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

2016-05-14陆琴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9期
关键词:导学案微课教学初中英语

陆琴

摘 要:微课是新兴媒体与教学改革强强联手的新平台,它“微”于形式,“精”于内容,“妙”在导学,有着丰富的教学价值。以微课开展教学,应从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出发,通过科学整合资源、设计导学清单、突显互动教学的方式,为课堂的华丽转型带来新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微课教学 导学案

在“微时代”的号角下,微课呼之欲出,风靡我们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热门议题之一。那么,何为微课?其实,微课,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片段式的教学视频材料,即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活动过程,有着短小精湛(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教学优势。它“微”于形式,“精”于内容,“妙”在导学,能够促进教与学的结构翻转,为课堂的华丽转型带来新的活力,而这正是我们初中英语课堂转型翘首以盼的“新能源”。英语教学有着语言学科独特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它既是教学的,又是生活的,既是教学内容,又是语言工具,而微课的教学模式,正好解放了它的天性,以视频互动的可循环方式,实现了教与学的华丽翻转,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正因如此,我也尝试将微课穿插到实际教学中,以“微课+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充分突显了教的主导价值,激发了学的潜在动力,为英语课堂带来新体验。

一、科学整合微课资源素材

随着教学改革的转型,对于“微课”这个新兴教学资源的探讨与实践如雨后春笋,只要在百度或者各大教育资源平台中,如教育局网站、学校网站、教育论坛、教学研讨网站等,输入“微课”二字,便可查询到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微课资源,其中有各地区开展的微课比赛、赛课活动、网友交流视频等。可见,我们并不缺乏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资源的眼睛。在这些“秀色可餐”的微课资源中,我们还应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筛选出符合教学需要的微课资源。在选定教学资源后,我们还要化身教学的“艺术师”,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以优化整合的方式,创设微课、设计素材课件及相关的辅助性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7A Unit 2 Lets play sports单元第一课时,我在课前针对本单元的话题词汇“ball”(football,basketball,volleyball)设计了一个微课视频,作为导入教学材料。为了有效提高微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我还精心设计了配套课件及相关练习,从而实现了以微课导入教学、以课件指导活动、以练习激活思维的教学目的。微课内容主要围绕词汇的趣味认识而展开,并以“chant”贯穿始终,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具体设计如下:

This,this,whats this?

Doll,doll,its a doll.(以旧知唤新知,进行对比)

Nice,nice,how nice!

That,that,whats that?

Ball,ball,its a ball.

Great,great,its great!

这个微课资源,短小精湛,充满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对新词汇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这个微课学习中,我巧妙地运用了“chant”形式,将新词汇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使原本分散的词汇,变得更有联系性,便于学生识记与理解。可见,在设计微课时,我们要善于整合、优化设计,把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让教学内容间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二、明确微课导学任务清单

微课具有优越的导学功能,它能够先于我们传统的精细教学,掀起学生的先学活动,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先学”推动教师的“后教”,达到教与学的结构性翻转。那么,既然谈到导学功能,就不得不说说“导学案”了。导学案,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探究的学习方案,其教学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我们的微课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因此,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倘若将两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导学案助力微课,列好任务清单,以更加明晰的学案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微课,并开展相关活动。

在教学译林版8A Unit 7 Seasons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四季的气候特征以及人们的活动,我在拓展实践环节插入了一个微课视频“The four seasons of a big tree”。在这个微课中,我围绕情景剧“The four seasons of a big tree”渗透教学内容,以讲故事的方式,融入口语交际,鼓励学生跟着微课,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将听故事变成演故事。活动中,我在微课的基础上,又设计了配套的导学案,以学案方式,为学生的角色扮演明确方向,并提出具体的任务要求,如角色分配、情境设计、创编对话、对话练习、小组交流等,强化学生对微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语言实践的指向性与有效性。

通过微课与导学案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的个性与潜能。学生在微课的刺激下,更加乐于学;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更加勤于学。

三、注重突显自主互助学习

微课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借助视频方式,将教学浓缩其中,让学生自己学。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教师只是以微课作为教学导入的材料,让学生看看视频、看看片段,通过做练习、讲练习的方式,草草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大杂烩”“一锅煮”的方式,结束了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微课反倒成了课堂里的“花瓶”,空有其表,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完全淹没了它的导学价值。那么,如何有效地发挥微课在我们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呢?我认为,应本着语言的交际性功能,通过配套相应的“微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想法去观看教学视频,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吸收消化视频内容。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可借机导入教学内容,让微课由“微”变“大”,向外扩散,从而将整堂课完整地呈现出来,真正实现先学后教。

教学译林版7A Unit 7 Lets celebrate这单元时,我在教学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以“文化快餐”为背景的微课视频,以圣诞节为例,为学生打开了节日庆祝的第一页。在这个微课中,我创设了圣诞节情境,介绍了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传统习俗,如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帽、圣诞节互赠礼物、人们接受礼物时打开的习惯差异等。通过这个“文化快餐”,为学生填补了文化知识,渗透了跨文化交际知识,强化了学生对西方节日的感知与理解。微课导入后,我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微课内容,设计文化小卡片,盘点圣诞节的特点,尝试探索其他西方节日(如感恩节、复活节等),以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从而使“自主学习”不再是我们英语课堂中的一句空话。在这样的微课活动中,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既合情合理地导入了新知识、新话题,又强化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微课是课堂教学改革中脱颖而出的新型教学资源,它短小精湛,又“绿色环保”,既弥补了教的局限性,又激发了学的创造性,有着丰富的实践价值。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敢于尝试、积极探索,将新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为学生开设新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江丽华.微课程,大智慧——小学英语学科微课设计例谈[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

[2]陈如丽.运用“微课”进行“导、学、做”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反思——以六年级Unit 6 How do you feel一课为例[J].新课程(小学),2015(4).

[3]蒋晓晨.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英语“微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5(5).

猜你喜欢

导学案微课教学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