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图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4范敏丽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运用

范敏丽

【摘 要】史料作为历史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上课形式多样性,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历史课本中,史料的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包括了图片、黑体字、表格等。图文史料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种史料,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因此本文结合了图文史料的内涵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所需注意的事项,对图文史料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期望能给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带来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图文史料;初中历史;史料教学;运用

史料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历史教学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帮助。为了图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需要对图文史料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图文史料在运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给老师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帮助,节省更多的时间,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现在初中教学中加入图文史料是十分必要的。

一、图文史料的内涵

图文史料是指利用图片的形式进行保存史料的一种形式,相对于文字、图标等形式的史料,图文史料具有更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真实的反映历史的事件和面貌。图文史料包括了原始性图片史料和再造性图片史料,其中原始性史料具体的可以指原本遗留下来的照片,如文献、遗址的照片。而后者是指再现出来的图文史料,是前人或现在人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或情景进行再造出来的图片史料,包括了历史人物画像、历史画面等。两者相对比,原始性图文史料比再造性史料更具有历史价值。

二、图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协调好课本知识和补充资料的关系

由于现在图文史料的大量使用,很容易造成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就是过度的注重图文史料的运用而忽略教科书知识。为了让图文史料在历史教科书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教师需要协调好课本知识和补充图文资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科书图文史料。具体的措施,要以教科书图文史料为基础,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史料。这样就可以解决图文史料来源的问题,不会让学生觉得知识的陌生。另外过多的使用课外图文史料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课外的图文史料不是历史史料而是教学课本中附加的部分。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将史料和历史认识分离,从而不能发挥出图文史来的作用。

(二)遵循真实、适度的原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图文史料使用要遵循真实、适度的原则,不能随便的引用。因为现在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有限,不真实的图文史料会给学生带来历史认识上的误区。教师在使用图文史料时要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学生的历史认识,适时选择合适的历史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此外,图文史料的运用要适度,将图文史料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加深学生知识点的印象,并不是意味着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引入图文史料。过多的图文史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抓不住知识的重点。因此,在运用图文史料时要适度,不能过分的运用,不然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图文史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初步运用的时候,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过分的注重图文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就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学习的困难,因为没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就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分析。所以对于二者的关系要有个正确的认识,知道这两者都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都需要重视,不能有任何的偏向。图文史料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同时还能够传达着历史的知识和概念。但这一切都需要学生有个良好的基础知识,否则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帮助。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良好基础知识学习,然后以图文史料为凭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现基础知识和能力共同的发展。

三、图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插图巧设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图文史料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在使用图文史料时,要结合图文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师在讲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知识点时,就可以结合郑和下西洋图片进行讲解,根据图片史料的人物活动适时的提出相关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任务是什么,在途中经过了哪些国家,经历了什么困难。再如假设你是郑和,在遇到困难时会怎样做,此外思考这次出行的历史意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同时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活动表演,加深学生知识的印象。因此,通过历史知识点里提问,结合图文进行相应的表演等,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选择合适的图文史料,设置恰当的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本的知识,选择正确的图文史料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思考。同时培养学生识图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图文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如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时,可以结合虎门销烟图文史料和南京条约签订的图片场景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去思考。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层层递进的问题进行引导,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当时的政府为什么要采纳林则徐禁烟的主张。然后结合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和选取图文史料的能力。如果选取的图文史料没有合适的,教师就需要自行的探索,把图文史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找其中存在的关系,再将这些图文联系起来就可以很好的形成知识体系。因此,正确的选择合适的图文史料是十分关键的。

(三)通过历史地图,引发学生思考

历史地图作为图文史料中常见的一种史料,其中隐藏着非常关键性的知识,需要认真的探索和研究。在观察历史地图时,学生要仔细的观察图文,根据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研读历史地图,并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对于这个图文史料的理解程度。历史地图的呈现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如教师在讲解我国改革开放知识时,就可以结合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给学生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对外开放是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递进的过程,理解先富带后富的理论。在历史地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是在深圳、珠海等地区现对外开放,然后慢慢的开始对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进行对外开放,最后在逐步的向内地延伸。所以,历史地图作为图文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隐藏着很多隐性的知识,需要充分的挖掘和探索,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理解的加深。

四、结论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相对其他的史料,图文史料具有更加直观、生动特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的发挥图文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在运用图文史料要注意基础知识和能力关系,遵循真实、适度的原则。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图文的史料进行相应的引导,通过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知识理解。

参考文献:

[1]姜厚叶.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1(35):148-149.

[2]王亚琴.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有效运用[J].读书文摘,2015(8):210-211.

[3]陈镜源.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运用史料的策略与方法[J].珠江教育论坛,2014(2):19-21.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初中历史运用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