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童心在习作中飞扬
2016-05-14杨天项
杨天项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应从低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指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文字开始学习写话。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写话对于多数农村学生来说都是难点。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生受周边生活环境的影响,平时与人交流时多使用方言,严重阻碍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农村低年段的学生识字量少,平时阅读的课外书籍有限,严重缺乏语言文字的积累。而这两方面原因直接导致学生对写话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治愈学生的写话“恐惧症”,让他们动笔记录自己智慧的闪电,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神圣职责。
一、课外激趣,树立信心
对于农村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使用书面语言表达极不习惯,如果表达不当引发哄笑后,更是丧失了“说”的欲望,“说话”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写话”了。因此,作为农村低年段语文教师,首要任务是激发起学生写话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一)鼓励诱导,战胜恐惧
孩子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但农村学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却不能流畅地使用普通话表达内心丰富的世界。教师要小心呵护他们极为微弱的信心,万不可流露出失望的神色。就算学生说得很蹩脚,也要装作轻描淡写的样子加以纠正。此时看似无意的纠正反倒不会引起学生的紧张感,而纠正的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就学会了,毕竟这个年龄的学生模仿能力还是很强的。随着学生识字量与阅读量的增多,他们的语言有了一定的累积后,便渐渐会产生书面表达的冲动。
生1:zuó天妈妈jiāo zuò家务,我不会 cā 地bǎn,把地bǎn nònɡ de hěn zānɡ。妈妈还是很高兴……
生2:zuó天姐姐回来了,她ɡěi我一个piào liànɡ的玩具……
尽管学生遇到了很多不会写的字,但丝毫没有降低他们要说要写的热情。他们通过笔尖的交流,分享了彼此的快乐,有何恐惧可言?
(二)赏识评价,激发兴趣
教师在对学生的说话写话做评价时,决不能吝啬赞美的语言,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十分看重老师对自己创作的评价。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从“说”到“写”本身就迈出了很大的一步,这一步凝聚了他们的心血与智慧,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他们会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大家对他的评价。一旦有了教师的肯定,学生会信心倍增。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把作品修改得更好,相信学生一定非常主动参与。
我在一次班级活动中绘声绘色地为学生讲了一个《狮子和蚊子》的故事。下课后,一位平时极其胆小的男生怯怯地来到我身边,交给我一张没来得及涂色的画:一个三层生日蛋糕,一朵小花,边上还有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老师,你讲得真好听,我要谢谢你。(其中“师、真、讲、得、要、谢”都写成了错别字。)我笑了,对他说:“瞧,你多有礼貌!”小男孩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你还很了不起呢,不仅听得认真,还学会了夸赞老师。”小男孩笑得更开心了。我摸摸他的小脑袋:“如果你能把字写端正,写正确就更棒了,你说对吗?”小男孩认真地看着我,用力地点点头。有了我的鼓励,以后的日子里,他总是经常给我递小纸条,有时写写他在家里做的事,有时告诉我他的一些心里话……另一些学生看到了,也纷纷仿效。如今,有事没事写写几句话就成了一些学生的习惯,因为他们从中体验到了快乐。
二、课内引导,促使发展
目前我们使用的人教版低年段语文教材精选了大量动人的童话故事和优美诗文,其语言充满诗意又富有儿童化,且几乎每篇课文都配置了精美生动、富有童趣的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同时又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得以较好的发展。因而,我们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一)读一读,读出语感
语感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低年级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诗歌、儿歌类文章。这些文章篇幅短小,语句精练,富有美感,是初步训练学生语感的好材料。
如在儿歌《小小的船》教学中,我抓住了文本中的“叠词”(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作为训练的重点。我先让学生通过对比读“弯的、小的”与“弯弯的、小小的”来感受叠词的用法和意义。然后告诉学生每个词第二字要重读、慢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读,逐渐体会儿歌中的音乐美感。
当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敏锐的感觉时,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也都得到了提高。
(二)仿一仿,仿出神韵
为消除低年级学生对写话的恐惧感,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以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大多是语言优美的课文,文中妙趣横生的句子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他们乐于仿写这类句子,并且极易在仿写中体会到成就感。
如我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文后,问学生:“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你能像小燕子、小麻雀和小黄莺那样说出你的理由吗?”由于有了文本的模仿,极大地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学生说得不亦乐乎。等到与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看法时,个个眉飞色舞,使劲地把手举得高高的。
“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淋到梨树上,梨花白了。”
“不对,不对,春雨是紫色的。你们看,春雨洒到玉兰树上,紫玉兰开了。”
“不对,不对,春雨是青色的。你们看(他特意指了指窗外不远处的山),春雨落到小山上,山就更青了。”
“你们说的都不对。春雨应该是五颜六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到大地上,大地就变得万紫千红,可美了!”
学生通过这样的仿写,在感悟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的同时又规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想象能力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写话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画一画,画出灵感
多数低年级学生都酷爱涂涂画画,画画成了他们表达内心思想的一种手段。学生先通过想象来构图,再动手把构想出来的图画出来,然后把画的内容说出来。画画自然就成了一种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好办法。
如在学习《柳树醒了》后,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小柳树,并说一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如果你就是这棵柳树,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趣味盎然地画下了一棵棵别具一格的柳树:有的柳树咧开了嘴微笑着,有的柳树高举着一根柳枝,有的柳树满是飞舞的柳条……画得有趣,说得更精彩,一句句充满奇思妙想的言语乘着想象的翅膀从学生的嘴里飞扬出来:
“小柳树看到了美丽的春天,它好开心呀!你瞧,它笑得多甜……”
“我是一株小柳树。春雷把我唤醒了,春雨把我洗软了,春风为我梳头,让我变得更美了,我要感谢它们……”(学生把文本内容内化为了自己的语言)
“小柳树快乐地的和蓝天白云打招呼……”
“一阵春风吹来,柳树跳舞了。”(柳树在春风中翩翩起舞)
动手画一画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灵感也随之喷涌。学生在这样愉悦的气氛中提高表达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训练得当,写话亦精彩。语文教师若用心给学生创造说话写话的机会,那写话就会是学生智慧闪烁的时刻,他们的心灵就会与习作一起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