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勾股定理在“数形结合”中的巧妙运用

2016-05-14黄郑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数形结合

黄郑

【摘 要】勾股定理是几何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教师在授课中应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灌输“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关键词】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数形结合”

勾股定理是描述直角三角形三边特殊关系的重要定理,其内容是在任意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研究与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有关的计算问题时,勾股定理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教师在讲述《勾股定理》的内容时,要精选例题,结合实际图形分析讲解,培养学生识图分析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有这样一道题目:如图,在△ABC中,BC=4,AC=5,AB=7,求△ABC的面积。

这道题目不能直接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解,而是要运用与“勾股定理”相关的知识以及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解答。其解决思路是:过点C作AB边上的垂线,垂足为点D(如图1所示),于是就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Rt△ACD和Rt△BCD,它们有公共的直角边CD,斜边分别是AC和BC,运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出:

AD2+CD2=AC2,BD2+CD2=BC2,所以CD2=AC2-AD2,CD2=BC2-BD2,于是得出AC2-AD2=BC2-BD2;设AD的长为x,则BD的长为7-x,而AC=5,BC=4,代入上述的结论中可得出方程:52-x2=42-(7-x)2,解方程得出x=,再在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就可求出CD的长(也可在Rt△BCD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这样在△ABC中,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可求出原三角形的面积了。

此题也可以作AC或BC边上的高,方法与上述解法类似。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本题图形存在的不同情况,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即当三角形变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2,若作BC边上的高AD,此时形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Rt△ACD和Rt△ABD,它们公共的直角边是AD,斜边分别是AC和AB,运用勾股定理并转换之后得出的等式是AC2-CD2=AB2-BD2,此时可设CD的长为x,则BD的长为x+4,于是得出方程52-x2=72-(x+4)2,解方程得出x=1,再在Rt△ACD或Rt△ABD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再求原三角形的面积。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不难看出“勾股定理”的运用与方程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很多几何图形的计算问题都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来求解,因此,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在“数形结合”中的运用时还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数学建模”的思想。

教材中有一道例题:如图,一架长2.6米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为2.4米;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5米,那么梯子的底端B也外移0.5米吗?

很多学生会误认为A点下滑的长度与B点外移的长度是相等的,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本题的关键是要通过计算求出线段BD的长度,与线段AC的长度比较才能得出结论;而要求线段BD的长度,就要先运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OD、OB的长度。因此,在指导学生识图分析时,要理清条件之间的关系和求解的步骤,要让学生明确题目的解答思路,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本题的解答思路是:先在Rt△ABO中运用勾股定理直接求出线段OB的长度;由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5米,求出线段CO的长;再在Rt△CDO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OD的长度,最后用OD减去OB就求出BD的长,再与AC的长比较,得出问题的答案。

在教材中有一道题目: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的顶点A在△ECD的斜边DE上;求证:AE2+AD2=2AC2。

这道题目要求证的结论中的三条线段AE、AD、AC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通过(相等)线段的转换,在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才能找到关系,得出结论。其解题思路是:有条件可知AC=BC,所以2AC2可以转换为AC2+BC2,而在Rt△ACB中AC2+BC2=AB2,所以2AC2=AB2,这里用到了数学中的“转换思想”;而本题的难点在于要连接BD,如图3所示,于是运用已知条件可以得出一组全等的三角形△ACE和△BCD,从而就可以把线段AE转换为线段BD,同时得出∠BDC=45°,因为∠ADC也等于45°,所以∠ADB=90°,这样AE、AD两条线段就转换为直角三角形ADB的两条直角边BD和AD,于是运用勾股定理可得出BD2+AD2=AB2,所以AE2+AD2=BD2+AD2=AB2=2AC2。

这道题目的难易度属于中等偏难的程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去观察、分析和猜想,理清思路,发现题目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升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常用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华罗庚教授就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知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勾股定理在“数形结合”中的运用只是“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的一个方面的体现。我们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时,一定要结合图形直观地去探索和研究,不能空洞地思考;反之,几何图形中又蕴含了与其紧密联系的数量关系,很多图形的问题,往往又要用到代数的相关知识去求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辩证地看待“数”和“形”之间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养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摘自《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勾股定理》.一章的教材分析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数形结合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跟着勾股定理去探索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勾股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