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义

2016-05-14贾海玲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科技教育学校教育全面发展

贾海玲

【摘要】“科教兴国”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与教育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学校科技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是提高学生整体创新素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学校教育;科技教育;全面发展

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新世纪的要求,在迎接世纪挑战的伟大历史时刻,世界各国都在部署和实施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各国在未来的世纪中的竞争,无疑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没有大批有着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人才,在未来的世纪激烈竞争中,是很难立足于不败之地,因此,重视和提高学校科技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一、科技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度,目前正在进入信息化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当代社会,多数国家都在大力投资,为培养自己的具有良好科学技术素养的劳动大军而努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各个生产、流通领域,乃至文化、卫生、教育等各个产业部门,对其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高级的技能,要求人们会学习,会创造性思维,会解决问题、会操作技术。进行广泛的科技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过程,是掌握这类高级技能的根本途径。因此,在当代社会,进行科技教育是培养现代劳动大军的奠基工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人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休闲、娱乐日益科技化,生活、交往、娱乐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一个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人很难适应现代生活。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随着学习社会的到来,更加需要大幅度提高国民的科学技术素质。

二、抓好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奠基工程

科技教育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应进行符合其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的科技教育,而对青少年来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特殊时期,正处在智力开发阶段,最敏感、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抓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对增长他们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养成实事求是、顽强刻苦、勤于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对于人的一生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中小学阶段形成一个良好的素养,接受良好的科学教育,参加科技活动锻炼,形成勤于研究、勤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形成创新精神,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关键不在于结果,而重在过程。在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培养一种精神,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从国际教育的比较来看,在科技教育上,我们大多数亚洲国家更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西方国家则更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探索科学的过程,通过探索式学习,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抓起,努力抓好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

三、开展科技教育,能使教育永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个面向”的核心是“创新”,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能使青少年教育事业永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要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少年队员,面向学校,开设多项科技活动培训,紧跟科学时代的步伐,使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教育紧跟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这个世纪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培养出大量的未来人才。

四、加强科技教育,培养科学精神,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越来越呼唤着科技的大发展,呼唤着教育的大发展,更呼唤着人才的大发展。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能否培养和造就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批创新人才。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青少年是人才的储备力量,是发展的助推之星,更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他们对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创新力、一个社会的发展力和一个国家的競争力。

为此,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科普教育工作,增强科普意识,培养一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五、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方法是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它既可以对两个毫不相干的实物予以联系并拼接起来而形成新的事物;又可以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经过加工处理,和某一些事物联系起来而构成更新的形象,这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往往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具有较大的创造性。富兰克林面对溪流产生思想的火花,居然把电与水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与现代电学原理基本上一致的电流学说;现代法国分子生物学家莫诺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把基因中的活动想象为一个巨大的工程,从而大胆地提出控制基因活动形成蛋白质的特定性质、数量以及时间是由类似“工头”、“操纵手”来控制的。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见,想象力的培养是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力的提高是促进科技发展,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

总之,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注意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开展好科技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思想品德得到极大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代关注科技的新成就、关心21世纪中国的发展,自觉、积极地参与科技活动的高素质的接班人。这也正是社会的需要,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因此,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科学教育,利在国家,利在社会,功在千秋,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科技教育学校教育全面发展
探究如何利用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科技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初中科技教育中优化教学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