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6-05-14唐敏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思辨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首先要有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基础英语》课堂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让学生熟知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介绍了思辨能力的概念,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思辨能力;培养

一、引言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近年来,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国内外教育界备受关注。国外一些大学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国内外语教育界也非常关注和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论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不谋而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首先要有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基本技能,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高师《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一直注重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训,于是,大多数学生普遍患有“思辨缺失症”。而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把高师《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相结合。

二、高师《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主要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语音,语法,词汇及篇章结构等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增强其思辨性。然而,《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偏重语法知识点的讲解和词汇释义,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不足,课堂气氛不活跃,忽略了对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和主旨大意的理解;忽视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上课内容和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发挥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更无从说起。《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把扎实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能力的素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促进思辨能力的提高。

三、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师和教材一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较强的示范作用,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要首先具有思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了解学科前沿知识,转变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思辨教学能力。

1、在听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其中听、说两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学生接触英语一般都是从听,说开始的。通过听、说两种途径,学生们可以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句型结构、语法规则、行文规范等,同时也可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宗教、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在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言体系知识,话语知识以及常用语知识的建构,为达到这一目的,该教材在听说部分下了很大功夫,花了很多心思,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学生十分关注的主题展开全面的语言活动,并设计了大量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训练项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更加注重课堂的操作性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思考、讨论,教师要重视互动過程,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努力在学生语言输出的同时给出有效的评价。逐步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向学生灌输英美社会文化知识,开拓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阅读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和扩大知识面,也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基础英语》教程的每个单元设计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活动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准备,毎一单元的阅读重点通常为Part 2 Reading and Language Activities上课之前老师会设置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查阅与思考以便提前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现象和习俗等元素,上课时老师会在导入环节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老师会采用“柏拉图式”的提问方式递进式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让学生不断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针对课文中出现的难句,以及文章的篇章结构,老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重点解读英语词汇、短语、习语、谚语等语言形式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区分语篇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价值观念,增强他们的文化思辨性。每篇课文学完后,老师会预留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为一个话题,每一个话题会在全套教材中反复出现,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计形式多样、难易适度的语言活动,创设更多的语言环境,提供更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语言素材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发现、独立思考和反复练习来完成,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养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综合、评价及总结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此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四、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强化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也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老师们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学生专业水平的课外活动。活动形式有网上自主学习,观看英文电影,听文化知识讲座,参加英语话剧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英语阅读大赛以及高师技能大赛由外籍教师组织的cafe等活动。

总之,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将课堂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转化成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审视异域文化价值观念,消除文化错误,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辨识、综合及评价能力,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结语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更好地把英语基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综合在一起。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实际是一种思辨能力。因此,教师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提高自身素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遵义师范学院“网络环境下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与评价机制研究”(编号:13-5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 思辨缺席[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7).

[2] 孙有中. 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 中国外语, 2011(3).

[3] 文秋芳. 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

唐敏(1967—),女,汉族,湖南省邵东县人。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思辨能力培养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