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

2016-05-14张梅香

亚太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作用问题

张梅香

摘 要:儿童期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育功能的良好发挥对儿童社会化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针对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以及当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对策。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社会化;作用;问题;对策

一、儿童社会化的涵义

儿童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儿童时期(0-14岁)的社会化,具体是指儿童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习得各种社会规范,形成自我意识,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形成独特个性和行为的个体,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的正常结果,是个体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变化的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技巧,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畴之内,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妥善处理复杂多元的人际关系,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实现有益于社会的理想。婴儿出生后,首先作为家庭成员的一员,得到家人的生活照料和行为方式影响,家庭是儿童最先接触和生存的场所,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对儿童的性格、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成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促进儿童的角色认识

家庭教育内容包括家庭环境及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arles Cooley)提出了镜像自我的概念,认为周围人对个体的态度和评价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个体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库利说: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人的形象。儿童在他人生最初的生活场所家庭环境中,与家人的接触、交流、互动,在家人的“镜子”中慢慢地知道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认识自我,促进角色认识。从而知道“我是谁?”“我应该干什么?”“我能够干什么?”等人生的基本问题。家人还能够提前告诉儿童学校或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以及儿童进入这些环境后应该怎么样做。所以,家庭教育不仅能促进儿童在家庭中的角色认识,还能为儿童进入学校或社会后的角色认识奠定基础。

(二)家庭教育促进儿童习得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

儿童一出生便要受到家人对其生活的照顾,否则,弱小生命在没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得不到生存。蒙台梭利在其著作中提到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儿童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能动的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事物印象,以此来塑造自我。家人对儿童的生活照料,也被儿童吸收,慢慢地他能够模仿大人的行为来照顾自己,使自己获得生活的基本技能。而家庭成员间的相处互动或与外人的交际中,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都在影响着儿童。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家庭和社会所承认或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些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融入自己的行为结构和人格结构之中。儿童会形成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融入社会。

(三)家庭教育促进儿童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他们心中都有一种期待,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朝着这个目标行动,那么父母都有他们独特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智商高低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现在家庭教育对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培养已提前到胎教,给胎儿听音乐、讲故事等已很盛行,还有孕妇的营养补给和行为习惯也受到重视,以期待生出一个身心健康而且是智商较高的孩子。出生之后,家庭教育又进一步为儿童的智力开发提供各种条件,如:亲子阅读,亲子活动,及参加早教活动等。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个性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心理学家西蒙兹(Symonds,P.M.)根据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把亲子关系分为四种类型(残酷型、过保护型、溺爱型、放任型),不同类型会形成儿童不同性格。父母希望儿女成才的愿望可以理解,但儿童个性的形成有先天的气质和后天的性格相作用,作为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以顺应孩子的天赋发展的教育才是正确的选择。

(四)家庭教育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安慰和捐赠等。亲社会行为也是儿童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1]。儿童在家庭环境中,亲身感受到家人是如何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如何共同分享喜乐、团结克服困难,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亲社会行为的学习机会。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恭敬和气、团结互助等美德的培养,最先是在家庭影响中形成的。和谐的家庭氛围,相亲相爱的成员关系,让儿童沉浸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了解到生活在和睦的家庭中是非常幸福的。儿童把良好美德观念融入自己的内心,以此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促进自我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的核心角色缺失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城乡差别日益严重,贫富两极分化,不仅是社会发展中经济的差别,更有教育上的差别。父母为了生计奔波,小孩出生后便无力承担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压力,唯有托付亲人照顾,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便显现出来。留守儿童的卫生、安全、心理、教育方面产生的问题时有报道。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其他任何亲人都不能取代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也不是通过电话或其他沟通方式的教导可以完成的。父母在家又不能更好地维持生活质量,而一味地去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要父母陪伴儿童成长,也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这个问题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帮助,从各方面来促使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离婚率居高不下还有上升趋势的今天,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中既当爹又当妈的情况,首先就让与儿童一起生活的,作为照顾、教育儿童的父母那一方角色混乱,如果父母自己都处理不好自己的角色的话,教育子女肯定容易出现问题。

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单亲儿童,家庭中核心角色的缺失,依据帕森斯的观点,核心家庭的角色构造都有它存在的作用,角色是无法替代的。

(二)独生子女家庭的人际关系单调

自从我国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为,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这个家庭观念很重的我国,独生子女的存在现象,对很多观念造成冲击。如: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男丁延续香火等。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承受了太多的关注与期望,以致于形成懒惰、自我中心、孤独等性格特征。没有兄弟姐妹,家人都围绕着自己转,要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不能在儿童期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谈不到合作、竞争、互助等,使其社会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志脆弱,挫折忍受能力差;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社会交往能力差;蛮横任性,自我控制力差等心理缺陷。儿童意识不到自己进入社会之后,并不是像在家庭中那样,随时有人关注与帮助,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处理人际关系。

(三)对儿童的过度保护、溺爱

就算家庭中不是只有一孩,也绝对是少子化,已不能如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个家庭养育多个小孩或是几代同堂的情况了。父母对小孩看得很重,过度地保护,能够代替做的事情一定会代做,唯恐怕不能满足小孩的需要,减少了儿童的动手与思考的行为。对儿童的过度溺爱其实是变态的爱了,造成儿童自私、反抗的性格,对儿童社会化起到阻碍作用。

(四)对教育理念的误解

希望子女成才,较多地只注意智力方面,非智力方面相对地就减少了。对一些教育理念,如“人的右脑只开发了10%”、“敏感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等,认为人的大脑还有更大的开发空间,要抓住儿童的敏感期,从小就按受各种培训,致使儿童过早地承受家庭期望的压力。儿童期是游戏、玩耍的时期,在这期间学会与人相处,应对困难,培养非智力的能力。而家庭对教育理念的误解,以为对这些教育理念的运用,是重视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更有益,其实是剥夺了儿童他自己应有的成长需要。

四、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家庭教育优化对策

(一)维护家庭的完整与和谐,重视家庭成员的角色行为

家庭成员的完整,特别是双亲的完整,在家庭教育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父母,要关爱自己的生命,要能处理好夫妻关系、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创造与维护家庭的完整与和谐。家庭角色的功能不能替代,母亲不是教育儿童的主要者,父亲角色也很重要,父亲的形象是儿童对男性的第一认识,父爱缺失的儿童成年后找对象会变成“恋父型”或是对男性产生恐惧。家庭关系不和谐则会对儿童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家庭,作为祖辈,也应该处理好自己的角色,不能越线代替父母执行一些教育行为,在教育方面要达到一致性。

(二)培养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注重儿童的心理健康

依恋是指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久的持续的情感联结,是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躯体联系的心理倾向。依恋对象比其他人更能抚慰儿童。美国儿童心理学家Ainsworth通过心理实验发现,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冷漠/回避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混合型依恋”。这些实验类型其实是说明孩子是否和父母建立了一种恰当的情感关系。如果孩子出生之后,父母或其他长辈没有帮助孩子与自己建立一种恰当的感情纽带,很容易引起孩子情绪、人际方面的障碍,而这些障碍有可能伴随孩子的终生。儿童出生后,父母应主动与孩子建立这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因为安全型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对事物产生兴趣并主动去活动、探索,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得以维持。安全型依恋有助于儿童形成与同伴的友好关系,因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易接触、攻击性低,朋友多,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性技能。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在这里得到世间最初最纯的爱与关怀。儿童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注意,需要观察力强的父母,良好地解决需要智慧的技巧。现已放开二孩政策,父母想要生老二还需密切关注老大的反应,发现反对抵抗情绪时,要及时地疏导。父母不仅要照顾儿童的身体发育,也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顺应儿童的天赋发展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家庭教育是越来越重视。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并不是断章取义地选取一些教育理念来支持自己的家庭教育行为。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影响,避免重男轻女的教养态度,还需要防止性别刻板印象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父母应该扩宽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吸取优秀的家庭教育理念与他人的经验,分析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懂得孩子的天赋个性,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正如卢梭的“自然教育法则”那样,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顺着儿童的气质、个性来教育,让儿童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快乐生活的人。

参考文献:

[1]但菲,刘彦华.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506-507页.

[2]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3版.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

[4]郭金峰,宁锦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01:42-43.

[5]陈璐,卢清.家庭教育对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3:134-138.

[6]张鸿宇,王晓曼.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发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6:353+356.

[7]王勇.浅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51-52.

[8]张凤琴.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02:37-39.

[9]臧羽青.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35-36.

[10]贺泽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及其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15-116.

[11]刘翠梅.谈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儿童心理的社会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10-111.

[12]庞懿,郭徽.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1:119-121.

[13]于晶.儿童社会化发展中家庭要素的优化与提升[J].教育科学,2003,04:62-64.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作用问题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