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胜任力模式分析

2016-05-14童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胜任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童玲

【摘 要】随着经济加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意产业也在碰蓬勃发展,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递增,对创意人才的培养也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应从胜任力为视角进行创意人才培养,需要高校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以适应创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文化创意人才需求的特性,进而探讨了在胜任力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胜任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意经济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国的创意人才培养刚刚起步,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数量、质量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创意产业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高校,面临着各种挑战。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特性

1.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激增,创意人才缺乏

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创意人才的竞争。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大部分都被国外的文化产业占据,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文化创意人才的严重匮乏。发达国家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与他们有充足的人才密不可分。但是,目前我国的创意人才数量不能满足我国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从而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外,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有所欠缺,所培养出来的创意人才,缺乏创新精神,思想传统,思维不灵活,致使我国的创意人才一直都处于严重匮乏的状况。

2.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是信息时代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创意人才综合素质中一项重要能力。信息素养主要是对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的能力,做不到这些方面的要求,就无法适应信息时代下的工作与竞争。尤其是从事文化创意的人员,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利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创意设计和策划人员,更是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否则,就难以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就会随时被淘汰。

3.适用性创意人才缺乏,科班培养的人才比较受青睐

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企业在招聘时,非常希望招聘到那些接受过专业院校教育的人才,因为这些人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其文化创意素质比较高,技术基础薄弱,可以通过后期培训逐步提升,但文化创意基础性知识不好,很难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高校还没有与创意相关的专业,只是会附属与其他科目之下进行简单教学。

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模式分析

胜任力模式,又被称为能力素质模型,是根据企业中某一职位的具体工作职责的要求所提出来的,在完成本职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素养。它明确提出了要从事某一职位,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胜任这个职位,是人们进行自我提高的一种指示器。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这个模式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员工能具备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

三、基于胜任力模式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树立基于胜任力特征的人才培养理念

(1)建立能发挥个性特征的“自然教育”理念。自然教育就是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意,归根结底就是彰显个性的产业。激发自身的个性、拥有发散性思维是文化创意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个性特征,顺应学生个性发展,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建立跨界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理念。跨界能力培养就是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方法和学科边界,跳出专业的局限性,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在思想上不受学科的约束。通识教育就是在进行专业学科的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非专业化基础知识、技能教育,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对各种价值进行辨别,促进学生在理性与感性、科学与人文等方面协调发展,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为以后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能。

2.完善适应胜任力模式的多层次系统化课程体系

(1)理论知识技能和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首先是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实现相关学科的交叉性。同时开设文化知识课程,因为文化是创意的源泉,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才能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创意文化的教育,才可能让学生理解本土特色的创意。其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创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集中学科优势打造出特色化、精细化的课程体系,同时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求,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实用性。

(2)注重创意能力的培育。创意并非是天生的,它可以经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而形成,高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创意方法培训课程,开设创意实践课程,让学生克服阻碍创意的因素,同时通过组织创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进行创意时所需要的能力。

(3)重视创意态度的塑造。创意态度是隐藏在胜任力因素中最为深厚的部分,也是最具有爆发力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了创意人才的价值取向。并且,对创意态度的培养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反复的进行培养和改善。在专业知识技能、创意能力的传授中潜移默化的形成,需要各个学科对其加以渗透。另外,还可以通过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对其加以引导。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对学生进行胜任力培养,就要增强师资队伍的创意产业胜任能力。首先,对教师进行挂职制度。挂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师紧随创意文化的步伐,走在产业发展的前端,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能及时把握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其次,建立多样化的文化交流平台。与国外一些知名的文化创意院校进行访问,加强学术交流。教师应定期进行进修,让教师参与国内外创意作品的展览,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才能促进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扩散。

四、结束语

通过对基于胜任力模式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我们知道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长期性的工作,为了满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应不断进行努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要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08:129-133.

[2]张搏,吴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下我国高校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大众文艺,2016,03:242-243.

[3]赵敏祥,励立庆,吴珺楠.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对策——以胜任力为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5,04:48-51.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XJKO16BTW008。

猜你喜欢

胜任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