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寇秋爱教授益气生津法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撷菁

2016-05-14方宜梅石晗寇秋爱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9期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方宜梅 石晗 寇秋爱

【摘 要】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学“燥证”“燥痹”“燥毒证”等范畴,乃津液的化生和运行输布失常。寇秋爱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病机在于脾虚气弱,气不布津,故临床上采用益气生津法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燥证;益气生津;治疗经验;寇秋爱

寇秋爱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房定亚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学术继承人,从事临床30余载,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风湿病,尤其对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及产后风湿有独到见解。

SS是一种主要以侵犯涎腺和泪腺等人体外分泌腺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1]。S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病毒、遗传因素、雌激素等多因素参与的炎症及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西药主要采用替代疗法和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本病可延缓病情,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降低或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进而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历代文献虽无干燥综合征的病名,但与本病相关的论述可散见于各医著中,属“燥证”“燥痹”“燥毒证”等范畴。目前,大多学者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肝肾阴虚,津枯液涸,脏腑不荣,治以滋阴润燥之法[2-4]。除此之外,寇秋爱教授在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仅单纯以滋阴润燥为治则,往往初治见效,久治则效差,并提出益气生津法从脾论治SS,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寇秋爱教授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脾气亏虚是SS的重要病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谷气通于脾……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涎为口之津,脾气亏虚则见口干、唇干、涎少。《脾胃论》曰:“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荣养气血者也。”《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燥邪致病,津液亏虚,肌肤脏腑失于滋润濡养,燥象丛生。而津液的代谢有赖于脾胃之气,一方面“气能生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之气亏虚,则化生津液的力量减弱,津液生化不足而成燥;另一方面“气能行津”,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若脾气亏虚,气化失司,津液失于输布,则见机体失于濡养而成燥。若津液输布代谢障碍,水液停聚,则可进一步影响气机,气机不畅易致气滞血瘀,则见燥象更甚[5]。李东垣曰:“气少作燥,甚则口中无涎。泪亦津液,赖气之升提敷布,使能达其所,溢其窍。今气虚不供奉,则泪液少也,口眼干燥之症作矣。”这更明确了脾气亏虚,津液失养是SS的重要病机之一。

2 益气生津法为基本治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了燥证的治则“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气能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经·决气》载脾胃中焦之气能“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喻嘉言曰:“凡治燥病,不深达治燥之旨,但用润剂润燥,虽不重伤,亦误时日,只名粗工,所当戒也。”治疗SS时如果只单纯给予滋阴润燥之品犹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燥证,长期使用还有可能耽误治疗。只有从解决津液生化不足及代谢障碍之弊,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情。寇秋爱教授遵益气生津为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自拟润燥饮,有补脾益气生津润燥之效。润燥饮以生黄芪30 g、党参30 g相须为君,一来可补中气不足,化气运津;二来甘泻其热邪,防燥邪新起之端。配生白术15 g、炙甘草15 g、山茱萸15 g、黄精15 g补脾益气生津为臣,《长沙药解》曰:“白术气味浓郁,汁浆醇厚,既养胃气亦补脾气,最生津液而止燥渴;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6]山茱萸补益肝肾;黄精补脾胃之精,润心肺之燥。陈皮10 g、当归15 g、红花10 g、枸杞子15 g、麦冬15 g,五味共为佐药,陈皮理气和胃又能助阳气上升,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使诸药补而不滞;血为气之母,气虚日久营血亦亏,故以当归补血不足;燥邪日久可致瘀,与红花相配为用,可活血通经;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麦冬养阴生津,润肺益胃。并以少量升麻5 g、柴胡10 g升举阳气,引甘温之气上行。润燥饮中大量甘温之品,补益中气,使津液得以生化,阴精生生不息,脏腑器官沐浴其中,滋润而有生机;辅以少量行气活血之品可助气机运转,少量滋阴药物能缓干燥之急;佐以少量升阳之药,鼓舞脾胃之气上升,从而津液随之上润,口中津生而渴止。全方配伍,补益脾气,中气得充,则化津有源,荣养四肢、九窍、百骸;脾气旺盛,则气化有司,气机运转畅达,津液自行流通,濡养五脏六腑,无所不周。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68岁,2013年10月10日就诊。主诉:口干、眼干、鼻干4个月余。现病史:患者2013年

6月开始口干、眼干、鼻干,于某口腔医院确诊为SS。实验室检查: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治疗

3个月效果不佳。现口干、眼干、鼻干,无鼻涕,吞咽干性食物需用水送服,皮肤干燥,饮入即尿,无尿痛,眠差,耳鸣,进食五味子等酸性药则胃部不适。舌质红有裂痕,无苔,无津,脉细。大便每日2次,便溏。否认肝炎、糖尿病病史。四诊合参,属燥邪伤脾,气虚津亏证。治宜益气生津,润燥活血。处方:生黄芪15 g、党参10 g、北沙参15 g、麦冬15 g、枸杞子15 g、山茱萸15 g、葛根15 g、桔梗10 g、黄精10 g、红花10 g、白花蛇舌草30 g、竹茹10 g。7剂,常法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 h温服。

2013年11月11日二诊,患者近日口又干,舌时痛,咽干,饮入即尿之证消失,现尿频,无尿急、尿痛,大便每日2次。上方去竹茹,加茯苓15 g、杏仁10 g、山药15 g大补脾气,地骨皮15 g滋阴除热。14剂。

2013年11月25日三诊,患者鼻干续减,现有鼻涕,眼干也减轻,偶有咳嗽,但仍有口黏,难唾,色白。上方加生甘草10 g、生地黄15 g、前胡10 g以滋阴润燥止咳。14剂。

2013年12月9日四诊,患者夜间口干减,眼干较为缓解,晨起口中发黏,白天仍口干,未见咳嗽,舌体痛。上方中改党参为15 g,加乌梅15 g生津润燥,升麻6 g升提胃津。14剂。

2013年12月23日五诊,患者鼻干续减,晨起咳痰较前少,咽干、发痒,上身热,下肢畏寒,进食牛肉丸则头晕,血压正常。大便每日1~

2次。上方去升麻、五味子、地骨皮、山药,改黄精15 g,加玄参15 g、黄连10 g上清虚火,肉桂10 g引火归元。14剂。

2014年1月7日六诊,患者仅白天咽干,近2日

生气后口偏干,大便每日1~2次。舌质红有裂痕,无苔,脉细数。上方去黄连加女贞子15 g,14剂。

2014年1月27日七诊,患者诉病情好转,诸症大部分已愈,无乏力,偶有晨起口干,夜间不干。舌质红,舌面新生薄白苔,脉细。处方:生黄芪30 g、生白术15 g、当归15 g、陈皮10 g、党参20 g、生甘草10 g、升麻5 g、柴胡10 g、太子参15 g、生地黄20 g、山茱萸15 g、枸杞子15 g、白芍15 g、酸枣仁30 g、清半夏10 g、白芥子10 g、煅龙骨30 g、黄芩10 g。14剂,常法煎服。嘱服补中益气颗粒善后,禁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

按语:详审病机,四诊合参。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天癸已竭,肝肾亏于下,精血不足,津液亏虚,属燥从内生之“内燥”。首诊时津液已经大亏,干燥症状较为明显,且有饮入即尿之症。《脾胃论》曰:“病人饮入胃,遽觉至脐下,便欲小便。由精气不输于脾,不归于肺,则心火上攻,使口燥咽干。”“上饮下溲,此燥热也。”刘河间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燥门》中提出:“而燥热消渴,然虽多饮,亦其水液不能浸润于胃肠之外,汤不能止渴,徒注为小便多出。”可见二人都认为饮入即尿为燥热之邪作祟,虽然饮水增多但是无法化为津液滋润口唇及脏腑,饮入直走膀胱为小便排出。饮入即尿因脾气亏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津与水液合流下注膀胱为尿排出,这一方面导致津不上承而出现口干、眼干等燥象,另一方面造成排尿次数增多。服药后二诊时已无饮入即尿之症。可见以甘温除其热,益气生津除其燥邪,疗效明显。本案患者首诊时干燥症状明显,脾虚症状不典型;但是在第五诊时,患者自述吃了一个牛肉丸干燥加重3 d。前五诊一直以益气健脾为主,药效已显;但脾气尚弱,患者因饮食不慎,导致病情反复。《脾胃论》曰:“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劳役动作,饥食饥饱,可不慎乎?”患者脾气尚未恢复,牛肉丸阻碍了脾气的运转,津液更难疏布,而干燥加重,3 d之后肉馅逐渐消化,脾的负担祛除,回到原来的干燥水平。因此SS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勿食辛辣伤阴之品,勿食肥甘厚腻之品,以清淡滋润之品顾养脾胃之气为宜。本案以补脾益气、生津润燥为治则贯穿始终,临证时稍加变化,整体疗效较好,随访1年,情况稳定。

4 讨 论

SS是一种长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起病前期症状并不明显,常常会被漏诊或误诊。SS为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并无确切的完全与之相合的病名。路志正在《路志正医林集腋》[7]一书中首次提到了“燥痹”和SS的各自论治,在随后的《痹病论治学》[8]中指出了SS的论治可参考“燥痹”。《医门法律·伤燥门》对燥邪致病的表现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

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着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燥之所胜,亦云慓矣,至所伤则更厉。”[9]燥邪致病或表现于皮肤,或表现于精血亏耗,因致病部位不同,表现也各不相同。现代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SS不仅限于侵犯浅表腺体,还有腺体外的系统损害,如累及肺脏、肝脏、消化道黏膜、关节等。SS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病情缠绵,治疗上也非一日之功,需要患者坚持服药一段时间,要有信心和耐心,注意避免精神焦虑,要劳逸结合,饮食有节。

5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1):766-768.

[2] 和秀丽,曾苹,马武开,等.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12):59-61.

[3] 沈丕安.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6):42-45.

[4] 王承德,沈丕安,胡萌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9.

[5] 沈丕安.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6):42-45.

[6] 孙恰熙.黄元御医学全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65.

[7] 路志正.路志正医林集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9.

[8] 路志正,焦树德,闫孝诚.痹病论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82.

[9] 喻嘉言.医门法律[M].韩飞,杜寿龙,李西成,等,点校.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78.

收稿日期:2016-03-01;修回日期:2016-04-25

猜你喜欢

干燥综合征
从脏腑辨证论述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46例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慢性病贫血临床分析
帕夫林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王志刚教授从温补肾阳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B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26例临床特点分析
张之文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总结
干燥综合征阴虚津亏证的中医治疗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Toll样受体4与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