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校企合作策略
2017-03-04赵宝柱
摘 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着企业合作主体选择难和育人成效不高双重困境,校企双方主体价值目标背离、实力企业不均衡分布、企业生产情景难以教育化改造、顶岗实习学生对“员工”身份不认同是造成合作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职业院校在办学层次、服务重心、人力资源开发、办学条件等方面引发的改变,提出以市为单位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建立中高职学生有区别的企业实践制度、建立校企双向沟通的多元合作机制、变送学生去企业实习为请企业师傅来学校指导实习等四点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企业实践
作者简介:赵宝柱(1968-),男,河北保定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社科联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共同资助项目“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职业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研究”(编号:2014wt004),主持人:赵宝柱。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1-0037-05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企业间基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建立起来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的一种办学模式。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基层职业院校企业合作主体选择困难,许多县级职教中心缺少合适和足量的合作企业;二是校企合作育人成效并不像期望的那样理想。面对校企合作困境,专家学者大多基于“校热企冷”的认知,从调动企业积极性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强制性、诱导性政策建议,但成效不显著。笔者认为,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职业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调整现行校企合作策略、提高合作成效提供了新视角、新契机。
一、影响校企合作的四大原因
影响我国校企合作有效开展的原因较多,但根本的有以下四点。
(一)校企双方主体价值目标背离是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的根本原因
学校与企业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组织的目标追求各异,遵循的规律亦不同,对于企业来讲,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才可能主动或被吸引参与到合作育人中来。职教界很羡慕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积极表现,希望通过法律制度的约束或优惠政策的激励把企业引导到合作体系中来,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传承和发展历程的差异,我国企业还没有普遍形成同学校合作育人的责任意识。即使企业愿意参与到合作中来也很难达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程度,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2015年6月全国人大执法檢查报告披露,企业办学的作用未能充分有效发挥,一些大型企业无意提前介入技能人才培养,认为这是政府的事,企业只管用人,无需培养;校企合作尚未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致使企业办学和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因此,至少在现阶段学校还要肩承育人的主体责任,对企业可以提出适度的合作要求,让企业承担适度的育人责任,否则过高的期待只能收获更大的失望。
(二)实力企业的不均衡分布是制约校企合作有效推进的现实原因
企业有大小之别,分布也有地域之异。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37.8万个,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和有突出资源禀赋的地区。截至2015年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5285万户,私营企业1802万户,吸纳全国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吸纳城镇就业人口四成以上。2014年个体工商户平均吸纳2.6人就业,私营企业平均吸纳12.6人就业[1]。县域经济体以个体工商户等中小企业为主。另有数据表明,中小企业是我国当前最活跃的经济体,但其平均寿命仅为2.5年[2]。职业院校分布也具有地域性,高职、本科高校主要分布在地级以上中大城市,中等职业学校一般位于县域地区。尽管我们不能以企业规模大小来作为选择合作企业的标尺,但从育人的角度来讲,吸纳人数较多、生产技术与组织管理方式先进、生命周期相对长的大中型企业更符合校企合作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就近对应的企业规模小、寿命短,即使合作意愿高也不利于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三)企业生产情景难以教育化改造是影响学生实习成效的重要原因
合作育人只是从应然的角度为提高育人成效提供了可能,但实际成效的高低还要取决于企业提供的生产情境与专业人才成长所需的育人情境一致性程度,只有经过教育化改造的生产情境才更具教育价值。企业是物质生产性组织,其生产情境符合企业高效(精益化)生产要求,但不一定符合育人情境的要求,尤其是顶岗实习时,其生产的组织与流程完全处于生产状态,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利于学生反思揣摩内化。国外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教育往往采取学习车间或学习岛的方式创设教育情境,做到了生产情境与学习研讨情境相结合。我国除一些特殊领域如医学和交通等领域企业生产情境与育人要求的情境吻合度相对较高,不需要刻意的去改造外,大多数企业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造和调整。从校企合作实践来看,除了一些具有行业办学背景的学校由于传统的“特殊关系企业”[3]会在生产情境调整或改造方面配合学校以外,大多数企业不会做出改变,这是影响学生实习成效的最重要的现实原因。
(四)顶岗实习中学生对“员工”身份不认同是影响实习成效的内在原因
真实的情境确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这是以承担真实的岗位生产责任并有明确的实习目标为前提的。态度决定一切,责任影响态度。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就是要以“被顶岗”员工的身份真实地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但这样做就忽视了学生的身份,模糊了学生和员工的界限,尤其是在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期间,如果学生参与的是一些缺乏挑战性且单调重复的操作性生产活动,超出了学生生理和心理承受范围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学生自我的“员工”身份不认同,实习中便会懈怠“生产者”的责任,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实习中来,进而影响实习成效[4]。同时,由于就业方向(岗位)的不确定性,学生们普遍抱有现在学(实习)的将来用不上的习惯认知,也会影响学生全身心的实习投入。
影响校企合作的上述原因将是一种长期存在,需要在适当的时机条件下做出一些策略方法上的变化调整。校企主体价值目标背离是常态,但可以通过调和产生交集;实力企业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但可以通过区域统筹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矛盾;企业生产情境难以教育化改造,但可以通过将学校实习工厂(站)进行生产化调整来逐渐实现教育情境与生产情境的一致化;学生对顶岗“员工”身份不认同可以视不同情况调整实习方式和实习策略以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
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引发职业教育面临四个转变
建设现代职教体系是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调整自身体系结构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现实选择。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对职业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办学层次从纵向断隔向纵向一体转变
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是纵向层次体系的一体化发展,而是采取了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的重点发展策略。尽管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初中高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结构,但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职独大和职业教育纵向断隔的格局。
198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4.61年[5],高中级专门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比例失调,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劳动者与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非常突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0年代初教育部提出要“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迅猛发展,2014年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2万所,在校生1755.3万人。作为初等层次的职业初级中学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而失去了存在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调整中迅速发展,2014年全国有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在校生1006.6万人;专业学位硕士在校生60.5万人,专业学位博士在校生7713人。从体系上看,在专科层次高职和研究生层次专业硕士之间缺少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即使是在看似有关联的中职高职学校之间也缺乏制度上的安排。由此造成了本应体系化的职业教育在办学层次上的纵向断隔。与此同时,在全民受教育水平迅速攀升(2010年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9.5年,20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2.4年)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在促进毕业生社会流动方面的能力在持续减弱,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向上继续学习深造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推动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从断隔走向纵向层次一体化转变是大势所趋。
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是《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之一,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4)提出,国家将首先从制度上完善从中到高的层次结构,引导600所左右新建地方本科层次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在办学层次上补齐短板。然后从制度上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建立两类高考制度,彻底打破中职或高职就是成才“断头路”的旧有局面,从而实现职教层次体系的纵向贯通。随着体系建设的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将从(相对)独立的办学层次向职业教育基础地位转变。因此基于培養直接就业的职业能力而设计的中职顶岗实习制度在体系视角下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实行中高职有区别的分类实习制度。
(二)服务重心从注重满足个体发展向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转变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但受国家教育与就业政策、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和专业设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都经历了逐渐密切的过程。在职业教育发展初期,由于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脱胎于普通学校,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延续了普通教育的管理和教学理念,学校走的是内涵发展之路,靠专业类别、专业数量和学生规模来彰显学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如果专业名称较为响亮就能吸引学生报考,就能稳定甚至扩大办学规模,加之在职业教育发展初期,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学历优势较为明显,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只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就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所以,学校工作重点放在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等内涵建设举措上以提高学生文化和专业素质。此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主要是面向学生需要的。随着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颁布以及“入世”后就业环境的改变,职业学校必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密切与社会的联系,于是在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改革,强调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要求,促使学校朝着开门办学的方向转变。但这种合作更多的是指学校作为独立办学机构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没有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来推进。
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规划》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提升服务工业转型升级能力、加快培养服务现代服务业人才,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其次是通过规划职业教育体系布局结构、优化职业教育城乡布局来统筹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布局。与之前各级职业教育机构都在各自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间缺乏整体性的联系不同,《规划》提出的任务实现了从通过专业设置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到通过校企合作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再到通过统筹学校区域布局来满足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这种服务需求的转变更能体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符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而为校企合作机制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人力资源开发从重职前培养向职前职后一体化转变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连续而长期的工作,但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是职前职后分段开发的体制。企业与社会培训机构主要承担职后的非学历性继续教育任务,正规学校教育机构主要承担职前系统而连续的学历性教育任务。《规划》强调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强调了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功能。在教育体系框架示意图中标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事项,并把人力资源市场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标示为“双向”的交互关系。《规划》强调各类职业院校是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职业院校培训在校生(折合数)相当于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要从2012年的14%增长到2020年的30%。要“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之一是职业教育终身一体,强调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将促使职业院校从专注于全日制学历教育向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并重方向转变,既向劳动力市场输送人才也接受来自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开发任务。教育部职成教司葛道凯(2016)司长在谈到职业学校面临的生源危机时说,到2015年有9亿1千万劳动年龄人口,提升他们的生产技能需要大量教育资源补给和服务,“职业学校要承担相当一部分培训任务”。
(四)办学条件从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向不断提升育人能力转变
1980年代,中职学校大多是新建或由普通中学薄弱校改建而成,在诞生之初就一直饱受经费拮据的困扰,缺乏必要的实验实习条件,基础育人能力严重不足。社会对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较为形象的描述是:在黑板上种田、课桌上嫁接、教室里跑拖拉机。此后历经学校合并整合(建职教中心)、建新校等过程,职业学校的办学场地等外在硬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通过国家和省级重点校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示范校建设等质量工程,国家和地方财政以专项的方式不断加大投入,实验实习等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基础育人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報告显示,2014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3424亿元,比2010年增加1016亿元,增长了42.2%;2014年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为2559亿元,比2010年增加1099亿元,增长了75.2%。全国共有19个省份、4个计划单列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共有22个省份和新疆建设兵团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进一步稳定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渠道,有利于持续地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6.6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为4661元,2015年中央财政划拨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补助金20亿元。2010-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6.667亿元支持715所高职院校建设了910个实训基地,2014年高职(专科)院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7897元。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精神,“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等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尤其是实验实习条件在“十三五”期间还将有大的改善,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现代职教体系视域下的校企合作调整策略
针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引发的职业教育自身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调整校企合作策略。
(一)以市为单位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分别是单一的学校与相应企业间的合作以及以职教集团方式开展的多校对多个企业的交叉合作。以市为单位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与职教集团不同之处在于:职教集团是以专业和行业为纽带联系起来的集体,带有“线”的性质,成员间区域跨度较大;以市为单位统筹的校企合作是以区域为范围建立起来的合作团体,带有“面”的性质,区域内中高职学校与不同行业性质和规模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的合作体。按行业组建的职教集团企业地域跨度大,学校分布较为分散,每年相聚交流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跨地域的学生实习很难大规模有效开展,分学校开展的课程研讨、教学指导也很难有效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技术研发、深入一线锻炼等也难以落实。以市为单位来统筹区域校企合作既是落实职业教育管理责任在地方的法定责任,也可以增强不同学校间、企业间的合作互补性,提高合作双方的合作效率。因此,要在现有职教集团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区域校企合作统筹和引导的主角,引领本区域内中高职学校建立区域统筹的校企合作集团,加强区域内职业院校间的横向合作。要发挥第三方服务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通过区域内行业职教集团、地方职教学会、地方行业组织、地方中小企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和机构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除了传统的学生实习等重点合作内容外,要拓展合作内涵,把重点放在市域人才需求信息平台的建设、分行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考核、分行业领域人才招聘统筹等方面。既体现职业教育管理责任在地方的管理要求,也能发挥地域行业组织代表企业整体发挥合作育人职能,同时减少县域企业的合作压力和用人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开放性。
(二)建立中高职学生有区别的企业实践制度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一般包括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三种形式。在现有中高职断隔状态下,中高职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建立了各自的学生实习制度,但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新背景下,有必要建立中高职关联的学生实习制度,至少应根据各自在体系中的职能建立有区别的学生实习制度。现阶段调整的重点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制度。要制定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定位的、体现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知识与技能形成规律的实习制度。中职学校要重点做好认知实习和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做统一要求。对于订单培养的学生可以在先行签订就业合同后针对未来就业岗位开展顶岗实习,并要有企业师傅带领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时间抵顶见习期;对于建立了学习岛或学习车间,具备了实习情境的教育化改造要求的企业,可以优先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高职层次以上学生已到了法定工作年龄,心智与身体机能发育已相对成熟,从学业上讲也接近完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可以建立全面的企业顶岗实习制度。
(三)建立校企双向沟通的多元合作机制
建立校企双向沟通的多元合作机制是指改变现有合作都是所谓“学校求企业”的现象,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所拥有的育人优势、实验实习设施和场地资源优势、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优势,形成双向服务的相互依赖关系。学校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或锻炼,熟悉生产流程,发现生产、流通、管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合作攻关,成为让企业依赖的合作伙伴。顺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鼓励部分专业教师停薪留职创业,一旦成功有利于双方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要发挥自身育人优势,抓住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要求企业大力开展员工培训的契机,主动参与到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来。《规划》已经明确了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责任和数量要求,《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设定了到2020年年继续教育人数要达到3.5亿人次的任务,根据现有承担继续教育责任的机构和每年继续教育开展情况,企业员工培训是重点且缺口较大,职业院校主动参与合作企业的员工培训,建立起员工——学生交互培训实习机制,密切人员往来,以真诚的服务换取企业合作的诚意,必将对双方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四)变送学生去企业实习为请企业师傅来学校指导实习
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跟岗或顶岗实习一定是在校外、一定需要借助企业生产场地和设备的习惯,可以依托自身实习工厂的场地和设备条件,把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聘请企业师傅来学校指导生产过程,校内老师与师傅一道共同指导学生跟岗或顶岗实习,如此就可以解决传统企业实习情境与育人情境要求不匹配的矛盾,既减少了大规模送学生外出实习带来的经费成本和安全风险,又发挥了校内实验实习设备的教学功能,同时还减轻了合作企业的实习压力。学生可以带着“项目”任务来实习,实习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项目进展和完成情况灵活掌握,既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还减少了企业实习对学生的束缚。当然,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进行厂房建设与设备投入时要按照生产的要求来设计和组配调试。
参考文献:
[1]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课题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EB/OL].http://news.hexun.com/2015-10-30/180239
926.html.
[2]CHINA HRKEY.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EB/OL].http://www.prnasia.com/pr/2012/09/05/120783821.shtml.
[3]郭苏华.从企业教育资源的特征看校企合作的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3(5).
[4]王为民,俞启定.校企合作“壁炉现象”探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7).
[5]胡鞍钢.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年[J].中国人口科学,2002(5).
责任编辑 肖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