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全书》中涉农教育的特点及影响评析
2016-05-14许译心沈亚强
许译心 沈亚强
摘要:从明代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农政全书》的成书背景。根据对《农政全书》中涉农教育特点的分析,归纳总结了《农政全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研究基于职业教育史的视角,旨在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政全书;农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8-0094-03
一、《农政全书》的成书背景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末期,该时期的中国开始了“西学东渐”的潮流,手工商业初步萌芽,小农经济发展达到顶峰状态;与此同时,高度的中央集权使得封建政权走向衰落;再者,明朝的人口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加,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棘手的问题。在诸多背景的催化下,徐光启开始著述《农政全书》。
(一)封建政权衰落,小农经济达到顶峰状态
封建政权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而在明朝时期,政治的没落特征在专制程度(即皇权)上进一步加深。明太祖时期,丞相制度的废除就是其显著标志。与封建专制的衰落相对应,明代的手工商业发展缓慢,然而与此同时,小农经济却发展至封建社会顶峰。明朝历代皇帝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屯田,农业发展情况成为官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因此,小农经济与农业著作相伴而生,小农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业著作的不断丰富,而农业著作的不断增加也同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西学东渐,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的冲击
由于封建皇权的不断加强,明代帝王奉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因此经济政策趋于保守。自郑和下西洋之后,“西学东渐”的影响逐渐从沿海向内陆不断加深。晚明时期,中国的商业已有较为显著的发展,作为“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作坊出现。商品经济的活跃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使得手工业出现商品化的较大规模生产。自16世纪开始,虽然中国的科学技术出现明显落后的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也仅仅局限于萌芽状态,但是技艺的发达与传承却有效地掩盖了科技的落后。徐光启以《农政全书》为载体,使古代技艺有效地传承下来。
(三)人口分布区域不均,社会现状的倒逼
从14世纪开始,中国的人口数量随着小农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不断增长,但在人口增加的同时,人多地少的矛盾随之变得尖锐。这种矛盾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民自发地“移民”山区、边疆或者沿海地区开荒种地,扩大种植面积以缓解人口增加带来的土地和粮食压力。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出现,农业技术教育也因而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因此,明朝中后期,农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农学著作大量涌现,如《农书》《补农书》等,而《农政全书》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
(四)徐光启亲身实践,将“经世致用”融于农学
作为作者,徐光启本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准备决定了《农政全书》的质量。1562年,徐光启出生在一个小地主家庭,其父母还同时从事小商业活动。徐光启自小在倭寇横行的沿海地区长大,考取秀才之后,他在家乡一边教书一边参加农业生产,随后在沿海两广地区教书,在此期间认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接受西方知识的过程中,其眼界也不断打开。除此之外,他还阅读了大量文献古籍,为他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徐光启提倡重视农业发展,但同时也强调发展工商业的重要作用,他将“经世致用”充分融于农学,体现在《农政全书》当中。
二、《农政全书》中涉农教育的特点述略
徐光启一生致力于农书创作,农业方面的著作多达十余种,而《农政全书》就是其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共六十卷,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12个大类,约70万字。徐光启不仅通过此书进行农业技术教育,而且还通过《田制》一卷的内容进行农业政策教育,同时还在《荒政》中阐述了救荒方法和荒政思想。
(一)农业政策教育
农政教育在《农政全书》中占有大量篇幅,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当权者的教育,另一类是针对地方官员的教育。“农者,王业之根本也”,《农政全书》强调农业为国家之根本大业,认为帝王应该按照天时地利,制定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政策。在首卷《农本》中,徐光启引经据史,通过大量神话传说以及经史典故,说明了帝王劝农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此外,还告诫帝王要体恤农民,强调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农民的经济状况和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状况。因此,重视农民,体恤农民,爱护农民是《农政全书》中对当权者进行农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针对地方官员的农政教育方面,徐光启提出要求官员组织修筑塘坝贯通水利发展农业,建造房屋安顿流民,重视家禽家畜的养殖,同时修订军屯规章召令以及保甲制度,充分利用土地以发展农业。
(二)农业技术教育
对农民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农业技术方面。《农政全书》中引用了管仲、庄子及李悝等人关于农业技术的言论,例如“芸而减裂之,其实亦减裂而报予。来年深其耕而熟褥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食”。徐光启十分重视农业传统技术,《农政全书》中大量引用以往农书总结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在此基础上,还对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农政全书》还提出要针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阻力进行批评和说明,这为农民扫清了思想障碍,为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开辟了道路。例如,徐光启驳斥了“风土不宜”的理论,教育农民要重视实验。由于徐光启曾经接受过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教育,深刻认识到学习先进经验的重要性,因此他同时提倡学习他人先进的农业思想观念,主张要勇于向西方学习。
(三)荒政思想和救灾方法
除了针对特定人群的农业教育外,《农政全书》还提出要学习抵抗自然灾害的技术以及救荒的方法。这主要体现在最后一部分——《荒政》中。首先,提出要形成从帝王到地方官员的荒政思想体系,要有灾难意识。“天以时为权,地以财为权,人以力为权,君以令为权。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其次,针对百姓提出了具体的救荒方法,例如,如何治理蝗虫灾害:“用尾栽入土中,下子深不及一寸,仍留孔窍”。再次,在《荒政》的第四十七卷至第六十卷,徐光启对重要的木叶草实进行了详细介绍。
三、《农政全书》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农政全书》总结了前人的农业生产经验,同时又创新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新技术,不论是从农业思想层面,还是农业教育的方法层面,抑或是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对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都有重要启示。
(一)要重视和发展农业教育
“商出于农,贸易于农隙”。徐光启在书中强调农业为百业之首,因此可见《农政全书》在农政教育方面的最主要的宗旨是重视和发展农业教育。现今的中国,发展和重视农业教育依然是基本国策,其最根本的就是农业教育要面向农村,以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农村为主要施教场所。《农政全书》围绕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总结了很多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农业教育仍然有借鉴作用。农村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聚集地,其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不论是政府、农业技术人员还是农民自身,都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科技武装农业,重视农业技术教育以及农民职业道德教育,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
(二)要进行横向与纵向融通的全方位农业教育
所谓全方位,包括两层涵义,即从思想到技术的“纵向教育”以及从官员到百姓的“横向教育”。从《农政全书》来看,农业教育自上而下包括对帝王、对地方官员(即农官)以及对百姓三个层次的教育。同时,三个不同层次的农业教育也纵向涵盖了农政思想教育、农业技术教育等内容。因此,对于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中国而言,必须自上而下灌输积极正确的农业政策与思想,同时运用高校的农学专业和中高职院校的农业技术专业,实现从农业科研人员到农业从业人员的多层次、全方位培养。
(三)传统与创新的融通是农业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虽然引经据典,介绍了很多以前的农业生产技术,但与此同时,他也不断追求创新。在接受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教育后,他同时也致力于将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国内。他在书中要求老百姓学习他人先进的农业技术,拒绝迷信,认为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农业科技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必须将科技创新融入农业教育。通过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使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使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平都得到提高。因此,重视农业教育,发展农业教育,推广农业科技,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农业推广体系要不断创新
《农政全书》中也强调农业推广的重要性。例如,着重开辟篇章论述边远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方法等。徐光启也亲身实践于农业推广教育中,他在考取秀才之后,曾走遍两广地区,在教书的同时积极传播农业知识和技术。在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应该着重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引导,联合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推广体系。另外,推广要实现区域化,应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公司+农户”或者“示范基地+公司+农户”的多种推广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成明.中国古代农业教育发展史述略[J].职教论坛,2015(4):91-96.
[2]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78.
[3]张景书.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4]刘明.论徐光启的重农思想及其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2005(1):97-100.
[5]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出版说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徐光启.农政全书(上册)·原序[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徐光启.农政全书(上册)·农本·经史典故[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徐光启.农政全书(下册)·荒政·备荒总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6.
(责任编辑:王恒)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g dynasty's policy,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of Nong Zheng Quan Shu. And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i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istory, aiming to help build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Nong Zheng Quan Shu;agricultural education;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