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

2016-05-14辛庆符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堂语言体育教师教学效果

辛庆符

摘 要: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积极创设语言情境、挖掘无声语言潜能、规范使用课堂语言、适时用好评价语言,充分发挥语言作用并灵活运用语言艺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师 课堂语言 教学效果

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充分发挥语言作用并灵活运用语言艺术。

一、积极创设语言情境

人只有在心情愉悦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得更好,未成年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爱心去呵护、启迪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在体育课堂上,我会采取多种方式来创设语言教学情境,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游戏法”“竞赛法”“表演法”等方式,让学生评价“哪个小组用时最短且动作最标准”。之后,我会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评价,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之中,并在短时间内掌握动作要领。

二、挖掘无声语言潜能

课堂教学有时也需要“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无声语言潜能。

1.眼神语言

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可先扫视全体学生,以示意要上课了,请注意听讲。在教学中,教师还应不定时地扫视学生,以提醒注意听讲。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要给予赞赏的目光;当学生因身体原因而导致体育测试不达标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的眼神;当学生不专心听课时,教师要用严厉的目光注视学生,让他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眼神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2.表情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面部表情向学生传递思想情感、渲染语言气氛,强化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在讲解体育技能的基本理论时,教师可以用形象的动作和表情向学生示范解读,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基本技巧,并进行模仿。由于学生喜欢模仿,所以他们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掌握好知识点。对于学生的表演,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并及时做出评价,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往往能创造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成果,甚至很多时候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可见,教师的表情能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有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3.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体育学科的教学特色之一,教师要用好肢体语言。当学生某个动作做得好时,教师就应对他们微笑并竖起大拇指;参与他们的活动,拍拍他们的肩,摸摸他们的头,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继续努力。在教健身操时,教师除了亲自示范动作要领外,还要用亲切的语言提示做操要领,让动听的乐曲使每一位学生都倍感舒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之中。

三、要适时用好评价语言

教师要适时用好评价语言。在评价学生成绩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身体体质、提高幅度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并提出具体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身体矮小、体能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用正确的评价语言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明确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对学生而言,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高效性。

四、要规范使用课堂语言

体育教师要规范使用课堂语言。对于体育课中的一些动作概念、原理等内容的阐述等都应表达准确。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材,不断丰富知识体系,才能更全面地把握现行教材中的知识点,使教学游刃有余。

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也是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融洽、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乐、乐中学,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发挥教学时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雨.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2004(5).

[2]李玉娟,魏刚.试论授课中“形体语言”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5(7).

猜你喜欢

课堂语言体育教师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