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教学设计,彰显学生主体意识

2016-05-14姚桂明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9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姚桂明

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整合教学资源、更新教法体系、拓展训练广度,都能够有效激活课堂学习气氛,激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突显学习主体意识,形成重要课堂教学成长机制。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设计 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精神,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必然诉求。教师要树立全新教学观念,整合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更新升级课堂教学方法,拓宽课堂训练域度,从不同视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的内驱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对全面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一、树立崭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身份转型是突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基础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统治力”却始终没有改变,学生从属身份不能彻底扭转,教育改革只能又回到原点。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传统教学的主宰者向现代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服务者方向转变,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因此,教师要从教学态度、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操作等方面进行改变,教学设计应贴近学生需要,吸引学生兴趣,为学生主动介入创造条件。课堂学习气氛和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建立起来了。

在学习“珍爱生命——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相关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抒情音乐,在这一背景音乐下,让学生思考问题:“你知道自己有什么特点吗?如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成长环境、缺点等。”一部分学生陷入思考,另一部分学生自发讨论。我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展开了一些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给学生一些启发和提示。展示问题时,我不是一个一个地提问,而是让学生自由发言,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讲话。课堂学习气氛和谐,师生互动充分。有的学生说:“我比较喜欢打篮球,也很喜欢美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性情比较急。”我接着说:“不错,我也是这样,看来我们有共同的爱好,以后我们要多多交流。”

我给学生设计了思考题,但并没有给出统一要求,也没有让学生必须完成哪些指标,而是像聊天一样地展开教学互动。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思考问题,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我又让学生自由发言,这也减轻了学生的紧张感。教师和学生展开自由互动,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切。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正突显了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所需要的教学环境。

二、整合教学资源,契合生本多向思维

课堂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教本、师本、生本三个关键要素,还有教学辅助工具、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引导体系、教学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教师应具有资源整合意识,对占有的信息资源材料进行多重优化,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展开提供多重支持。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介入契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材选择、教法设计、学法选择、训练内容设置等活动,以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能获得丰富的学习积累和体验感知,对成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青春话题是初中生比较敏感的内容。在学习“感受青春”时,我拿出了一沓照片说:“这些照片是我课前收集到的,大家仔细辨认一下,看看照片上的人都是谁?”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纷纷要求看照片。我发放了照片后,学生就认真辨别起来。有的学生惊呼:“这不是我们的班长吗?他那时很萌啊。”学生很快都认出了照片中的主人。我继续引导:“这些照片是我们班同学小学时留下的,对照一下现在,看看他们都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又是一番热烈讨论。我给出了一个题目“我长大了”,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来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及长大的感受,学生快速地投入写作中。

我利用照片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观看照片,进行了今昔对比,从中发现了生命成长的痕迹,通过讨论、介绍、书写等方式,实现了学习认知和体验,学习效果显而易见。照片引导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应用方式,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用一沓照片引发了学生的回忆、比对、感慨,教学非常成功。

三、升级教法体系,突显学生主体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其自身规律,教师在教法选择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要以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主要目标。教学方法众多,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来设计对应的方法。教师应适时进行点拨、利用多媒体展示、列举生活案例、组织学生演绎、让学生自主阅读、明确合作学习任务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发挥设计者、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通过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情感认知创造良好条件。教无定法,关键要看教师站在什么角度来选择教法,适当的教法可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整和设计。在学习“欢快的青春节拍——祝福青春”时,我先利用大屏幕展示了一组图片,图片信息很特别,当学生第一眼看到时就被深深吸引了,这是班级部分学生家长的留言截屏图。我联系部分家长参与了本课学习,让家长针对青春话题展开讨论。有的家长留言:“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一名作家。”有的家长感慨:“青春年少时,不知道青春的可贵,现在回想起来只有懊悔、懊悔。”学生仔细地阅读着家长的留言,当看到自己家长留言时,会显得特别激动。

这类让家长参与课堂讨论的亲子活动,备受学生喜欢。通过阅读家长留言,学生也深受教育和启发。教师只是将家长留言展示给学生,却成功激活了学生思维,这样的教法设计不仅具有独特性,还有针对性,教学效果突出。

四、拓展训练广度,历练学生综合素质

课堂训练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以往教学中,教师给出训练内容,学生针对题目展开思维训练。为了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在训练内容设计、形式选择、组成方式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改变。首先是训练内容的设计,教师可以深入学生之中,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评估,这样设计出来的训练内容才具有针对性。其次是训练形式,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训练的一贯模式,要丰富训练形式,如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题、实例题、演绎题、竞赛题、抢答题、检查题、调查题、咨询题、验证题等,这些都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训练的备选题型。第三就是训练组织形式要有创意,教师要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阅读、讨论、争辩、实践的机会,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热情,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自我新期待——发现自己的潜能”学习结束时,我布置了一道课外调查训练内容:以实地采访的形式,对身边人进行调查访问,看看他们有哪些潜能,并对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形成调查报告。学生对调查报告比较陌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我便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典型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仿照样版。学生不等下课,就开始对身边的同学展开了采访,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参与度极高。可见,通过实地调查,学生能对相关的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潜能。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一言堂”的意识,尽快实现身份转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显学生主体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升级教学设计,特别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法体系、强化课堂教学训练,以全面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朱红波.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主体性教学[J].学周刊,2015(35).

[2]刘立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J].学周刊,2013(7).

[3]张晓侠.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2).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