是不可能事件。
在解答问一些题目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问学生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解决相同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所做的题目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二、加强实践和理论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高中生在思考问题数学问题的时候,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都是在不断提升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可以真正独立地解决问题。
首先,要将教材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应用。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来引入,将知识点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好的激发。例如,在学习子集、合集的时候将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到一起: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茫茫的草原上,一群羊在悠闲地走动;清清的湖水中,一群鱼在自由地游泳;鸟群、羊群、鱼群都是“同一类对象汇集在一起”,这就可以很好地将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
其次,在教学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时,引入一定的具体概念。高中数学有很多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可能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也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与知识点相关的生活实际中的例子,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食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变化。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气温随时间在悄悄地改变;随着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地球正在逐渐变暖;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逐年增长;在这些变化着的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个变量,当一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随之发生变化。当想要描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就需要用到函数。将函数比较复杂的概念融入到比较好理解的生活常识中,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三、利用科学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高中数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例如,当教师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内容时,由于知识点比较繁琐,而且不好用语言表达,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将函数的立体图形向学生进行展示,通过一步步地推理可以让学生对每一步骤的推导过程都可以更清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一定的激发,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发地想要学习和研究数学问题,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喜欢数学,更好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苏茂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4(5).
[2]卢爱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学周刊,2014(11).
[3]常杏利.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J].理论与实践,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