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多样化解题的研究

2016-05-14刘月娜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多样化小学数学分析

刘月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已将培养小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列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教育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多种方法,运用多角度思维,体验多样性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促使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多样化解题的思维建构,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样化;分析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如何引导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已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又能在已有的知识面上有所提升,创造出新的知识理念,体验到多种问题解决的乐趣,完成多样化解题的综合建构,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一、小学数学多样化解题的必要性

小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在心理表征上,体现的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过程,对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和发展都不会自动生成,局限性的解题思路,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索然无味。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往往停留在解决问题的表面层次上,不能从“解”的本身,看到“解”的来源和有效的依据,追溯到问题的根本,找到问题的内在规律。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建构小学生解决问题综合推理思维架构,基于解决问题产生式系统提升到与问题内在规定性相联系,让小学生在任何算术运算算法中学习到内在的数学推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小学数学多样化解题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数学倡导多样化解决问题,采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但现行数学课堂对培养小学生多样化解决算术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相关理论相对匮乏,在数学问题的类型、难度和策略方面的研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使学生在解题能力上视野狭窄,单一直线式地思考问题,小学生数学教学也只是停留在实践总结,理论与教学实践形成一个无法调解的“黑洞”。学生在课程与生活实践的衔接上陷入迷茫、混乱之中,教学效果的检验与研究已成为社会的尖锐矛盾。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多样化解题的探讨

小学数学是多样化的综合性学科,一个数学问题内部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有许多一题多解的经典题型。因此,创造性思维的数学学习,其核心方法就是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数学问题,发挥小学生好奇、推理及想象力,寻找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提高创新能力。

1.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方法

一个数学问题的出现,在基本数量金额关系的组合形式下,会有一种方法去解决。在解决方法的可选项中会有许多的依据来支撑这个数学问题,所以解题方法多样化就是产生解题机制,不仅是包含着算法,而且包含了解题方法,其根本核心是对算法的理解。比如:算术题36+25,一种方法可以采用“凑十”的方法,分为:(30+20)+(6+4)+1,另一种方法可以采用(6*6)+(5*5),运用多方位、不同组合的解题方法,对开发学生智力,理解运算方法,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寻求有效合理的、简洁的运算方法,发挥小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来解决数学问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的数学变通能力

数学多样化解题就是要求学生能纵横知识的游离,熟悉数学问题之间相通的知识点,让学生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大胆地联想、探讨数学知识的新要点,总结、归纳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数学问题,突破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常规模式,具备初步的创新理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断开拓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锻炼敏捷的思维品质,积累丰富的思维量,横向和纵向不断延伸,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变通能力增强。

3.加强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多样化解题,是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的表现,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尝试将现实存在的数学问题引进数学课堂,创设情境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价值,避免老师盲目地讲授,学生机械地听课,促使学生脱离对数学问题的解题架构呆板化,让学生领会数学精髓,灵活运用简洁地解题,同时,寻找多种解题策略,在不同路径的探索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4.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纷乱的生活中,蕴含着众多的数学哲理,将数学哲理进行抽丝剥茧,分析其内在的数量金额关系,提出问题并试图用新的数学理念去解决问题,运用解题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多样化解题的最终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主脉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以学生进行思考性地数学学习,创新地解决数学问题,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社会活动行为给予引导和指挥,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基本素养,构建出小学数学多样化解题的数学思维架构,达到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洪伟.“一题多解”对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作用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2]张桂芳,宋乃庆.数学课程中的算法知识“集中显性教学”与“分散隐性渗透”相结合[J].数学教育学报,2013(4).

[3]魏雪峰,崔光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分析、模拟及其教学启示:以“异分母相加”问题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

[4]魏雪峰,崔光佐,段元美.问题解决认知模拟及其教学启示:以小学数学“众数”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5]魏雪峰,崔光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1).

编辑 杨 倩

猜你喜欢

多样化小学数学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