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16-05-14陈清勇
陈清勇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现状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利用现有师资条件进行课程优化,在师资培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加以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一)评价没有评价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在农村教学来说,叫做没有评价,或者叫做不知道怎么评价。对教师而言,由于没有专职,或者是班主任,教了语文或者数学,学校只用拿语文或者数学来评价教师。由此,《品德与生活》的评价就成了瞎子的眼睛——摆设。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农村学校的多数教师,以把一本《品德与社会》书念完算数,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语文或者数学的期末统测试卷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于是,到了期末,便出现《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的局面。
(二)社会脱离社会
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加之农村教师经常向城区流动,经常更换《品德与社会》课的任课教师,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把《品德与社会》照本宣科念完便算数,既不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不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更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使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让《品德与社会》严重脱离社会生活情境,使其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三)教学只是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而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品德与社会》教师教研机会匮乏,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与学生互动,教学只是为了读完课本罢了。
二、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策略
对于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而言,首先,我们必须加大师资投入,建立起专业化的《品德与社会》教师队伍,这是保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础。要加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的学习培训交流活动。多推荐《品德与社会》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从中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成长,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品德与社会》任课教师的学科素质,使他们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促成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标。
(一)落实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和督促教师,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以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作品分析等多种形式,正确评价孩子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素质,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在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同时,重视对《品德与社会》任课教师的评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个学校,要根据该学科的教育特点,建立起《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的科学体系,既要有形成性的评价,又要有终结性的评价,既要考核所教学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考查其是否能够落实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激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并有所进步。
(二)结合社会实际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德育课程。在教学中,应当突出课程的社会性、活动性,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条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就地取材,创设情景,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社会的距离,不断扩展学生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走进社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逐步认识社会坏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以此感染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培养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三)重视教学研究
在农村学校,教师注重的还是期末要统一检测的语文和数学,对于其他学科,只是附带而已,应付而已。为此,作为学校领导,作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教师培训机构,应当充分认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研究的必要性,重视教学研究,营造浓郁的教学研讨氛围,经常性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让教师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准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实情,结合地域特点、整合各个学科、各种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组织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激活课堂学习氛围,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充分参与,组织学生开展交互的动态讨论开展多样的情景表演,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
《品德与社会》正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伟大重任。为此,希望我们各级部门加大课程教师的投入,认真落实教学评价,真正引导教师把课程还原于社会,重视教学研究,让课程起到独特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春华.《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1):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