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冈丝弦《武冈是个好地方》的音乐特征分析

2016-05-14王蓉芳安炜成

艺术评鉴 2016年9期
关键词:音乐特征

王蓉芳 安炜成

摘要:本文选择以武冈丝弦作品《武冈是个好地方》作为实际研究案例,立足于《武冈是个好地方》这一丝弦作品的音乐特征分析之上,从作品的曲牌、旋律、调式调性及伴奏乐器四个方面论证,旨在更深层次剖析武冈丝弦所具有的独特地域特征,实现理论研究的定向丰富。

关键词:武冈丝弦 《武冈是个好地方》 音乐特征

武冈丝弦是一项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曲艺体系,武冈丝弦传承人邓星艾将其这曲作品命名为《武冈是个好地方》,一者是迎合了伟人毛主席当年发出的“武冈是个好地方”赞誉,二者也是从武冈丝弦艺术传承视角所进行的地域人文精神传递。《武冈是个好地方》着重突出这个“好”字,通过多种曲牌和跌宕起伏的旋律等来诠释武冈的“好”,其音调中带有独特的地方语言韵味,体现了其特有的音乐特征。

一、正调与杂调相混合的曲牌特征

从武冈丝弦的类别划分其能够划分为正调与杂调两种,正调也即是我们常称的牌子丝弦,它以演唱曲牌为主,曲调非常丰富,有源于南北曲的,有源于明清之际时调小曲的,也有源于其他地方曲种和民歌等,比如[北词][南词][淮调]等。而杂调则是同民间所流行的小调类似,所以也称之为小调丝弦,其是保持独立的小曲,在曲式结构中存在着较多的表现形式,可以单独演唱。从《武冈是个好地方》这一丝弦作品中可以发现,其涉及到了正调和小调的穿插应用,主要曲调是为正调,其是由众多完整、独立内容的曲牌所连接反映共同主题的套曲体音乐结构,涉及曲牌曲头+若干曲牌+曲牌曲尾的大型体式,将[淮调][背工调]拆成了曲头、曲尾,并在中间插入了[风阳调]等其他的武冈民间小曲,组成了首尾呼应的联曲体。在《武冈是个好地方》这一曲子中,“丝丝柳,对对蝶,古城双宿旧时燕。千年武冈多呀多胜迹,唱作丝弦代代传。”这一句作为曲子的引子部分则是以[淮调]为基础,奠定了全曲的主要格调是以正调为主;陈述部分前段则是继续以正调进行,而在陈述部分进行到后半部分时则画风突变的转到了[浪淘沙]这一杂调之上,在进入念白部分时又回到了[淮调]并一直以正调作为主要曲调进行直至全曲结束。本曲始终保持着以正调为主要曲调的格调,通过正调与杂调相混合的穿插运用,使得旋律更加优美、更加生动,在多曲牌组织之下,富有了更强的音乐表现力。

二、平稳级进和偶现大跳的旋律特征

在武冈丝弦曲调中经常出现旋律重复,且多为变化重复,旋律多平稳进行,已体现江南丝竹小调的柔美、恬静之情,偶尔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给人以在闲暇之余一些跌宕起伏的情感;在《武冈是个好地方》丝弦曲目中的旋律跳度即非常大,乐音高低起伏,开始是八度的上行跳进(5-5)使旋律达到高潮,在旋律进行中巧妙的出现了七度音的下迭回落(5-6)婉转地将旋律引入较低音区的进行。高音与低音结合得非常巧妙,这种上下滚动尤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七度下迭回落,恰似“银河落九天”。正应了念词中的那句“轻轻拨,切切弹,好像那珍珠落呀落玉盘。”又如唱词中不仅两段旋律呈现重复,在不同节点范畴也呈现出较强的重复性,比如“千年武冈多呀胜迹,唱做丝弦代代传”。就简短两句也利用了旋律重复手法,曲调就在“呀”字上下了工夫,旋律也两次完全重复最后停留在变宫不稳定音上。这样更能表现武冈名胜古迹之多。所以综合来讲,《武冈是个好地方》旋律的平稳进行始终保持着武冈丝弦曲调特点且其上下灵活跳动、高音区与低音区的完美衔接也是其所继承的武冈丝弦一个重要特点。

三、呈多元变化的调式调性特征

《武冈是个好地方》丝弦曲目的调式首先是以徵调式开始,以徵、宫、角为骨干音进行旋律的发展,但是整曲并不是只固定在这一个调式上,在歌曲旋律发展过程中,在调式这一方面上呈现出了相应多元的变化,涉及完整的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应用,尤其是在五类调式外,其为了迎合曲调情绪发展进行了曲调句末改尾,即在完整调式结束后又于结尾附加一句,本应在倒数第五小节宫音上结束,但最后却使全曲结束在徵音上。强调了结尾旋律新意。此种调式的交替表达,并未对音乐整体感予以破坏,反而从借助不稳定调性予以对曲调进行了丰富推动,使得音乐整体统一之中存在着冲突对比,而对比之中也产生了有机统一。再如第一乐句(第四小节)羽调式;第二乐句(五至九小节)为商调式;第五小节为过渡性旋律。这两小节虽然是第二乐句结构部分,但从调性看却是过渡性质的。因为前面为纯粹羽调式,后面是商调式全终止,而第五小节具有微调式旋法特点,因此它象在两调式中间的承接,使羽调式自然交替到了商调式。

四、以三弦为主的伴奏乐器特征

丝弦演唱中,其依托四类乐器的良好伴奏,形成了较好的主从关系,演唱是作为主要部分存在,而伴奏则是作为客体存在,二者相依辅成不可或缺。因为在曲目表达中,其唱词内容所涉及多为古典内容,所以通过多类传统弦乐伴奏,有效的烘托、渲染了唱腔,对于武冈地方文化、景色、历史等意境达到了有效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依托形式多元的伴奏形式良好的实现了托腔保调的目的。在《武冈是个好地方》中主要伴奏乐器是为扬琴、琵琶、三弦、二胡、板胡、月笛等乐器。且整体均为弦乐。其中更是以三弦这一乐器贯穿全曲,为全曲整个基调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引子部分就是在三弦独奏下明亮而清脆的道出;曲子中段则是实现了多类传统弦乐伴奏的形式,多重奏所体现出来的音乐的浓郁、厚重更是鲜明的体现了武冈特有文化、景色的古韵味,使全曲达到了高潮;最后的结尾又重新恢复到了由三弦独奏的形式,凭借其音色的优美,在明亮而清脆的音乐中结束全曲。

总之,通过上述针对武冈丝弦《武冈是个好地方》音乐特征的分析,可以清晰的发现此曲目在曲牌、旋律、调式调性、伴奏乐器等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尤其是其作者--武冈丝弦传承人邓星艾先生所倾注于其内在的艺术特性,能够更好的促使受众有效掌握武冈丝弦的艺术魅力。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依据自身对于《武冈是个好地方》这一武冈丝弦曲目的理解,诠释了曲目在音乐特征方面的艺术表现,基于业界尚无学者给予研究,同时也无相关的文献参考,因此本研究也具有着相应的理论价值意义,是为丰富武冈丝弦艺术感染力的有机表现。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音乐工作组.湖南丝弦音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5.

[2]龙华.湖南曲艺的历史发展[M].茶馆文艺杂志社,1987.

[3]刘定祥,唐剑萍.湖南丝弦的思想和艺术[J].艺术百家,2005,(02).

[4]唐剑萍,唐运善.湖南丝弦的源流[J].船山学刊,2005,(01).

[5]刘国平.湘西南武冈丝弦初探[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作者简介:

[1]王蓉芳:湖南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2]安炜成: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音乐特征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
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音乐特征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的音乐特征与演奏要领
亨德尔《快乐的铁匠》的音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