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6-05-14林敏芳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小学教学

林敏芳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始终是以教科书为基本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扩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成为当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简要分析并探究如何利用课程资源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立足点,为养成学生自身良好的品德习惯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包罗万象,设计的内容方方面面。倘若只局限于有限的教材本身,教学活动便得不到有效开展,很多资源都被浪费。因此,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充分开发教材本身,实现二次创新教学

品德与社会教材本身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等,但是教材本身对每一版块的内容都是蜻蜓点水,因此教材本身就有很多可以进行二次创新教学的地方。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让诚信伴随我章节内容为例,该章节的教学目标是教导小学生讲诚信、说真话,说到做到。但是,教材本身的章节篇幅有限,因此,很多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什么是诚信?”“怎么做一个有诚信的人?”两个问题上,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意义不大。实际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讲诚信的事情,或根据一些社会时事热点改编成文字脚本,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演绎“如何讲诚信”,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了解诚信,从而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或者在开展同样是学习的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平时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或“在生活中,你有什么有趣的生活小窍门或者小常识分享给大家?”这是基于教材内容进行的问题延伸,又是对教材本身的再度开发,学生的想法思维不同,分享的内容不同,而每个学生又在分享中收获了他人的想法,获得了更多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做出相应的回应,给予学生鼓励或肯定,让学生更加勇于发言,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实现二次创新教学的同时,不要忘记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二、积累丰富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教育意义

当下教育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为宗旨开展教学活动,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以教材出发,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导致很多有效的课程资源被浪费了。因此,拓展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的第二步,就是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教育的意义。以实际教学为例,在教学珍爱生命时,该章节本身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了解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善待、保护生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多以认识生命、保护生命为主体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生命意义知识的灌输,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了解。对此,教师可以换一个切入点,如:“什么是生命?”结合学生已学知识详细介绍生命的起源,让学生在感受生命起源的神奇之处的同时,对生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认同,随后再进行“为什么要珍爱生命?”“怎么珍爱生命?”等大的主题教学,在教学中分成细小的章节,让学生在这种感受中了解生命的意义,对于珍爱生命本身的理解更加深入。

又如,在教学安全的生活时,多数教师都是以认识安全,了解灾害入手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是说教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了“安全生活”这一定义,对安全生活的本质并不了解,教学效果没有预定目标明显。实际上,教师可以从问题入手,如:“如果家里着火了,你会怎么做?”“路上有陌生的叔叔向你问路并要求你带路,你会怎么做?”等比较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先思索,得出结论,再对学生结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问,一来二去学生逐渐明白了危险的定义,并产生了保护自身安全的模糊思维,此时再进行安全教育,就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而安全教育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简单的教学就能完成,教师在后续教学中要反复提及,让学生时刻巩固安全的相关知识,保证在危险发生时,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做出正确的判断,实现自救,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并延伸教学的真正目标。

三、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定期组织寓教活动

课程资源并不单单是指对教材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多变的、主动的。包括对于环境资源、社会、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有灵活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才能充分保证教学质量,而这其中良好的教学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学校本身要注重优秀思想品德的传播,如在教室开设文化墙,内容可以是班级中学生个人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是名人的优秀作风事迹宣传,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听当地模范的讲座等等。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可以是亲子活动,也可以是以小学为单位组织的活动,如“感恩的心”,就是让学生保护怀里心形的气球,穿过比赛设立的各种障碍,类似“陌生的人搭话”“发生火灾”“安全过马路”等等,最后将气球交到父母手里合影一张。对用时最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鼓励和物质奖励,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对于感恩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个性。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学生的照片收集起来制作成照片墙,既是美好的回忆,又是教学活动素材的累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对这些素材进行播放,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让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兴趣加深,利于日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开展,本文从“充分开发教材本身,实现二次创新教学”“积累丰富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教育意义”“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定期组织寓教活动”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并详细举例如何具体利用。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具体能力和学习程度寻求适当的教学方式,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林竹梅.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分析[D].长春师范大学,2014.

[2]王昭舒.小学品德与社会校本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小学教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