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课改中的实践
2016-05-14沈桂云
沈桂云
摘 要:合作式教学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和音乐学科的特点。促进合作学习应注意四种方法:让学生通过改编歌舞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尝试用身边的物品来随时练习节奏;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中深入探究乐理;让学生在多元展示中提高音乐素养,这些合作方式都能很好地促进音乐课程改革。
关键词:初中音乐 合作式教学 教学实践
合作式教学能够大大改善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已被教师广为采用。音乐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要选择更适合初中生身心特点和音乐教学特点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合作式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多元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音乐学习的效果。
一、改编歌舞,别样演绎
王坦教授认为:“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进行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的时候,可以将不同特点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小组中,让他们组成异质小组。”在异质小组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对于歌舞改编提出自己的不同建议,从而促使他们的表演更为多元化。
在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聆听音乐,再进行小组讨论,说说这首歌曲所展现的音乐风格,歌词之中所蕴含的深意。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小组成员互动学习并演唱这首歌曲,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现自己对这首歌的感悟。由于采用了异质分组方式,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较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有的学生对舞蹈比较感兴趣,他们便组织同伴在演唱时添加了一些具有新疆特点的歌舞动作,如转动脖子、翻动手腕等;有的小组还安排了队形的变动,让整个歌舞表演显得更具生机;有的学生对新疆的民风民俗比较了解,在改编歌舞时挑选了一些能够反映新疆特色的乐器,如手鼓等,在演绎歌舞时一边演唱,一边用手鼓打出节奏,让表演更具动感;还有的学生对新疆歌曲的演唱风格比较了解,在他的帮助下,小组成员的演唱也更具新疆风格。在不同风格的演绎中,学生能更好地诠释自己对《青春舞曲》这首歌曲的认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
在尝试改编歌舞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学会了分享和倾听,从而更好地展现了歌舞,体现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特点。
二、就地取材,练习节奏
在音乐学习中,掌握音乐的节奏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合作式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师生交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练习节奏时可以就地取材,选择自己熟悉的物品来进行演绎,在与同伴的即兴合作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快地掌握音乐中的各种节奏。
在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节奏,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节奏和节拍的掌控力,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和速度,在演唱时也能较好地控制情绪。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就地取材的方式,在小组讨论中探讨《新世纪的新一代》的节奏特点,并利用身边的物品来练习节奏,如借助手掌击打方式打出节拍,或借助尺子、铅笔等。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探讨《新世纪的新一代》的节拍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找到节奏的特点。如提出:“这首歌曲的二、四、六、八等小节的第三拍的地方有拍击节奏的标记和小过门,在第二乐段的某些地方有三角铁的记号,大家知道该如何通过拍掌和击打三角铁的方式来展示其节奏变化吗?使用这些手段能起到什么效果?”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新世纪的新一代》的节奏特点,并能尝试使用各种乐器来展现节奏。
就地取材、练习节奏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尝试节奏演绎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激发。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充分互动,以观众的身份欣赏学生的表演,增进师生情感。
三、自评互评,深入交流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不只是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还可以从其他的学生那里获得知识,在合作式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来深入交流,彼此获得启发。”
在学习《戏曲撷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自评互评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戏曲是我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然而不少学生对于戏曲缺乏了解,错误地认为“戏曲十分难听”,教师可以适当选择同时兼有戏曲和通俗歌曲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戏曲进行自主学习,自行欣赏京剧武打打击乐器伴奏的场景,倾听部分戏曲选段,并尝试将选段和剧种、剧目名称进行匹配,了解昆曲、豫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的特色。在学生对戏曲有了初步认知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学生通过演讲、互动、交流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其他学生则可根据对方的展现内容来评价,如有的学生提出:“某学生模仿了戏曲的片段,但却没有展现出该选段阳刚的特色。”这样的交流能促使学生在体验中更好地感受音乐,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能够深化他们的审美体验。
在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时,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轮换组长、记录员等角色,并定期交换角色、互动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四、多元展示,深化素养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群体活动中提高协调能力,充分利用音乐活动中的集体表演和实践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展示,展现自己对音乐的认知和音乐技能。这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合作,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
在组织学生欣赏《春之声》《樱花》等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思考:“自己还知道哪些与春天或者与春花有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现自己对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在讨论中,学生进行了充分交流,讨论的内容范围也很广,不仅涉及音乐,还讨论了语文、美术等其他学科中的春天作品。在展示过程中,学生的展示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小组选择了舞蹈表演的方式,在《春之声》的伴奏下进行表演,先朗诵了古诗《春晓》,随后在音乐的伴随声中展现春花飘落、采茶扑蝶的场面;有的小组选择了演讲的方式,他们将《樱花》和《采花》等与花有关的音乐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歌曲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阐述了日本民歌和中国四川地区民歌的不同;还有的小组采用了表演唱的方式,不仅演唱了《樱花》,而且还加入了小品形式,展现了小伙伴们一起去赏樱花的故事情节。不同的小组展示了不同的作品,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方式可以多样化,除了让学生以歌舞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音乐技能外,还可以让学生用调查报告等形式来展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我国音乐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展开之时,合作式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合作互动,教师要积极组织师生、生生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改编歌舞、合作演绎节奏、自评互评等活动过程中全面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张雯.初中音乐课有效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8).
[2]林莉红.浅谈新课标下与时代相融的初中音乐课[J].双语学习,2007(80M).
[3]王红军.新课改后初中音乐教学的困境及优化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