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立国与对外关系述略

2016-05-14王姝

王姝

摘 要:渤海是以东北少数民族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地方割据政权,并作为羁縻府州隶属于唐朝。渤海存于公元7世纪末至10世纪初,历经十五位统治者治理,疆域最盛时占据了今东北大部分地区、朝鲜半岛北部、苏联沿日本海部分地区。渤海国统治期间对东北地区不断开发,同周边民族与周边国家进行开放性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之成为当时东北亚区域内的强大政权,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关键词:渤海国;行政设置;遣使交聘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25-03

渤海是以东北少数民族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地方割据政权,并作为羁縻府州隶属于唐朝。渤海于公元698年立国至926年灭亡,前后存续了229年,历经十五位统治者治理,疆域最盛时占据了今东北大部分地区、朝鲜半岛北部、苏联沿日本海部分地区。本文以渤海国的行政设置与管辖、渤海同周边各族的往来、渤海与日本新罗的外交关系为重点进行相关梳理研究。

一、渤海国的行政设置与管辖

(一)渤海立国与受唐册封

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既灭,大祚荣率领众部徙居营州(今辽宁朝阳)。唐朝万岁通天年间,国家政局动荡,连年征战致使民不聊生。时任营州都督赵文翙面对激化的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采取残酷的手段镇压。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率众叛周,杀死营州都督赵文翙,史称“营州之乱”。同契丹毗邻的粟末靺鞨部,在大祚荣父子的领导下也投入到反周的行列,大祚荣父亲乞乞仲象还被李尽忠部授予“大舍利”之职。伴随着李尽忠部被周军剿灭,靺鞨首领乞乞仲象与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1]。武则天对靺鞨部采取招抚政策,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免其罪。乞四比羽因未接受唐朝封爵而被杀,是时乞乞仲象已死,其子大祚荣引歼痍遁去。在天门岭大祚荣部队与唐李楷固部队决战,李楷固兵败而归,此“天门岭之役”保存了靺鞨力量,成为渤海建国史上举足轻重一战。

圣历元年(698年),突厥与武周反目,攻姒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契丹依附突厥,中原与东北交通要道被阻隔,唐朝无法再继续征讨大祚荣余众。大祚荣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发展割据势力,即并乞四比羽部众,恃荒远,在东牟山旧国(今吉林敦化县敖东城)建立了肃慎系历史上第一个民族政权,自号“震国王”。随即遣使结盟突厥,同时靠吞并邻近部落与毗邻领土的方式扩展疆域,取坐拥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尽得扶余、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迅速成为当时东北举足轻重的政治军事势力。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派遣侍御史张行岌招慰大祚荣。大祚荣接受了来自唐王朝的招抚与册封,同时遣子大门艺入侍唐廷。先天二年(713年),睿宗派遣朗将崔忻摄鸿胪卿,前往震国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2]。崔忻将此事刻石题铭于都里镇(今辽宁旅顺)的石碑上纪念,“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3]该碑成为见证唐与渤海关系史的重要物证。自此,唐王朝正式承认渤海的合法地位以及大祚荣对渤海的统治。渤海国也正式成为唐朝的羁縻府州——忽汗州,纳入唐王朝版图。随即渤海国“每岁遣使朝贡”,直至开元七年(719年)大祚荣去世从未间断。唐朝要求渤海永为藩屏,长保忠信。渤海国祚存续的二百余年间,也基本保持了与唐王朝睦邻友好的关系。只是在大武艺统治时期,渤海曾几度挑战唐王朝权威。开元十四年(726年),唐玄宗设置黑水都督府,以此遏制大武艺继续向北扩张的野心。大武艺借口攻打黑水靺鞨,后又乘契丹、奚叛唐之机寇抄唐边郡。开元二十年(732年),更是兵分水、陆两军攻打唐王朝。唐朝诏令渤海前侍子大门艺、新罗王侍子金思兰、唐将军盖福顺进兵渤海。不利的战势令大武艺认识到渤海与唐王朝军事实力的差距,随即谢罪臣服。在唐与渤海关系史中,也仅有大武艺统治渤海期间曾发生过与唐的战争摩擦。宝应元年(726年),唐王朝晋封渤海郡王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忽汗州都督”。此后,渤海历朝统治者皆受唐王朝册封。

(二)渤海国的行政设置

渤海国行政设置,大抵依仿唐制而设,不仅各省、部、台、寺、院、监、局等部与唐朝各部门职能相似,就连有的部门名称均与唐朝相同。虽然在官制规模上不可与唐王朝同日而语,但职能则是大同小异,封建化程度较高。根据《新唐书》对渤海国行政设置的记载,渤海国国王俗谓曰“可毒夫”,尊曰“圣王”,曰“基下”。国王之父曰“老王”,国王之母曰“太妃”,国王之妻曰“贵妃”,国王长子曰“副王”,国王诸子曰“王子”。

渤海中央行政官制依仿唐朝中央官制而建,设有三省、六部、一台、七寺、一院、一监、一局,官僚体制完整,职能清晰明确。

三省为宣诏省、中台省、政堂省。宣诏省,依仿唐朝门下省设置,负责审议政策,颁发政令。并设左相、左平章事、侍中、左常侍、谏议等职位。负责掌管诏令草拟,出纳王命,相礼仪,讽谏王政得失等职责。中台省,依仿唐朝中书省设置,负责军政要务审议。并设右相、右平章事、内史、诏诰舍人等职位。负责参议国王大政,侍从国王,进奏,记录王言,参议表章,侍从顾问。政堂省,依仿唐朝尚书省设置,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并设置大内相一人,辅佐国王,总领百官,居三省长官之首位,居左右相之上。又设左右司政各一,居左右平章事之下,以比仆射;左、右允比二丞。

六部为忠、仁、义、礼、智、信,同时又设有十二司。六部受政堂省左、右司管辖,职能堪比唐朝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左六司,忠、仁、义部各一卿,居司政下,支司爵、仓、膳部,部有郎中、员外;右六司,智、礼、信部,支司戎、计、水部,卿、郎准左;以比六官。

一台为中正台,依仿唐朝御史台设置,是中央监察机构。并设大中正一,比御史大夫,居司政下;少正一。负责纠察朝仪,弹劾官邪,勘鞠官府公事,会审内外刑狱理断不当之事。

七寺为殿中寺、宗属寺,太常寺、司宾寺、大农寺、司藏寺、司膳寺。这七寺分别依仿唐朝殿中省、宗正寺、太常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光禄寺而设置,不仅功能与唐朝类似,个别府寺名称均与唐朝相同或者相近。这七寺在功能上分别为掌渤海国王服御之事,掌王族属籍,掌礼乐、郊庙、社稷,掌迎送宾客、凶丧礼仪,掌仓储,掌财货、廪藏、贸易,掌宫廷膳食、宴享、牲祭。

一院为文籍院,依仿唐朝秘书省设置,掌国家经史典籍、天文历法、著述撰修。

一监为胄子监,设有监长,依仿唐朝国子监设置,掌儒学训导之政。

一局为巷伯局,设有常侍等官,依仿唐朝内侍省设置,掌侍奉王室,宣谕令制。

渤海国行政设置大抵宪象中国制度如此。不仅官制设置,渤海国品秩与服饰制度亦仿唐有严格定制。以品为秩,三秩以上服紫,牙笏、金鱼。五秩以上服绯,牙笏、银鱼。六秩、七秩浅绯衣,八秩绿衣,皆木笏。

(三)渤海国的辖区管制

渤海国不仅行政设置依仿唐制,地方管辖制度同样依仿唐朝设置。渤海在地方管辖上采取京府、州、县三级管辖体制。渤海国设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县,京府属同级区划,有的京府在一起,如渤海的五京又为五府,京所在地的府地位上要高于其他的府。京府之下辖州,州之下辖县。府的长官为都督,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为县令。随着渤海疆域的不断扩大,在一些军事重镇,渤海还仿唐制设节度使。

渤海的五京制度成于大仁秀时期,渤海首领大祚荣率众恃荒远之地史称“东牟山旧国”,第三代统治者大钦茂时期建立中京显德府、上京龙泉府、东京龙原府,第十代统治者大仁秀时期又增置西京鸭绿府、南京南海府,至此渤海五京制度确立。渤海的五京分别设于不同的民族或部落的聚居区域,作为管理各族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上京龙泉府为肃慎故地,东京龙原府为秽貊故地,中京显德府为靺鞨聚居区,南京南海府为沃沮故地,西京鸭绿府为高句丽人故地,管理扶余人的扶余府虽非五京之一,但是确是渤海的军事重镇,既要管理扶余人又要防御劲敌契丹人。显然五京的设置事基于国家的统治,强国固边的因素之上。五京的地位也有差别,上京、中京、东京都曾是王都所在地,西京和南京则不然。五京作为五府与其他府一样各领州若干: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领龙、湖、渤三州。其南为中京,曰显德府,领卢、显、铁、汤、荣、兴六州。豸岁貃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栅城府,领庆、盐、穆、贺四州。沃沮故地为南京,曰南海府,领沃、睛,椒三州。高丽故地为西京,曰鸭渌府,领神、桓、丰、正四州;曰长岭府,领瑕、河二州。扶余故地为扶余府,常屯劲兵捍契丹,领扶、仙二州;鄚颉府领鄚、高二州。挹娄故地为定理府,领定、潘二州;安边府领安、琼二州。率宾故地为率宾府,领华、益、建三州。拂涅故地为东平府,领伊、蒙、沱、黑、比五州。铁利故地为铁利府,领广、汾、蒲、海、义、归六州。越喜故地为怀远府,领达、越、怀、纪、富、美、福、邪、芝九州;安远府领宁、郿、慕、常四州。又郢、铜、涑三州为独奏州[4]。

渤海在区域管辖制度上效仿唐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渤海的统治疆域不断扩大,到渤海宣王时达到鼎盛,发展为“南与新罗,以泥河为界(今朝鲜咸镜南遵的龙兴江),西南以鸭绿江之泊洵口(今大蒲西河口),及长岭府之南境,与唐分界,东际海,西界契丹,东北至黑水棘鞫,西北至室韦,地方五千里。”[5]囊括了今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大部和辽宁省的一部分以及朝鲜半岛的西北部和今俄罗斯的滨日本海区域。

二、渤海与周边各族的往来

渤海国是由靺鞨为主体民族,同时兼收并蓄汉族、高句丽、扶余、沃沮等多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民族构成极为复杂。地处东北边陲的渤海,北连室韦,南抵新罗,西接契丹,西北连突厥,东北接黑水靺鞨,西南与中原政权相接,渤海与周边各族,更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沟通往来的重要桥梁。

渤海与契丹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在渤海建国之前,渤海曾与契丹是结成盟友关系共同参与唐的“营州之乱”,兵败后,由于唐军的追缴,大祚荣率部脱离营州。崔致远《谢不许北国居上表》记载:自营州作孽而逃,辄据荒丘,始称振国。时有勾丽遗烬,勿吉杂流,枭音则啸聚白山,鸱义则喧张黑水。始与契丹济恶,旋与突厥通谋。从此渤海与契丹由盟友变成了仇人。渤海建国后,为防御契丹设扶余府,《新唐书》载“扶余故地为扶余府,常屯劲兵捍契丹,领扶、仙二州”,扶余与契丹接壤,从史料中可见渤海与契丹关系的紧张。渤海与唐往来的营州道也经常因契丹的南下劫掠而受阻。契丹立国后,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年)二月,渤海朝贡辽朝“晋、吴越、渤海、高丽、回鹘、阻卜、党项及幽、镇、定、魏、潞等州各遣使来贡。”[6]此后不久渤海就被辽所灭,辽朝在渤海之地建立东丹国附属于辽王朝。

渤海与突厥的关系,可查的记录有两条,一是,大祚荣自号震国后“遣使交突厥”;一是,“武艺召其下谋曰:‘黑水始假道于我与唐通,异时请吐屯于突厥,皆先告我,今请唐官不吾告,是必与唐腹背攻我也”[7]。后者是讲渤海与黑水靺鞨的关系,除此变没有渤海和突厥往来的记载,可见渤海和突厥只是一般的往来关系而已。

渤海与黑水靺鞨可谓近亲,同为肃慎族系的两个分支,粟秣靺鞨处于黑水靺鞨之南,社会发展水平比黑水靺鞨进步许多,粟秣靺鞨建立渤海国后,由于疆域的扩张,与黑水靺鞨有隙,黑水靺鞨慑于渤海的威胁,有大的行动要告知渤海“黑水始假道于我与唐通,异时请吐屯于突厥,皆先告我”。显然,黑水靺鞨是独立于渤海之外,且笼罩于渤海的威胁之下,自然与渤海的关系比较紧张。随着渤海的不断强大,黑水靺鞨已不能与之相抗衡,最后被渤海征服,臣属于渤海之下“其后渤海盛强,黑水役属之,朝贡遂绝。”[8]黑水靺鞨与渤海的关系经历了由对抗到臣服的过程。

三、渤海与日本新罗的关系

关于渤海和日本往来的史料甚多。大武艺时期,开元八年(720年)初,日本元正天皇派遣“渡岛津轻津司,从七位上诸君鞍男等六人于靺鞨国,观其风俗”[9]。日本首先向渤海抛出橄榄枝,自此开启了双方长达二百余年的交往大门。此期间双方互访达48次之多,其中渤海出访日本34次,日本出访渤海14次。开元十五年(727年)九月,渤海国首次派出以宁远将军郎将高仁为大使、义游将军德周为副使的24人使团出访日本。使团历尽周折最终抵达日本的出羽(日本秋田县、山形县一带),日本圣武天皇遣使隆重接待。

渤海国使团赠送礼物并附渤海国王大武艺国书“武艺启:山河异域,国土不同,延听风献,只增倾仰。伏惟大王,天朝授命,日本开基,奕业重光,本枝百世。武艺忝当列国,滥惣诸蕃,复高丽之旧居,有扶余之遗俗。但以天涯路阻,海汉悠悠,音耗未通,吉凶绝问。亲仁结援,庶叶前经。通使聘邻,始于今日。谨遣宁远将军郎将高仁义、游将军果毅、都尉德周、别将舍航等二十四人责状,并附貂皮三百张奉送。土宜虽贱,用表献芹之诚;皮币非珍,还惭掩口之消。主理有限,披澹未期,时嗣音徽,永敦邻好。”[10]圣武天皇回礼并附国书道:“天皇敬问渤海郡王:省启具知。恢复旧壤,幸修曩好,联以嘉之。宜佩义怀仁,监抚有境。沧波虽隔,不断往来。便因首领高齐德等还次,付书并信物,彩帛一十匹、绫十一匹、絁二十匹、丝一百絇、绵二百屯。仍差送使,发遣归乡。渐热,想平安好。”[11]

渤海与日本往来初期主要目的是政治上的诉求,因渤海与新罗为敌,与日本结好可以用日本牵制新罗,使其腹背受敌。而此后的长期交往则更多是出于商业贸易的需求。在渤海与日本的交往中,渤海显得更为主动,但是渤海并未向日本称臣而是臣服于唐王朝,渤海对日本的主动是出于利益的需要而已。渤海和日本的交往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也促进了日本和中原文化的交流,许多唐文化由渤海传入了日本,为东北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于渤海和新罗往来的记载颇少,新罗人崔致远的《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称新罗曾授予大祚荣“第五品大阿餐之秩”,而没有记录大祚荣是否接受这一官职,不能说明渤海曾臣服于新罗。在渤海与新罗的关系中,敌对一直是主旋律,出于对新罗的牵制,渤海才主动示好于日本。10世纪契丹崛起,渤海欲与新罗结盟对抗契丹,新罗却暗度陈仓反联合契丹围攻渤海上京城,违背“远攻近交”的军事策略。整体而言,渤海和新罗的关系一直处于防备与敌对之中。

综述所述,渤海国统治期间对东北地区不断开发,同周边民族与周边国家进行开放性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之成为当时东北亚区域内的强大政权,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2〕〔4〕〔7〕宋祁,等.新唐书[M].卷二一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6179,6180,6182,6180.

〔3〕罗福颐.满洲金石志[M].卷一.唐·井阑题名.满日文化协会印行本.

〔5〕金毓黻.东北通史[M].上编,六卷.五十年代出版社,1981.295.

〔6〕〔8〕脱脱,等.辽史[M].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12,1.

〔9〕藤原继绳,菅原真道,等.续日本记[M].卷八.孙玉良.渤海史料全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240.

〔10〕〔11〕藤原继绳,菅原真道等编.续日本记[M].卷十.孙玉良.渤海史料全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241, 241. (责任编辑 徐阳)