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俗艺术的新媒体传播

2016-05-14胡晋怡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新媒体

胡晋怡

摘 要:民俗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重要的文化精华。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民俗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同时,社会各界也愈加关注。新媒体具有快捷便利、形式多样等优势。它的出现为民俗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可靠平台和广阔前景,为民俗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新方式和有力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民俗艺术传播与新媒体相融合势在必行。

关键词:民俗艺术;新媒体;新媒体传播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9-0111-03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Folk Art

HU Jin-yi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China)

Abstract :Folk ar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culture, is our important cultural essence.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modernization, folk art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is immin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public pay increasingly attention to folk art. New media has a variety of forms , spread advantages is fast and convenient. It provides a reliable platform and broad prospects for folk art, and provides a new way and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folk art. They can benefi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y should be merged.

Key words :folk art; new media; new media transmiss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民俗艺术保护的必要性

民俗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岁月积淀的文化精华。现在各个城市需要永葆文化特色,离不开对民俗艺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民俗艺术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民俗艺术成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使民族文化不断发展。我国民俗文化凝聚了各族人民生活的智慧,如果随着老一辈民间艺术家的逝去而绝迹,就会损失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民俗艺术对保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扶持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保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民俗艺术面临着消失的风险,然而我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民俗艺术的重要性。

民俗艺术是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写照和提炼,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更是各地区民间紧密相连却又与众不同的艺术名片。民俗艺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将最精华的部分沉淀下来,我们通过对民俗艺术品的欣赏,感受到了古老的历史、文化、思想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民俗艺术品仿佛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创作者的内心。民俗艺术既对古老传统文化表达了一种向往,也对古老传统文化有继承、创新。尤其是继承和创新,在带给观者身心愉悦的同时,更将传统文化的信息传递给观者,带来正能量。民俗艺术是最贴近大众的艺术,朴实淳厚,是大众最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

当下,民俗艺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民俗旅游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快速增长点,民俗艺术资源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从社会效益而言,民俗艺术对社会具有“控制”作用。民俗具有维系功能,民俗的维系功能是指民俗能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①民俗艺术对社会具有引导、规范、制约的作用。据有关调查发现,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受民俗文化的影响,人们之间相处和睦就是人们心中有民俗规范,民俗规范“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无论从文化的传承,还是从经济发展和社会传承等角度看,民俗艺术都具有保护的必要性。

二、民俗艺术通过新媒体途径传播的可行性

结合当前文化发展语境来说,电子技术和民俗艺术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是全球化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新媒体的出现,为民俗艺术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新媒体具有覆盖广阔、方便快捷、形式多样、互动便利等特点,使民俗艺术的传播呈现更加海量化、立体化、及时化的特征。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长足发展,必须不断开拓并创新多媒体传播路径,才能广泛而深入地传播民俗艺术,使之得以继承和弘扬,从而发挥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民俗艺术的大众性和新媒体传播途径的便捷性为民俗艺术传播提供了新模式。民俗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点点滴滴。民俗艺术与民间风俗紧密相连,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使大众日常生活更加丰满,同时民间风俗也为民俗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民俗艺术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当今新媒体的存在和发展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俗艺术传播与新媒体融合势在必行。许多民俗艺术的传承无法进行下去,与缺少传播媒介和传承人有必然关系。新媒体传播途径介入,可使老一辈民俗艺术传承人的艺术通过新媒体,在原有大众文化语境中得到传承。

首先,民俗艺术的新媒体途径传播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民俗艺术具有地域性,离开了熟悉的地域,民俗艺术就不再是原来的民俗艺术形式。陶思炎教授提出民俗艺术的传承体现为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间的相互运动,同时民俗艺术传承要素包括主体要素、时空要素、生活要素等方面。②民俗艺术传承的对象、时空要素决定了民俗艺术离不开固有的地域。张紫晨先生早就提出“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与传播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地域性民俗文化一旦超越地区限制,进入传播过程,则要发生变异。”③延续下来的民俗艺术一定是特定时空且普遍被人们接受的艺术。解决民俗艺术不离开固有地域传播的问题最高效、完整、便捷的方式便是通过新媒体传播途径,新媒体传播形式的便捷性使具有植根性的民俗艺术可以在不“变迁”的情况下得以传播。新媒体传播以现代媒介作为依托,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可以实现全球同步直播。新媒体出现之前,民俗艺术只能在特定的地域传承,而现在民俗艺术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民俗艺术受众不再受到传播载体的限制,大众获得了自由选择民俗艺术信息的权利。2016 年5月,笔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民俗”即获得了约100,000,000条相关信息。新媒体为民俗艺术提供了一个近乎无限的民俗艺术信息资源库,极大的丰富了民俗艺术的传播内容。

其次,美国著名传播学家W·施拉姆曾指出:“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努力想建立‘共同的东西,即我们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④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更强的交互性。一方面新媒体传播民俗艺术时则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传播民俗艺术,对民俗艺术信息进行实时评论、交流。另一方面进入网络平台门槛较低,信息接收者与传播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大众可以在平等的网络平台上交流和对话,通过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

再次,新媒体的存储性为民俗艺术的传承提供了保障。早期,民俗艺术传播通过摄影录像等方式进行传播、保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影像化的传播方式并不能长久保存下来。如音像制品反复播放后,内容容易失真。数码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录像带已无法用DVD等设备播放。新媒体技术解决了民俗艺术不便于存储的问题,同时为民俗艺术传承提供了新方式。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俗艺术信息的存在、传播方式。民俗艺术的传承人可以不必再担心民俗艺术资料的保护传承,民俗艺术生存方法上的“信息”可以依存于新媒体媒介。

三、民俗艺术通过新媒体传播的途径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电脑的普及,为民俗艺术通过新媒体途径传播提供了可能。民俗艺术网站为民俗艺术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只要一台电脑、一条网线,民俗艺术传承人就可以将有关信息(如文本,影像等)传递到千家万户。目前,民俗艺术网站主要由一些民间团体、非政府性质的专业组织创建、管理。民俗艺术网站主要内容覆盖了民俗艺术概论、民俗艺术传承、民俗艺术鉴赏等内容。在形式上,涉及文字、图片、视频等。民俗艺术网站突破了传统艺术传播时空限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资源,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空间,民俗艺术的传播更加立体。

互联网的发展使个人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私人化的自媒体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生力量。除了官方自媒体账号介绍、报道民俗艺术信息,还有很多个人自媒体账号,例如私人微博、微信公众号。个人网络用户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也为民俗艺术传播做出了贡献。民俗艺术传承人、民俗艺术研究者、民俗艺术爱好者和民俗艺术经营者都可以注册自媒体账号,结合时下热点民俗艺术话题,发布资源,与受众互动,有效地提高大众的关注度。

伴随互联网开放程度的提高,APP被更多人所熟知。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受众,研发不同类型的APP,还可以预测大众审美趋势。民俗艺术通过APP传播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研发民俗艺术主题APP,用户可以在APP中获取各类民俗艺术信息,收听地方曲艺、观赏民俗建筑、欣赏民俗演出、下载民俗艺术品等。二是借助成熟的平台在既有资讯类APP里加入民俗艺术主题的订阅源,直接覆盖已经存在的庞大用户群,如网易、CAJ及百度云阅读等。民俗艺术用APP传播将民俗艺术与新媒体融合,使传播形式有了很大的创新性。

四、案例

(一)版画通过新媒体途径传播

数字版画是民俗艺术与新媒体交互呈现的新形式。数字版画打破了传统版画的工具媒介,实现了木刻艺术借助现代化新媒体技术进行1:1的创作。数字版画是传统版画的一种延展,在运用传统版画创作手法的同时还运用一些新媒体技术,例如打印技术和影像技术,通过数码软件表现传统版画的技法。国际版画大展已经接受数字版画,并把大奖颁给优秀的数码版画,数字技术与传统版种的结合给版画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两耳不闻窗外事甚至抱残守缺式的艺术创作终究跟不上社会进步和艺术发展的步伐。艺术家康剑飞走出单纯的版画作品创作,2012年9月以《观看黑鸟的方式》为主题的展览通过新媒体途径对版画的传播,从一个以版画为惟一创作方式的艺术家走向了一个“使用版画技术”及其他技术、媒介进行综合性当代艺术创作的观念艺术家,让平面的“印刷式叙事”变得空间化和趣味化。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既是在探索版画各种技术、语言和流程的新可能性,也是从“传播”“交流”观念上进行艺术方法的探索,更是用艺术的方式向这个社会不断追问。⑤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民俗艺术的交互性将更加直接,民俗艺术将可能会由传承人与大众共同完成。民俗艺术传承人通过新媒体途径将民俗艺术的创作过程编程,大众便可通过新媒体模拟完成民俗艺术的互动与创作。

(二)新媒体对恩施自治州土家族民俗艺术传播的介入

本人研究了新媒体对恩施土家族民俗艺术传播的介入。研究者深入土家族,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切身感受土家文化与新媒体的交融。恩施土家族有着相对独立而且保存较为完整的民俗文化系统。恩施土家族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恩施土家族都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传承也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近几年,新媒体的出现为恩施土家族带来了生机。新媒体不仅影响了恩施土家族日常的传统节日,还带动了恩施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表1)

通过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1.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土家族民俗生活有了明显变化。新媒体的出现对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提升了土家族民俗艺术的影响力,推动了土家族文化变革的进程。新媒体不仅影响了恩施土家族日常的传统节日,还带动了恩施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新媒体对恩施土家民俗文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利大于弊。

2.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推动土家族民俗生活的重要力量。我国网络设施的普及,土家族人民可以通过新媒介的实时通讯、在线互动等功能认识世界。

五、结语

作为文化精华的民俗艺术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妥善解决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新媒体的出现为民俗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民俗艺术和新媒体自身固有的特性使得二者相得益彰。为了实现民俗艺术的长足发展,必须不断开拓并创新民俗艺术的多媒体传播路径,广泛而深入传播民俗艺术,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艺术的积极作用,使其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 蔡志荣.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 西北民族研究,2012,72(01):208-211+188.

② 陶思炎. 论民俗艺术传承的要素[J]. 民族艺术,2012,107(02):91-95.

③ 张紫晨. 张紫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论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16.

④ 张国良. 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

⑤ 陈小文. 数码版画的定义 [DB/OL]. 中央美院艺术资讯网,2011-08-31. http://www.cafa. com.cn/c/?t=542887.

参考文献:

[1]陈勤建. 略谈民俗艺术的保护和建设[J]. 美术观察,2004(03):13.

[2]彭小琴. 民俗艺术的新媒体传播路径[J]. 传媒,2015(23):76-78.

[3]陶思炎. 论民俗艺术传承的要素[J]. 民族艺术,2012,107(02):91-95.

[4]张紫晨. 张紫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论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16

[5]蔡志荣.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 西北民族研究,2012,72(01):208-211+188.

[6]张国良. 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新媒体
新媒体传播平台对职教人才培养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基于城市意象方法的武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新媒体传播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概率统计教学改革探究 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