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支持对策的探讨

2016-05-14金渊博任雪王锦良张呈念徐宝晨叶朝军

商业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创业对策

金渊博 任雪 王锦良 张呈念 徐宝晨 叶朝军

[摘 要] 高校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阵地,目前在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大背景下,高校的科技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不高。故促进科研人员转型为创业者不失为一项重要的举措。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创业的重视,科研人员的创业亦步入轨道。因此,探讨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支持的对策既有助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价值,又能够完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

[关键词] 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支持系统;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70[文献标识码] A

Support Strategies for Researchers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art New Businesses

JIN Yuanbo, REN Xue, WANG Jinliang, ZHANG Chengnian, XU Baochen, YE Chaojun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ncouraging researchers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art  new businesse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dustr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eveloping well   as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major plac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ut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is not high, therefore, help researchers turn into new business founders may afterall be accepted as a major mov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starting new businesses by  researchers is on track. In this connection, finding out strategies to support the researchers  to start new businesses is conducive to transform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a new value, to improving the specialty structure and to guid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dire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researchers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 a new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strategy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有关政策,以保留体制内身份和待遇3年为优惠条件,鼓励他们离岗创业。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比率还不到10%,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促进科研人员转型为创业者不失为一项重要的举措。科技创业人才是具有跨学科的复合专业知识,能掌握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秘密,掌握企业管理知识,具备企业家素质,并能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价值,从而带来预期市场收益的人,高校科研人员有成为科技创业人才的巨大潜力。目前,科技人员创业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在社会各方的关爱和支持下,在高校及其创业者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克服了无外来经验可供借鉴和没有国家大规模产业基金投入等种种困难,发展势头保持良好。但如何构建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支持系统,使高校科技产业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提高科研综合水平、促进社会就业方面继续作出重要贡献仍值得探讨。故本文针对温州地区高校科研人员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初步提出构建创业支持系统的对策及建议。

一、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基本要素分析

创新创业是推动社会发展各要素中的主要力量,高校科研人员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践行者,也是进行科技创业,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力军。科研人员创业的基本要素中涵盖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创业孵化平台等方面。

1.创业动机。调查中显示,科研人员创业主要动机中有超过45%的人表示是因为个人的兴趣而选择创业的。其次35%的调查对象表示是为了掌握相关技术。而让经济得到改善、响应政策、该专业适合创业以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等原因则是他们较少考虑的。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科研人员的创业是以个人兴趣为优先选择的条件,他们个人对于特定领域的喜好会决定最后选择创业的方向。

2.创业环境。创业环境是高校科研人员成功创业的有利推手,目前我国的政府、社会、学校等政策均向高校创业倾斜,科研人员也受益于其中,由此可见高校创业人员的整体创业环境是较好的,但据问卷显示,多数高校创业人员并不了解相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这还需高校有关部门的宣传及推动。

3.创业孵化平台。在创业的科研人员中,绝大部分会选择在校内的创业园孵化项目,其次是依靠自身能力、自有资本及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业,选择借助校外企业或通过借钱融资等其他方式创办企业的较少。在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时可以考虑为已经创业或者准备创业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或者倡导师研生创,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在创业实践方面提供经验,又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创业的方式。

二、制约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因素分析

在当今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想法慢慢深入人心,创新创业的氛围日益高涨,在众多的创业人员当中,科研人员是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学术上的经验,是真正掌握技术“金钥匙”的群体,也是“知本家”,但目前高校科研人员创业还有众多的制约因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制约因素归纳为科研创业人才缺乏、科技创业活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创业支持环境狭窄三方面。

1.科研创业人才缺乏。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富有竞争力的岗位设置、较好的福利待遇以及具有前景的事业发展空间是吸引其创业的主要原因。但目前高校在满足科研人员创业的条件方面还有所欠缺,高校科研人员无成本和时间精力去创业。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当问及“您在创业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按照顺序选择前五项)一题时,有42.1%的受访者选择“人才缺乏”,由此可见科研创业人才缺乏是当前制约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首要因素。

2.科技创业活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基础性研究为主,绝大多数课题与研究经费来自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的项目和经费还未过多的纳入其中,因此高校的创业活动难以掌握市场动向,难以面对市场开展应用性研究,进行成果转化。通过对“您有创业的想法和打算吗?”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得出结论,选择科技创新活动尚未完全面对市场需求的占了31%,在六项指标中占据高位,由此可见创业活动未完全面对市场需求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高校科研人员也应在创业前做好充足的市场调查,发现市场的需求所在。

3.创业支持环境狭窄。高校科研人员创业需要更为广阔的环境支持,但目前,无论是国家、政府、社会、企业等都缺乏对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支持。从政府的政策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门槛较高,所申报的项目由于要经过申请、立项、经费到账等,周期较长,导致高校科研人员耐心被磨灭。另外,社会对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认可度较低。在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常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许多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时候都是另辟蹊径,默默的进行,导致大部分科研人员也怠于进行创业方式的成果转化。

三、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对策

自从2015年《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等相关文件出台后,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了国家和各省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科研人员成长、创业的重要场所,科研人员的创业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与高校利益息息相关。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之路。

(一)高校方面的对策

1.完善创业政策,加强支持力度。切实落实学院对创业人员的扶持措施,让创业人员能清晰的感觉到创业氛围。增加创业资金,在科研人员创业项目的资金扶持上提高重视度。关注多方面的创业平台,对创业所需设备进行更新和优化,实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良性建设。举办关于成功企业家的学术讲座以及学术类交流活动,聘请企业界人士到高校兼职任教,既为正在创业的科研人员以及有想法创业的科研人员提供创业项目上的借鉴与帮助,又能增加高校和企业产业的联动,培养高校创业氛围,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2.理清高校科研人员的人事管理问题。高校应在科研人员创业期间为其保留人事关系,按时发放基本工资和扣除社会保险,与普通教职员工一样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岗位晋升。科研人员创业所取得的技术转化成果也应作为其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于科研人员创业期间的考核,应从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均衡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3.革新高校教师评价体制。目前高校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学岗位,对于行政岗位的评价单一且指标较少,而科研人员处于既非教师岗又非行政岗的尴尬位置,据调查显示,众多高校的科研人员既要上课又要做行政,也并没有单独对于他们的完善评价体制。因此高校应革新教师评价体制,按类型进行区分,给科研人员进行明确定位,在评价赋分时分为教学分和科研分,科研分则主要由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创业成果等组成。有利于科研人员在学校找准自己的定位,提升科研人员创业的积极性。

(二)政府方面的政策

1.发展科研中介机构。从科研项目到成果转化再到投放市场形成产业,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期间,科研人员将会面临针对不同环节的种种问题,如果得到中介机构的有效帮助,则有助于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因此,政府应因势利导,出台政策加大力度发展科研中介机构,以帮助科研人员项目成果的转化。

2.加大资金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创业需要大量资金,科研人员自身的项目经费难以维持创业项目的进行,高校的科研经费亦是有限。因此,政府应从资金帮扶的角度入手,创立科研基金、创业基金、创业奖励、科研成果奖励等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

3.推出可行有效的政府政策。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条例准则保障高校科研人员在创业期间所拥有的权利,保护高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理顺高校与科研创业人员的利益分配关系,保证科研人员对其科技成果的收益权,同时出台明晰的高校创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提高政府服务创业工作人员的能力与工作效率,为高校创业人员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期降低创业机会成本,放宽创业通道,激发创业热情。

(三)科研人员自身的对策

1.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科研人员拥有技术,要将自身的技术变为生产力进行大胆的转化,不断更新自身创新、创业、企业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多了解把握相关政策乐于创业、敢于创业,努力提升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素质。

2.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水平。作为企业领导者和技术上有着较多经验的科研人员。首先要学会分析当前市场,发现市场的需求,进而优化企业的结构。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了解该企业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销售能力,深入挖掘,了解其品牌、制度,甚至是一个企业的文化。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取得收益并实现自身价值。其次,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从当前状态下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对于企业外部的威胁在防范的同时也要懂得借鉴和沟通,善于获取外部可寻资源,并加以综合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懂得用虚心的态度去学习其他企业较为优秀的地方,在学习中不断的创新。第三,要注重加强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信誉。一个企业的服务能力与信誉是其发展的关键,也是顾客信任度程度的体现。在产品等较为优化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能力和信誉更能增加顾客的回访率和信赖。

[参 考 文 献]

[1]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的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44-48

[2]曹荣林,曹建丰.加快推进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的创业进程[J].南京社会科学,2004(12)

[3]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4]刘道玉.创业教育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关于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有关人事管理的意见[S].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创业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