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微课助力初中生物实效课堂的构建

2016-05-14江伟伟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9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

江伟伟

摘 要:微课是数字时代的新秀,是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微课具有主题鲜明、短小精悍的特点,且交互性强,微课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到生物学科教学中,它能够促进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创设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推进素质教育的普及和生物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物 微课 实效课堂

生物是研究生物活动规律、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集知识性、抽象性于一体,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难度很大。再加上学生的生物知识很薄弱,虽然生物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仍然不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其独特的特点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生物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微课,在基础知识传授、生物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尝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制作微课的首要条件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顺利地学习,为学生答疑解惑,或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资源。一个微课针对的知识点可能是某个章节,也可能是某个教学环节,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制作微课的首要条件,但不是所有的生物知识点都可以用微课来解决。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作为首选内容,突显微课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容教学时,涉及的知识点非常繁杂。如果将所有知识点都制作成微课的话,就与微课的短小精悍而相违背了。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一章的重点问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将它作为微课制作的切入点,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微课制作完成后,学生观看得非常认真,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同时,我还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做了进一步的讲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多彩的画面、形象的视频,再加上微课的表达效果,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在有限时间内掌握相关生态系统的知识,还能在微课学习中消除以往的被动状态和无趣感觉。

微课的教学时间很短暂,所以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更加慎重,应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作为微课的首选。这样,就可以节省微课授课的教学时间,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了,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二、重视学生的参与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已越来越明显。课堂要以学生为本,微课也不例外,在微课录制中,也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经验感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虽然微课制作成功了,但教师的讲解仍很多,这就与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没有什么区别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就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师生之间的互动融于微课之中。学生在观看之后,还可以进行知识交流,提出自己的疑惑,让微课的作用表现得更充分。

例如,在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课时,其中涉及显微镜的介绍和使用方法。在这节课中,我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并学会使用显微镜。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我请了一位学生与我一起演示。当然,在课前我已经让这位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我让这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我在一旁进行提醒和讲解。对于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会及时指出并纠正。这样,由学生操作,我来讲解,听课的学生既羡慕又认真,好胜心会让他们产生“操作的人怎么不是我”的想法。所以,我会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熟练掌握生物知识,因为,下一个微课的操作人,也许就是你。

当然,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微课录制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学生对微课的感受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评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疑惑,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解答。学生还可以表达观看微课后的感受,以此作为录制微课的参考与依据。

三、利用微课的启发特点,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细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虽小,但在生物学习中仍然重要。如果教师对此进行详细讲解,会很浪费时间,类似这样的教学问题让很多教师都感到头疼。其实,微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破解两难局面。微课的制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生物知识的讲解上,更应注重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用微小的现象来反映科学的生物现象与道理。所以,教师要适当改变微课制作的侧重点,实现普通知识点的转移,逐渐向启发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特点过渡。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课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微课——探究种子发芽的外界条件。在微课录制之前,我先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猜想与讨论。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我与学生共同分析了这些观点的可行性,并对其中觉得可能的现象用实验加以证明。最后,我鼓励学生写出观察日记,拍下观察到的照片。我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制成微课后供学生观看,让学生比较我的实验与他们的猜想是否一致。这样,我不仅制作了一个成功的微课,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引导学生完成了对于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

可见,微课虽小,却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它的启发性与探究性,更是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与探究空间。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四、利用微课的直观特点,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力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生物现象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实验。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生物实验,它是解决生物问题的有效途径。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开展得并不令人满意,实验效率很低。所以,优化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势在必行,我认为,利用微课进行实验讲解,其效果就非常好。因为微课可以以视频的形式记录教师的关键教学环节,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和精彩的教学环节重复播放,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理解。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课时,需要学生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和染色体的变化。在课堂上,我制作了“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微课,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出问题,总结规律。这是一个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所以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我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适当调节视频的播放速度,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播放次数。通过重复播放视频,让那些反应比较慢但又不好意思提问的学生能够反复学习,轻松解决了这些后进生的问题。不仅如此,还节约了很多教学时间,高效地完成了生物实验任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实验过程制作成微课,然后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分析,让他们寻找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这样,学生在纠错中就能提高自身的实验水平,达到理想的实验目的。

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一个疑问,都可以作为制作微课的依据,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有帮助。同时,教师可以调节视频播放的快慢,让学生反复观看,让所有学生都有收获。总之,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愈发明显,尤其是在生物实验中,更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让精彩的微课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洁.微课以及微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77).

[2]王波.例谈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4(4).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