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与近代中国军事交流研究综述

2016-05-14叶年棣

关键词:近代化德国

叶年棣

摘 要:在近代中国军事变革的历程中,近代中国与德国的军事交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对于德国与近代中国的军事交流的学术成果进行回顾。德国与近代中国军事交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在开头部分为正文做铺垫,专门性的研究近代中国与德国的军事交流的原因的论文笔者尚未见到。德国与近代中国军事交流的内容,学术界形成了三方面研究重点,一是德式武器装备的引进;二是仿照德国军事教育体系的形成;三是仿制德国枪炮,发展本国军工。

关键词:德国;中国军事;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E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47-04

关于近代中国军事变革的研究,学术界已有了很多成果,就晚清时期而言,根据张海鹏教授的著作统计,从1979年到2000年之间,学术界共发表了有关晚清军事的学术论文628篇,出版学术论著173种。这些学术成果的领域涉及相当广泛,主要是有关晚清时期军事变革的背景原因、主要的内容、重大事件影响和重要人物研究,同时还包括变革模式和阶段的划分。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史料更加丰富,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成果也不断涌现。在近代中国军事变革的历程中,近代中国与德国的军事交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术界对德国与近代中国军事交流的研究已经有所发展,作为成果的论著与论文都不断涌现,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涉及中国近代军事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发展,并且形成了很多研究重心和热点。本文主要是对于德国与近代中国的军事交流的学术成果进行回顾。

近代中德军事交流研究现状的整体评估

德国与近代中国军事交流形成的原因,目前散见于各种论著与论文之中,都比较简略,主要是在开头部分为正文做铺垫,专门性的研究近代中国与德国的军事交流的原因的论文笔者尚未见到。在乔伟所著,李喜所和刘晓琴译的《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一书中开篇就提到“正是出于对西方侵略者洋枪洋炮的武器装备的崇尚,为了挽救王朝统治,攘外安内,清政府开展了以师夷长技为中心的自强运动,并首先从变革军队的武器装备入手”,同时普法战争后的德国工业发展迅速,“军工产品的商品化要求在国内需求基本饱和的情况下,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又恰逢军事改革,自然成为以克虏伯为首的德国军火集团注意的目标”。施丢克尔所著《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里也写到德国公使为了推销军火,建议中国建立一支近代化军队,“显然首先要为推销德国的军备物资服务,但是想在德国一旦对法国或俄国(或对法、俄两国同时)作战的场合利用中国武力的想法,也未尝不起重要的作用”。皮明勇则认为“为摆脱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抵御列强侵略,清政府的“师夷”带有十分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即首先从军事上开始“师夷”……西方列强为了推销其军火产品,扩大对中国的军事影响,也积极地向清政府输出武器装备、军事人才、军事学术和制度”。大多数中国学者的观点都与之相似。

就目前所见关于原因的论述,一是大多以中国史料为基础,目光仅局限于中德两国,缺乏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外交史料的支撑:二是分析的方法局限于军事领域,缺乏多学科知识的积累。笔者认为搞清楚近代中国与德国的军事交流的原因,需要回答以下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近代中国对外军事交流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一层次问题的回答,大多数学者是从各个方面论述近代中国如何落后于西方的,尤其是军事方面,只有少数学者深入下去,论述了近代中国在哪些军事领域落后于西方,例如武器、军制等,但是这大多数从战争失败的角度论述的。从现代军事发展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几乎没有。第二层次,近代中国的军事交流为何以德国为中心。在这问题上,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是集中于德国在军事上如何的强大,当时的中国如何的羡慕,我认为在此问题的研究中缺失了近代中国为何不与当时的英法等其他西方列强进行军事合作。总体来说,就是缺乏把德国与近代中国军事交流,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大视野下进行考察,论述中德两国军事交流兴起的原因以及对整个世界局势的影响。

德国与近代中国军事交流的主要内容与过程,学术界形成了三方面研究重点,一是德式武器装备的引进;二是仿照德国军事教育体系的形成;三是仿制德国枪炮,发展本国军工。以下将分别概括:

关于德式武器装备的引进,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进的原因,利用德式武器装备进行军队建设,以及更新武器装备后军队作战效能的变化。晚清时期,乔伟所著,李喜所和刘晓琴译的《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研究的是克虏伯公司与清政府的军火贸易,由于克虏伯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各型火炮,因此这本书中的军火贸易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德式火炮进行的。施丢克尔所著《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一书,此书在谈到中德经济贸易同时,也对中德之间的军火贸易作了大量的考察,从而论证了晚清政府采购德国的武器装备首先是为了适应德国拓展市场的需要,这本著作对军火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武器装备的数量和交易额及其对两国的影响。陈悦所著《北洋海军舰船志》中对于对于北洋海军创立时期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购买的德制军舰的过程、性能以及同英制军舰优劣对比有着比较详细地研究。

到了民国时期,研究北洋时期的中国军购大多侧重于具体或个案研究。谷加恩的《张作霖与德国的军火贸易》就研究了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主政东北时期购买的德国武器装备问题。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研究成果,美国汉学家柯伟林著有《德国与中华民国》原名《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陈谦平等翻译,200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研究考察近代中德外交关系史的专著。作者充分挖掘了美国和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所藏的历史档案资料,叙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德关系,着重论述了1928—1938年中德亲近关系建立后德国对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近代化、军事体制发展、近代工业经济以及思想意识形态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其中对于南京国民政府对德国的军火贸易做了重点考察,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德大量的军火贸易,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德贸易的发展,并非是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结果,这一时期政治与军事的影响显然在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为抗战最准备。马振犊、戚如高著《友乎·敌乎·德国与中国抗战》作者重点突出了三个问题,其中包括两国经贸关系,特别是军火贸易,该书对中德军火贸易的研究侧重于军火贸易对于这一时期中德两国关系的相互作用于影响。丁福成的《德商礼和洋行在华经营军火活动情况》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公司与派驻我国的德国军事顾问团的成员同国民政府进行军火贸易,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大量购进德国军火和其他器材、物资等鲜为人知的情况。陈安东著,沈自敏译的《军阀与西方国家的军火贸易(1920-1928)》也写到中国与德国的军火贸易。马文英的《德国军事顾问团与中德军火贸易关系的推展》主要从德国军事顾问对中德军火贸易影响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对于武器装备本身的研究不多,几乎见不到研究近代中国军队引进了哪些武器,为何引进这些武器,武器的性能如何,对军队战术产生了哪些影响。德式武器装备的引进总的来说就是两大类枪、炮,学术界关注的主要是克虏伯公司的火炮的购买及其影响,但是从效果上来说,现代枪支的购买和装备对于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军事落后国家更具实际意义。这其中有一个现象学术界关注较少,就是自洋务运动开始时,中国军队装备了英、法、美等多国军用枪械,后来以德国毛瑟步枪淘汰了其他各国步枪,这其中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我们研究的还不够深入。

关于仿照德国,建设新式式军事教育体系,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出版相关的论文与专著。王建华所著《半世雄图: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东南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是全面系统研究晚清新式军事教育体系的最新专著,其中在新式军事学堂章程、引进德国教习和仿照德国军校设置课程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地考察。

德国学者乔伟著,李喜所和刘晓琴译的《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书中介绍了德国克虏伯公司在向清政府出售火炮的同时,也为这些火炮的最终用户湘淮练等军聘请了德国教习教练火炮快抢操法,说明了近代中国军事教育改革的起源是克虏伯公司提供的售后服务。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白莎则从德国来华人员的角度,基于德国大量档案资料与中国文献的比较,对于德国教官与军事顾问的来华任教经过及其在德中关系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且分析了近代中德军事交流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拉尔夫·尔·鲍威尔的著作《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是国外最早系统探讨论述晚清军事变革的专著。这部论著对晚清政府在甲午战后至其灭亡之间兴起的新一轮中国军事力量近代化的浪潮做了系统考察,论证了中国近代军事力量的兴起,同时还开始论述晚清军事变革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子系统和领头羊,对中国近代社会和政治的产生巨大而深入的影响。书中记录了晚清各个时期军队的变化,包括武器装备、军队体制编制、征兵制度及军官培养体系等等, 其中有不少内容同引进德国的先进军事教育模式有关。刘凤翰的《新建陆军》主要研究的是北洋军的起源和发展壮大,北洋军是仿照德国军事体制创建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旧式封建军队向近代化军队发展的重大转变,在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官兵构成、军事训练、规章制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都有德国军事技术的影响。王尔敏所著《淮军志》详细描述了晚清军制的沿革与变迁,在这本书中作者敏锐地意识到德国的先进军事技术对淮军建设的影响。同治十年(1871)以后,淮军的建设发展就与德国的军事技术分不开,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淮军逐渐换装德国武器;二是选派淮军优秀将官到德国留学;三是北洋武备学堂大量聘用德国教习。郑宗育《论洋务运动与德国》一文则由中国近代化的视角来观察德国对晚清的影响,其中创办德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推进教育近代化,这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德国军校向来以学制完备、学员技术精熟闻名于世界,因此德国与中国新式教育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刘晓琴的论文《德国克虏伯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德国与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关系,一是晚清编译的克虏伯炮学书籍近二十种,对于提高晚清军事教育的水平有很大帮助;二是克虏伯来华人员参与到了晚晴军队训练、新式军事学堂和洋务军工企业以及派遣赴德军事留学生的活动之中,促进了近代中国新式军事教育的发展;三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去欧洲的留学生、相关兵工技术人员与克虏伯集团有着广泛的联系,他们在回国后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孙立峰的《晚清德式军事学堂的兴办及其教育特色》一文,主要论述了在晚清“自强”“求富”洋务运动改革的大潮下,清政府以德为师, 掀起了较大规模的军事改革运动。这场持贯穿晚清其后40余年的师德军事教育,使德式军事学堂成为最具有德国军事教育特色、直接体现德国军队训练理念以及其作战模式的教育场所。德国军事教官的大量聘用,德国军校课程的沿用与开办,德国原版军事教材的翻译与推广,德军先进训练方式的引进,构筑了近代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浓厚的德国特色与风尚。该作者的《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活动考评》一文,主要考察以德为师的军事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翻译与编纂德国军事著作。以甲午战争为分界线,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的过程,大体可以分成前、后两大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至1894年甲午海战为前期, 以江南制造总局所属官办译书机构等为主体,出现了大规模翻译介绍德国先进武器技术书籍的局面, 大量的德国原版军用武器著作不断译出。甲午战后为则译书的后期,这一时期译书活动的内容主要由战前的有关武器装备译著转向德国的军事学等理论研究的著作;译书机构除了官办译书馆外,还出现了众多由私人编撰的翻译著作与军事教科书。

而有关中华民国军事教育的研究,则大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德国军事顾问团有关。吴景平著《从胶澳被占到科尔访华一中德关系1861-1992》,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全景式地介绍了中德关系发展的概况,研究的时间跨度大,包含领域范围广,对一战后至1941年中德完全断交前的两国关系,尤其是德国援华军事顾问团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讨论。马振犊、戚如高所著《友乎·敌乎·德国与中国抗战》,这部著作全面阐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德两国是如何从互惠互利平等相待的合作伙伴到最后一拍两散分道扬镳的历史过程,作者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即: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的工作情况;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特别是军火贸易情况;德国对中日之间战争的调停所做的工作。作者在叙述这三个重点问题时,以时间先后关系为线索,根据不同方面的内容加以阐释,使人读后对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概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使读者能够得出中德关系最终破裂的原因是纳粹德国政府改变了对华合作,采取倒向日本政策的结论。王建华翟海涛的《德国顾问在南京国民政府军事现代化中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大批雇佣德国顾问,德国顾问提出应该集中主要财力物力,把中国军队精简编练成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技术装备齐全的精锐部队,他们对中央军的整编、军事工业的发展以及中国与德国间的军火贸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笔者认为目前在近代中国军事教育方面急需搞清楚的问题是,新式军事教育体制与就是封建武举体制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它的科学性和现代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于近代中国新式军事教育的演变规律、军事教育与社会现代化的互动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考察。

关于近代中国军事工业的研究,史学界的成果所见不多,大多是关于史实研究,晚清的军事工业建设主要集中在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且笔者所见研究成果不多。乔伟著,李喜所和刘晓琴译的《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介绍了在购买克虏伯公司武器(主要是大炮)的过程中,努力引进生产技术与工艺,试图设厂仿造,促进了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施丢克尔所著《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考察了中国建立近代军事工业过程中,德国对华的机器设备的供应问题。郑宗有、易文君的《论洋务运动与德国》中对于德国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对洋务运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做了详细地论述。王尔敏所著的《清季兵工业的兴起》比较全面的研究了清政府所建设的三大国有兵工厂和各省机器局的发展线索与情况,并将晚清军事工业放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中有不少引进德国机器和生产工艺,仿制德国枪炮制造的内容,特别是该书附录二的《清季译著兵工学书目表》中,有33种有关德国军工科技的译著,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民国时期关于军事工业研究成果较之于晚清更为丰富。《中国近代兵器工业一清末至民国的兵器工业》全景式的描绘了民国时期军事工业的发展状况,对于其中引进德国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仿制德国武器装备有着比较详细的介绍。台湾王国强著的《中国兵工制造业发展史》系统研究了整个近代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状况。《抗战时期重庆的兵器工业》研究了抗战时期内迁至重庆的兵工厂的发展状况,其中对于德式武器的仿制与生产做了系统的考察。各省文史资料对于各地区地方军事工业发展概况做了记述,例如陈修和的《有关上海兵工厂的回忆》、《江苏近代兵工史略》、《广东兵器制造厂概略》、《一个德式兵工厂的创办历程》、《东三省兵工厂》、《西北实业公司和山西近代工业》、《在汉阳兵工火药厂工作三十年之见闻》等。陈歆文著的《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1860-1949)》其中考察了民国时期中国学习仿制生产德国化学武器。麦劲生的《留德科技精英、兵工署和南京政府的军事现代化》研究了中国自1876年开始派员留学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数更有增无减,留德的科技人才至南京政府期间纷纷加入军事部兵工署,对中国军事科技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由于研究者对于近代科技发展知识的匮乏,所以他们对于近代中国军事工业的绩效问题所做的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要注意积极吸取科技史和工业史方面的成果。

德国对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影响和其绩效讨论。目前笔者所见关于德国对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绩效的研究成果模式大多一致,一般就是说与德国的军事交流,对中国军事近代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不能够成为中国实现军事近代化的主要道路。这个论点在大的方向上没有问题,但是历史研究的意义是为了以史为鉴,落后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向先进国家学习是不可避免的,讨论德国对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影响和其绩效不只是为了断定德国对中国军事近代化做出了多少贡献,最终是为了探讨如何在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尽快实现现代化。

结语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德国与近代中国的军事交流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系统性的专著的出版为德国与近代中国的军事交流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二是涉及德国与近代中国的军事交流各个方面的论文不断出现,为该研究课题拓展了深度和广度。由于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庞大纷繁的系统,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察当然不应该只采取某一两种方法,孤立的应对,应尽可能地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来推陈出新,比如计量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吸收新学科的知识,采用新学科的方法,不仅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加深对现有知识的认识,而且会帮助于我们跳出思维定式,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近代化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德国调解制度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