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价值评析
2016-05-14贺清
贺清
【摘要】 目的:评价并分析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并使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格拉斯哥预后指数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预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GCS评分明显更高,GOS评分除Ⅲ级外均明显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脑出血;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传统骨瓣开颅术; 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152-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8.087
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的非外伤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高血压脑出血越来越多,且常见老人,发病率较高。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开颅手术治疗,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外科手术中,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为研究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特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传统骨瓣开颅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5岁,平均(60.67±2.37)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4~76岁,平均(60.71±2.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骨板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如患者脑部血肿部位已经蔓延入脑室或患者脑内出现梗阻性积液,可将患者的脑室打通,对脑内积液进行脑室外引流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CT扫描,并对其颅内血肿进行定位。在CT引导下对穿刺点进行确定,在穿刺时应注意避开患者脑部的主要血管和功能区域。根据患者颅内血肿的具体情况,在患者的血肿层面进行手术切口,使用咬骨钳将手术切口扩大到3 cm,使患者的硬脑膜充分显露。使用十字剪将患者的硬脑膜剪开,并刺入穿刺针,抽出血肿。在抽吸的同时,使用生理盐水对颅内血肿清除区进行冲洗,在冲洗液体抽吸出的颜色变淡后,进行持续引流。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颅内压进行降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并使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格拉斯哥预后指数(GOS)分别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预后效果进行评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标准:13~15分为轻度昏迷,9~12分为中度昏迷,3~8分为重度昏迷[2]。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死亡为Ⅰ级,植物人状态为Ⅱ级,重度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为Ⅲ级,中度残疾且生活能自理为Ⅳ级,恢复良好且能正常的进行工作和学习为Ⅴ级[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GCS评分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出现术后出血11例,肺部感染8例,多个器官发生衰竭7例,消化道出血5例,脑脊液渗漏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33/50);观察组中,出现术后出血7例,肺部感染5例,消化道出血3例,多个器官发生衰竭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17/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死亡率为16%;观察组中,死亡率为2%。观察组患者中Ⅴ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Ⅲ级外,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均明显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微创技术被逐渐应用于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有资料表明,传统骨瓣开颅术治疗脑出血,其预后效果不佳,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优点: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段风险小,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在清除血肿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脑部的压迫,改善脑部微循环,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5]。目前,在临床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适用性较高,在手术过程中,能够避免对脑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有效保护患者脑神经组织,从而减少手术后神经系统方面并发症的发生[6]。在致残率方面,有效降低脑部水肿的程度,避免损伤患者的运动神经纤维,从而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7]。本次研究中,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传统骨瓣开颅术的对照组,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
但在临床治疗中,还应注意的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通常适用于血肿量较小、昏迷程度不深的脑出血患者,如患者陷入重度昏迷,且出血量大,应尽量选择大骨瓣血肿清除术,不宜强行对患者进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避免引起严重的后果[8]。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极大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邓人富,林云东,黄斌,等.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溢血的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3,20(26):43-44.
[2]马俊杰,崔中华,刘晓,等.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溢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8-9.
[3]袁海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27-28.
[4]刘兴文,刘凤祥,喻杰仁,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方法治疗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184-185.
[5]林卫,陈卫红.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42例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3):110.
[6] Wu C H,Yang R L,Huang S Y,et al.Analysis of 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 contents in plasma and hematoma fluid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fter clot removal.[J].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2011,18(8):1060-1066.
[7] Wu G,Wang L,Hong Z,et al.Effects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for evacuation of hematoma in basal ganglia on cortical spinal tract from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hemorrhage:observed by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J].Neurological Research:An Interdisciplinary Quarterly Journal,2010,32(10):1103-1109.
[8]汤苏文.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5):681-683.
(收稿日期:201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