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的镜子作用

2016-05-14李童悦子

文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海明威

内容摘要:海明威是美国最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擅长运用象征、比喻等写作手法,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让文本更加充实、多元化。在《太阳照常升起》这一广为人知的小说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都有着映射作用,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酒 《太阳照常升起》 海明威 镜子作用 象征意义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海明威是美国最著名、最富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因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而一举成名,迈耶斯就曾高度评价它是海明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1](P192)在这部小说中,“酒”这个意象随处可见,马尔科姆就曾说道,“他的主人公早晚都在喝酒;他们喝下去那么多的葡萄酒、茴香酒、格拉巴酒和封达多尔酒,要是他们都是些凡胎肉身的凡人,他们都得因酒精中毒给送进医院。”[2](P12)酒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对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心理活动乃至当时的社会背景都有着映射作用,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一.酒:一面反映个人的镜子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不管主人公是欢乐或悲伤、兴奋或沮丧、清醒或昏迷、独自一人亦或是成群结队,他们似乎总能找到喝酒的理由。事实上,酒作为一面反映个人状态的镜子对小说人物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都有着映射作用。

一方面,酒可以反映人的生理状况。首先,每当人们感到寒冷、疲惫的时候,他们便会选择喝酒。在小说的第十一章中,比尔提议喝一杯“滚烫的朗姆酒和宾治酒的混合甜酒”以长久的保持温暖。之后也有提到杰克因喝了一口茴香酒而感到“嗓子眼一直热乎到肠子里”,他认为酒可以暖胃。其次,酒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减轻人的痛苦。[3](P67)酒精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可以消毒,也能麻醉人的神经。在小说第三章,杰克突然心情郁闷感到头疼,他便去要了一杯啤酒加一杯科涅克白兰地酒来麻醉神经减轻这种痛苦。在第十八章中,杰克感觉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于是比尔便劝他喝了一杯接一杯苦艾酒,之后杰克便觉得好些了。因此,酒就像镜子一样反映着人的生理状况,他们会在感到不适时通过酒来调节自己的身体状况。

另一方面,酒可以反映人的心理状况。首先,当人们感到痛苦时,酒能给予人安慰和解脱。海明威称小说中的人物为“迷惘的一代”,他们因其传统的价值观念不适合一战后的世界却又迷惘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而感到困惑。在小说中无论是杰克、比尔还是勃莱特感觉到疲惫、烦恼、甚至已经醉了的时候,其他主人公都会劝他们喝酒。他们通过喝酒来麻痹自我,在酒精的世界里放纵、沉沦。其次,当人们不想面对现实时,酒便给了他们逃避的借口。例如在第四章当勃莱特和杰克聊到伯爵迈克的时候,杰克选择了逃避并且把酒当成挡箭牌一次次的劝勃莱特喝酒,试图将她灌醉。而之后迈克被问起如何破产的时候,迈克又以醉了为理由来扯开话题。酒对这些主人公们而言便是唯一能减轻痛苦的良药,是逃避现实的麻醉剂。[4](P124)

二.酒:一面反映人际关系的镜子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所有的角色都以酒会友,他们把喝酒当成一种习惯,就像上瘾了般的不分时间、场合地喝酒。酒是一面反映人际关系的镜子,朋友、恋人亦或是陌生人在相处时所选择的酒的种类和喝酒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一方面,酒可以反映出女主角勃莱特和不同男人间的暧昧关系。杰克和勃莱特的爱情是小说的主线之一,海明威虽没有明确指出两人的恋爱关系,但读者却可以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杰克对勃莱特深深的爱。例如在勃莱特首次出场的时候,杰克正“站在门口喝着啤酒,感受从街上吹来的阵阵凉风”。而当勃莱特和杰克兜兜转转再度重逢在西班牙街头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了喝酒。在他们对话中穿插的全是“再来一杯”、“斟了点酒”的字眼,似乎酒才是他们唯一能沟通的方式。也许杰克和勃莱特的感情体现在这一杯杯酒中,他们的感情没有终点,就像他们之间的酒永远没有喝完的那一天。除此之外,海明威巧妙运用了酒这一意象来侧面反映勃莱特和其他男性的感情纠缠。当杰克和勃莱特谈到迈克的时候,他喝着白兰地和苏打水,在勃莱特嘲笑他反应慢时他才发现“刚才只喝了几口白兰地苏打,这会儿喝了一大口”,有的时候甚至忘了酒杯中的酒。除此之外,迈克每次都在喝醉了的情况下讽刺罗伯特对勃莱特的穷追不舍以及勃莱特对罗梅罗的恋恋不忘。这也许就印证了“酒后吐真言”这句老话,如果没有酒,勃莱特和其他男人间的绯闻也许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但也正是因为酒精的作用,才让这一段段感情更加扑朔迷离。

另外,酒还能反映出小说中主人公们的友情。盖伊曾说过,酒杯里竟能蹦出友谊来,这似乎与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以酒会友”的精神不谋而合。也许在海明威看来,酒也是一种友情的催化剂,通过两个人喝酒的频繁与否与喝酒的模式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来两个人的关系如何。虽然喝酒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但不是所有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以同样的方式来喝酒。当杰克和比尔、勃莱特一行人在一起喝酒时,他们大多比较随意,边喝酒边谈论着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并且常常喝起来就没有了节制。而在第十一章中,当杰克和比尔遇到巴斯克人的时候,他们喝酒的方式也与之前截然不同。其中一个小伙将“双臂伸长到最大限度,高高举起酒袋,用一只手夹紧皮质酒袋,一股美酒便嘶嘶地进入他的嘴里。他在那儿高举着酒袋,酒顺着一个扁平而又猛烈的轨道进入他的嘴里,他始终不紧不慢而有规律地将酒吞进去。”不难发现,此时此刻杰克和比尔也被他们喝酒的方式所感染,虽然他们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但酒已然成为他们之间最好的沟通工具。除此之外,当罗梅罗第一次与杰克一行人正式认识的时候,他用蹩脚的英语告诉他们“喝这儿的吧”,希望能和他们通过喝酒来拉近距离。可对于他们而言,如果对方是陌生人,他们宁可独自小酌。喝酒这件小事也是件大事,酒的本身就是友情的象征。

三.酒:一面反映社会历史的镜子

在小说的故事背景中,其实正值禁酒运动的兴起,因此酒精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小说中。这样看来,海明威多次在小说中提到酒似乎另有深意,从某种程度来说,酒也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反映。

一方面,酒在小说中的频繁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禁酒运动。从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禁酒运动在美国持续了近一百年。而当时“酒即罪恶”的观念当时已经深入人心,只因许多如酗酒、偷盗、伤人等和饮酒有关的社会问题大量出现。[5](60)在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频繁地饮酒恰恰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讽刺,社会道德公约越是禁止他们喝酒,他们越是背道而驰。海明威通过对喝酒这一行为的刻画,使当时人们的迷惘情绪和反叛精神得以充分体现,并且通过使其笔下的女性加入饮酒行列来突显酒的重要性,进而表达他自身对禁酒运动的不满。

另一方面,海明威通过其笔下的女性饮酒来反映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饮酒并不是男性的专利,勃莱特作为小说中唯一的女主人公是所有人里喝酒最多、最疯狂的一个。她在出场时便和酒精分不开了,要了一杯杯白兰地苏打。勃莱特似乎比许多男主公的酒量都还要好,这在当时看来是不合适宜的。在西班牙的狂欢节时,勃莱特甚至被安坐在一个酒桶上,一群人包围着她把她当一尊像来围着她喝酒、跳舞。酒被视为成人化和男性化的标志,因此在那个时代的女性喝酒来彰显她们的特立独行。除了勃莱特之外,另外一名女性角色乔杰特也非常喜爱喝酒。当她和杰克偶遇想要喝一杯潘诺时,杰克阻止道“这种酒不适合小女孩喝”。事实上,早期人们普遍相信饮酒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女性的营养饮品便是朗姆酒配牛奶[6](P174),女性也经常喝酒来美容,因此乔杰特非常不悦地回杰克道:“你才是小姑娘哩”。如此看来,酒除了能解渴、帮助身体机能正常运行之外,还能满足饮酒人内心深处的欲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妇女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思想上都获得了全面解放。她们不甘于沦为男性的附属品,想要通过性解放、饮酒等来彰显自己经济独立和思想上的开放,饮酒也就被两性化和大众化了。[7](P92)就像小说中勃莱特这类追求时尚的新女性与酒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她们将酒赋予了自由、解放的新涵义。

柏拉图曾将文学比喻成一面镜子,它能映射现实,照进人的内心。酒在《太阳照常升起》[8]中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它既映射了小说内人物的心理和人物关系,又反映了小说外真实的社会背景。通过“酒”这一意象,小说中的人物显得更加的真实、生动;也是“酒”这座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将小说中的人物都联系在一起。在酒的背后还藏着作者创作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使整个故事似乎有迹可循,更为真实。透过“酒”这面物质文化的镜子,小说世界中乃至那个时代里的精神文明也就得以呈现了。

参考文献

[1]Meyers,Jeffrey.Hemingway:A Biography.New York:Macmillan,1985:57.

[2]Cowley,Malcolm. Hemingway: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Englewood Cliffs, 1962: 35.

[3]杨雁,王群锋:“被酒充斥的世界——论酒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作用”。《贺州学院学报》1(2007):66-69。

[4]周子玉:“海明威作品中酒与美食的象征意义”。《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011):123-24,135。

[5]何军:“19世纪至20世纪美国禁酒运动失败原因探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2001):60-63。

[6]白玫,郭九林:“早期的美国城市酒馆文化与传统酒馆的兴衰”。《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5(2010):174-77.

[7]R L,Allen.Only Yesterday: An Informal History of the 1920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31:92.

[8]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作者介绍:李童悦子,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欢

海明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文学大师海明威的幽默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海明威的自省
文学大师海明威的幽默
海明威也不行
海明威的写作怪癖
海明威的一行字
“硬汉子”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