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的微博行为探讨

2016-05-14靳婧

新媒体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记者微博

靳婧

摘 要 在微博上,记者可以说是一个既客观存在又非常职业化的特殊群体,相对于一般的微博使用者而言,其微博活动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通过分析一些传统媒体记者表现出来的微博行为,来探究媒体记者微博行为的一些特征,并对记者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加以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 微博;记者;新闻行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8-0055-02

微博从2009年下半年进军到互联网领域,刚进入这一领域时,响应的用户非常少,其发展还非常的不成熟。在新浪微博的发展初期,媒体记者在新浪微博上非常的活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媒体记者对于微博的青睐,也可以证明媒体记者和微博之间有着某种天然存在的联系。“微博改变一切,围观改变中国”这一句口号曾经是那么的深入人心,每一种新技术形态的诞生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是改变,微博的迅速走红以及伴随着日益强大的影响力已经标志微时代的到来。微博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形态与信息传递模式,成了中国当下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分享平台。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更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强大冲击和挑战,在大事件中传统媒体开始通过微博发布信息,公众也通过微博获取信息,同时,微博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传播和经营的新方式,传统媒体也通过微博实现传播的新形态和经营的多样化。媒体记者使用微博是有其特殊的目的和作用的。所以,本文重点研究记者的微博行为所具有的特征。

1 记者微博行为特征

1.1 在微博平台上将自己的身份职业化

通过对100位上海媒体记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发现使用新浪微博的这100位用户中只有27人进行了实名认证,而剩下的73人均未进行微博的实名认证。在这100名用户中,有69人将自己的微博头像设置为自己的照片。100名用户中使用真实姓名的高达83人。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媒体记者在使用微博时都倾向于选择自己真实的姓名和照片,此外,大部分的媒体记者在进行个人简介时也会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一些自己的职业化信息。比如将个性签名设置为“乐做媒体人”“享受生活,享受新闻”“快乐源于新闻”等。

记者在微博上更加注重自身身份的职业化,所以发布的内容也具有较强的新闻性。通过访谈的形式以及了解记者所发布的微博,转发分享的微博内容,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媒体在微博上将身份公开化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记者通过微博公开自己职业化的身份,主要是为了让别人认同自己真实的记者身份,以更好的传播新闻,增强公众对于自身的信任。这样的话,记者可以收到更多粉丝的关注,自己的人气会大幅度的提升,这样自己微博中蕴含的新闻信息才可以在更广范围内进行传播。

2)媒体记者将自己职业化身份在微博上公开后,同行才能更加方便便捷地搜索到自己并关注自己,这样同行之间才能更多更好的进行交流,分享有用的信息。这样媒体记者可以实现在微博中建立一个同行之间的社交圈的目的,可以更好的交流信息,结交更多的同行。

3)将自己的职业化身份公开后可以更多的拥有话语权。话语权,发言权对于记者是尤其的重要,话语权,发言权,特别是当和一些有威望的人士进行交流与讨论时,媒体记者这一特殊身份将促进别人更加的信任自己,从而更好的传递新闻信息。

2 微博平台中的媒体记者具有公共性

“身份”代表着主体在拥有某种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媒体记者通过微博吸引普通用户关注的同时,也必将承受普通用户对其的期望,用户更多的希望媒体记者能够传递更加真实的新闻信息,所以媒体记者在微博上要严格履行义务,遵守相应的准则,用准则与舆论约束自己,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所以,媒体记者在微博平台上总会或多或少的意识到自己的公共性,在微博中甚少提及私生活以及一些无用的信息,其所发布的微博内容中大多是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所以说,现如今,大多记者已经意识到自己所发布微博内容的公共性。

3 媒体记者发布的微博内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较高

“信息”一般指消息中比较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

调查表明:Twitter上的新闻信息占有比例仅为3.6%;广告占有的比例为3.75%;自我营销占有比例为5.85%;无聊的,没有意义的话占40.55%;聊天占有的比例为37.55%,但是聊天内容没有实际性意义;转发内容中有意义的部分仅占有8.7%的比例。综上所述,Twitter上的信息大部分没有意义,有效信息仅占1/4的比例。

调查显示,记者发布的微博内容里包含有高达87.24%的信息量。对比来看,普通用户的微博中包含的信息量却少之又少,一般都是一些无用的信息例如:“好无聊呀”“周边的人都不关心、在意我”“中午吃什么,好纠结”等。通过观察、分析进而抽样研究,我们发现媒体记者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微博内容所蕴含的信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高于微博的普通用户,这充分体现了记者这一职业的公共性的属性。

通过对媒体记者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对其所发布,分享交流的微博内容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与使用微博的普通用户相比较,媒体记者使用微博有其特殊的目的和作用,媒体记者更多的是把微博看作是一个场所、一个平台、一个机会,是他们进行信息传播、交流信息,结交社交同伴的平台;记者在微博上实现了自己对于职业化身份的构造及呈现,目的是将新闻进行更好更快的

传播。

参考文献

[1]彭兰.记者微博: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碰撞[J].江淮论坛,2012(2):154-158.

[2]卞清.从“职业新闻人”到“在线行动者”:记者微博的中国场景[J].现代传播,2012(12).

猜你喜欢

记者微博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