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应台《目送》的语言特点

2016-05-14邹承辉

文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龙应台

邹承辉

内容摘要:《目送》是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也是“人生三书”的最后一本,是龙应台在经历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病,兄弟的相聚又分离,孩子的叛逆远去等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写下的对于人生悲欢离合的独特感悟。在《目送》中,我们读到了另一个龙应台:不再谈犀利的社会议题,不再关心国家大事,而是以温婉细腻的笔触,描绘最平常的生活之美,充斥着对亲人的眷恋和对命运轮回的敬重,向我们讲述一场场生命的“目送”。

关键词:龙应台 目送 语言特点 写作特点 情感意蕴

一.龙应台特有的语言刚性

这是龙应台与生俱来的语言风格,以一本抨击时弊的《野火集》为众人所熟知的她,是华人世界率性而又犀利的一枝笔,更确切地说,是一把剑,直指人性最软弱的部分。

龙应台锐利的文风在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和政坛激起了一场“龙式”风暴,这风暴呈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尤其是其中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一篇,更是将“龙卷风”吹向了大陆,在大陆也掀起了一股“说真话”的浪潮。龙应台敢说,敢写,她的语言,有着特有的刚性,而这种刚性,在她的《目送》中也有着体现。

在《目送》的《跌倒—寄K》这一篇中,龙应台的开头两段就充满了“龙式”刚性的语言特色:

不久前,震动了整个香港的一则新闻是,一个不堪坎坷的母亲,把十岁多一点的两个孩子手脚捆绑,从高楼抛下,然后自己跳下。

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在学校的厕所里,用一个塑胶袋套在自己头上,自杀了。[1]53

这一篇是龙应台在看到两则自杀的新闻(一则是母亲带着孩子,一则是国中生)后,所写下的感慨,它延续了龙应台文章鞭笞入里的刚性风格,将矛头对准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开头两段对于自杀的描写,看似平铺直叙,不带温度,只是在向读者陈述一个事实,甚至就像是在表述吃饭睡觉上厕所这些再平常再普通不过的事,但恰恰是这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表述,其中却充满了龙应台所有的不满与愤怒的情绪,是龙应台无声的讽刺与深深的痛心。而这样看似不温不火的态度,不正是当下,人们对于死亡,只有沉默和冷漠的旁观的最好写照吗?

我们无法感受那位母亲亲手将两个孩子丢下楼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也无法得知那位母亲的绝望是有多深刻才选择了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和孩子的一生,更无法知晓那位国中生在自杀前到底遭遇了多大的屈辱亦或是压抑,让他放弃了大好的年华,大把的时光,而选择去往另一个世界。我们仅所能得知的,是他们的生命,真的已经消逝。

龙应台只是在告诉读者这样两起自杀吗?不,她犀利的剑,早已出鞘。

龙应台这样说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1]54

我们为孩子的学校奔忙,为孩子的一两分之差喋喋不休,为孩子的“兴趣”大笔挥霍,为孩子所谓的“进步”沾沾自喜。我们教会了孩子如何熬夜刷题,提分;教会了孩子如何逢场作戏,假笑;教会了孩子如何设计他人,世故。可是,我们却没有教会孩子爱和宽容,没有教会孩子平等和尊重,没有教会孩子接受一切的不完美。这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旦脱离学校、家庭和父母的温床,还怎么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好好生存,又怎能期望他们活出自己的样子?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1]54

再如《目送》的《薄扶林》一篇,龙应台将历史的沉重与语言的刚性相结合,产生身心双重的激荡,引读者往更深处思索。

“这种数字,我必须转化成现代比拟才能感受到它的真实性;一九九四年的非洲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在三个月内八十万人被害。”[1]134

这是龙应台将1650年的广州大屠杀和1994年非洲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进行比拟时写下的一段话。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三个月内,八十万人被害;广州大屠杀,十二天内,就有七十万广州市民被害。相同的,除了死亡的数字,还有他们都是手无寸铁的无辜遭殃的百姓。龙应台通过比拟,将历史的厚重感真实地压在了读者的肩头,让读者能够越过时空感受到屠杀的残酷与血腥,感受到那建立在无数牺牲和尸首上的前进的文明。

《薄扶林》中的这句话,初读也是如大白话般,你看不出任何情绪的波动,但是它正如冰山隐藏在海里的十分之九,你一旦撞上,一旦看破,必定让你倾覆,湮没在龙应台内心汹涌的波澜中,被她语言特有的刚性震撼,久久无法平静。

二.龙应台特有的语言柔性

《目送》与龙应台的其他作品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被称为“人生三书”之一的《目送》,是龙应台在经历过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兄弟的携手、分离,孩子的远去等一系列人生重要转折之后,写成的散文集。和其他作品不同,《目送》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针砭时弊、快意文坛、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社会评论家,而是一个女儿,一位母亲对于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悟。“她温润地看待本质上悲苦无常的人生,温婉深情地传达着独特的生活感悟,朴素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爱与尊重。”[2]所以《目送》中的语言,带着龙应台作为女人特有的柔情。

《目送》的《幸福》这一篇,言语间,就充满了脉脉温情: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1]102

“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1]104

《幸福》通篇,都是用这样的排比句式——幸福就是……,诉说着龙应台对幸福的独到见解。在这里排比句式的运用不只是为了散文格式的齐整、韵律的优美,更是为了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最简单,最平常,就存于琐碎生活里的小幸福,让读者被这样的幸福紧紧围绕。

在当下,物质至上精神滞后的时代里,“幸福”被觉得奢侈,你谈幸福,还不如谈谈明后天股票的走势、房价的涨势更能被众人所关注和共鸣。而一般作家笔下的幸福,不是太泛泛而谈地说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就是千篇一律地解释幸福的定义,可惜,这样的幸福读者耳朵都能听出老茧,毫无新意,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任何涟漪。

龙应台对于幸福的阐述,是带着能让读者感知的温度的,用柔性的语言,将读者早已忽略的幸福娓娓道来,告诉读者,幸福,不难追,也不难找,它就在身边,就在每天陪伴着你的人儿的眼神里。

在《寂寞》这一篇中,龙应台写道: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1]29

同样是说寂寞,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苍凉感不同,龙应台的文字,更多了些淡雅的情致。她把寂寞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排解的,一种是须独自面对的,用柔柔的话语婉转道来。“寂寞”,在她看来,仿佛不过是人生必经的修行课罢了,并没有什么稀奇。正是这样柔性的语言,读者即使读的是龙应台最苦涩的文字,最艰难的时光,都总能从心底升起一抹温情,而不觉得寒冷刺骨。

三.刚柔结合的动人部分

《目送》的语言,有刚性,有柔情,也有着刚柔结合的动人部分。

朱秀霞读龙应台的《目送》,发出这样的感叹:“《目送》没有“龙式龙卷风”的社会议题,不关万千世界,无关国家大事,只谈亲朋。”[3]

《目送》中的《1964》篇,有这样一段话:

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1]36

这是龙应台假设,如果十二岁那年,就有老师告诉了学生他们一生的轨迹,那么学生的人生,是否会因此改变。这段话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现实的是,四十年之后,学生的人生轨迹就是如此,认真而残酷,透着赤裸裸的刚性;虚拟的是,龙应台并不是以直接锐利的语言来描写这个事实,而是笔锋一转,假设四十年之前,十二岁那年,学生就知道了这结局,会不会原本笔直无交集的平行线,真的相交于无穷远?在刚柔结合的动人部分,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龙应台,仍旧是锋利的笔,锐利的眼,可写下的,却是世间最平凡的温情。

在《目送》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龙应台,一个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与命运和解的龙应台。经历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兄弟的相聚又分离,孩子的叛逆之后,作为母亲、女儿的龙应台,以深刻的反思,为同样处于社会多重角色的读者呈现了不造作,不浮夸,真实,真诚而又自然的生命体验,字里行间流露出人性最本真的还原,带着龙应台特有的率性,给读者以理智的思考,思考生命最深处所需要的纯粹,这或许,也是《目送》最为重要的思想内核。

参考文献

[1]龙应台.目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3.

[2]顾伟,孙春梅.龙应台目送中的生命哲学[J].枣庄学院学报,2014,12(6):21.

[3]朱秀霞.刚性中的柔情-读龙应台《目送》[J].法制,2010(4):55.

(作者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龙应台
初中艺术欣赏类文本语言在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基于师生语言特点研究谈数学助学课堂
有价值的善良
浅析俄语科学语体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
《银色仙人掌》
不要被偷
深刻睿智 触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