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6-05-14张秋红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主体性兴趣培养

张秋红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展开分析,重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措施,希望可以对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性;兴趣培养;教学案例

一、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1.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当今社会对科学技术和创新意识的日渐重视,我们不难想象,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拥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富有主观能动性并且善于创新和勇于探索的人。然而,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教学模式依然处于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规律的探索,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所以,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主人。

2.学生自身的素质决定了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学习动机不明确、自制力较弱并且好动的特点。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话,他们的注意力难以保持集中,甚至会扰乱课堂秩序,妨碍正常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注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将不利于学生在课后训练的环节中展开思考,使学生对作业感到难以下笔,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等。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只考虑知识的灌输和指导学生完成规律定理的探索,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许多教师都逐渐失去自主创新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也不再认真分析教材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等。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极其重要。因为只有当教师日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时,才能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疑问,最终在这些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学生参与的活跃氛围

为了营造数学课堂的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教师应该注重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学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自己生机勃勃的饱满情绪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中。例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用自豪的口吻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繁荣富强的伟大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下。”然后,在多媒体课件中或者黑板上展示一组伟大成就的数据,让学生在强烈爱国情感的熏陶下,自主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其二,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创设“悬念”情境,讲授小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道智力数学题,如何在“5,50,500”这三个数之间加上合适的单位,然后用“=”将三个数连起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当学生发现可以在数字后面加上“元”“角”“分”三个单位,得出5元=50角=500分的等式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用同一个单位将等式表示出来呢?”从而启发学生掌握小数的运用,得出“5元=5.0元=5.00元”的结果。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滚瓜烂熟地背诵乘法口诀,也不在于学生期末考试时可以答对多少道题,而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真正培养好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因为数学思维不仅可以运用到今后的数学解题中,还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大胆假设,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彼此的看法。比如,在学习乘法的计算方式时,以“18×3”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公式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计算方法,使得出的结果一致呢?”然后鼓励学生到黑板上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如“6×3×3=54”“(9+9)×3=54”“6×3=18,6×3=18,6×3=18,18+18+18=54”等。

3.应用激励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发言或者到讲台前解答问题时,无论回答结果的好坏、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热情给予学生鼓励和真诚的表扬。相关研究表明,低年级小学生大多具有爱成功、喜欢被赞扬的心理特征。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这一特征,在评价学生表现时,以激励和赞扬为主,那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参考文献:

[1]朱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新课程(教师版),2006(10).

[2]侯素香.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程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8).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主体性兴趣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